万晓明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GF区块岩性敏感曲线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针对砂岩储层,其最有效、应用最为广泛的预测方法是井震联合反演。而井震联合反演除了要求地震资料要有较好的品质外,还要求研究区内测井资料能准确可靠地区分出岩性。本文以GF区块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各测井曲线岩性敏感性进行研究对比,并分析了砂泥岩的最优门槛值、最佳识别率以及岩性敏感曲线与声波时差AC曲线的相关性,寻找出最能反映砂岩特征的数据,进而为储层的准确预测打下基础。
- 万晓明简晓玲高星星
- 关键词:门槛值测井曲线岩性联合反演砂泥岩常规测井资料
- 一种页岩油富集孔径上限的确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油富集孔径上限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页岩岩心,并处理得到饱和蒸馏水的页岩岩心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分析,得到页岩岩心样品中所有孔隙的孔径分布特征图;步骤2:将饱和蒸馏水的页岩岩心样品进行处理...
- 李廷微姜振学苏丕波梁金强陆敬安许辰璐王笑雪万晓明付少英王力峰王飞飞
- 文献传递
- 北黄海盆地南部凹陷群地层与沉积特征
- 2013年
- 南部坳陷位于北黄海盆地南部,是盆地6个二级构造单元之一。利用地震资料,运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对研究区地层、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具三层结构特征,主要发育有下白垩统、始新统、渐新统、新近系等中一新生代地层,相比盆地东部坳陷和西部坳陷缺失了侏罗系。中一新生代,南部坳陷均由多个大小差异的凹陷组成,沉积地层厚度较薄,以冲积平原、扇三角洲、三角洲、滨一浅海等陆相沉积为主,不具备较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 简晓玲杜民万晓明
- 关键词:北黄海盆地地层展布
- 多软件系统在油气勘探中的联合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油气等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诸多地球物理、地质等专业性软件。这些软件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针对性,且各具特色。为了更高效、快捷地解决油气、水合物等矿产资源勘探项目中的难点,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不少科研院所引进了相应的地质、地球物理等专业软件系统。本文主要研究、探讨了多套常用主流的地球物理软件系统在油气、水合物勘探中的联合应用问题,并得出了相应的技术流程。
- 万晓明张康寿李锐简晓玲
- 关键词:地球物理资源勘探软件系统
- 基于曲线重构的测井约束反演在中生界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陆相沉积为主的中深层目的层埋藏较深,储层纵横向变化快,砂泥岩速度接近,常规测井曲线不能有效反映砂岩储层特征,给储层预测带来难度。探索性地采用录井岩性重构声波时差曲线,在此基础上,利用波阻抗稀疏脉冲反演技术,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某区块中生界储层进行预测,刻画了目的层中砂体的空间几何形态,实现了对储层的精细描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刘金萍王嘹亮李洋毛传龙杨瑞召万晓明简晓玲
- 关键词:约束反演测井曲线储层预测
-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样式被引量:2
- 2016年
-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新生代自下而上发育中侏罗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渐新统和新近系,划分为3个构造层,即下构造层、中构造层和上构造层,分别对应盆地的中生代断陷-反转阶段、古近纪断陷—反转阶段和区域沉降阶段3期构造演化阶段。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造就了不同的构造样式,基于地震反射资料,结合盆地地质结构特征,总结了坳陷构造样式特征,即伸展构造、挤压构造、反转构造及扭动构造4种样式,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翘倾断块、滑动断阶及逆牵引背斜是研究区内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的主要构造样式。
- 简晓玲万晓明杜民
- 关键词:构造样式北黄海盆地
- 一种水平井油管穿电缆产剖测试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开发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平井油管穿电缆产剖测试装置,其能够对裸眼封隔器滑套分段压裂水平井进行产出剖面测试;包括测试管柱和完井管柱,测试管柱包括油管、安全接头、多组密封单元、孔眼短节多组、电...
- 申凯翔寇贝贝黄芳飞于彦江卢秋平熊亮张熙方允鑫万晓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页岩油富集孔径范围的确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油富集孔径范围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N<Sub>2</Sub>等温吸附—脱附实验和CO<Sub>2</Sub>吸附实验,确定页岩油富集孔径的下限;步骤2:通过核磁共振分析,确定页岩油富集...
- 李廷微姜振学苏丕波梁金强陆敬安许辰璐王笑雪万晓明付少英王力峰王飞飞
- 文献传递
- 北黄海东部次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14
- 2015年
- 北黄海东部次盆地尚处于勘探早期,石油地质条件复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尚未探明。结合目前勘探成果,利用多口钻井资料,综合运用油气地球化学、烃源岩有机相划分、储层成岩作用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手段,确定了东部次盆地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布局限的中、低丰度烃源岩决定了东部次盆地油气平面分布范围,并决定了油气纵向上也是围绕烃源岩出现,而在远离主生烃灶的构造带和远离主力烃源岩的层段则难以运聚成藏;早期缓慢浅埋—中期强烈隆升—晚期快速深埋的沉积过程影响了油气分布,这一特殊的沉积埋藏过程控制了东部次盆地烃源岩生、排烃历史和储层演化史,造成东部次盆地大量生、排烃和成藏事件均发生在新近纪,而受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此时主要目的层储层已大面积低孔、低渗,油气难以长距离运移,最终导致东部次盆地难以发生大规模的油气运聚成藏。综合而言,东部次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属于近源成藏,因此近主生烃灶的勘探目标风险小,下步勘探要在临近主生烃灶、同时储集条件有利的二级构造带上寻找以构造圈闭和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主的勘探目标。
- 刘金萍王改云王嘹亮简晓玲杜民万晓明
- 关键词:油气分布油气成藏北黄海
- 北黄海盆地某区块火成岩地震识别与预测被引量:2
- 2017年
- 利用北黄海盆地某区块最新采集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建立井震关系。使用地震相分析、叠前反演以及多属性综合预测等技术刻画火成岩的形态和空间展布特征,总结本区火成岩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及空间变化规律。综合预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东部发育有规模巨大的潜山型火成岩,西北部发育有侵入岩体刺穿,其他区域主要发育小规模岩株、岩墙或岩脉状侵入岩。
- 胡小强万晓明简晓玲沈艳杰
- 关键词:北黄海盆地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