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瑛雪
- 作品数:94 被引量:282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与部分性癫痫的鉴别
- 目的:分析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与部分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对2003.01- 2005.06期间,我科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期间共有12例院外诊断为癫痫、长时间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
- 丁瑛雪高丽刘艳萍
-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部分性癫痫直立倾斜试验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防治EBV病毒感染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黄芪、紫草、青黛、黄芩、丹皮、当归、莪术、桃仁加工制成的中药复方提取物,该中药复方提取物可用于防治EBV病毒感染,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复方提取物在制备防治EBV病毒感染药物制剂和保健品中的应用。本发明...
- 崔红杨爱君沈素杨丽君丁瑛雪姚艳青闫田玉李贵
- 文献传递
- 捏脊疗法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中的运用被引量:11
- 2020年
- 捏脊疗法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至明清时期,捏脊疗法已成为应用于小儿的主要按摩方法之一[1]。捏脊手法经历代推拿医家的发扬完善,融合了八种推拿操作手法,分别为捏、拿、推、捻、提、放、按、揉八种,作用于人体脊背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捏脊法的操作捏脊自骶尾部开始,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一直到颈部为止。患者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目的是背部平坦皮肤松驰。施术者在患者脊背的正中线。
- 丁瑛雪崔红
- 关键词:捏脊疗法肘后备急方正中线施术者捏脊法
- 一种避免患儿发生坠床的防坠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免患儿发生坠床的防坠装置,其包括能容纳患儿的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背部支撑部和胸腹部支撑部,背部支撑部和胸腹部支撑部连接;在所述胸腹部支撑部设置有供患儿进入防护结构内的开口;所述胸腹部支撑部设置有...
- 任艳芳丁瑛雪左力田雨飞李道醒
- 文献传递
- 1例儿童耐锑剂黑热病治疗分析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儿童耐锑剂黑热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耐锑剂黑热病患儿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的病例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儿,女,1岁10个月,主因“间断发热伴脾大1年余”入院。生后10个月首次发病,表现为高热、贫血、肝脾肿大,抗感染效果欠佳,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黑热病,予多次锑剂治疗,出现复发及锑剂耐药,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监测外周血及骨髓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利什曼原虫转阴,获得临床及病原学治愈,目前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可治疗儿童耐锑剂黑热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 刘锦丁瑛雪
- 关键词:两性霉素B脂质体儿童
- 支肺合剂联合西药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及体征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观察支肺合剂Ⅰ号、Ⅱ号、Ⅲ号治疗三种证型支原体肺炎患儿主要、次要症状及体征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2例)。两组均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组根据辨证分型分别加服支肺合剂Ⅰ号、Ⅱ号、Ⅲ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次要症状及体征(主要:发热、咳嗽、痰壅、气促、乏氧;次要:恶寒、心率、面色、精神、食欲、出汗)改善情况。结果病例脱落7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次要症状及体征评分均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发热及咳嗽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下降程度更大(P<0.01),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支肺合剂联合西药能显著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主要及次要症状、体征,效果优于单用西药。
- 姚艳青王子威丁瑛雪于洋蒋文星刘晓红张忠浩崔红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症状体征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病毒DNA载量与肝功能损害关系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EB病毒(EBV)-脱氧核糖核酸(DNA)载量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儿科确诊的126例IM患儿为研究对象(IM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IM组和对照组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根据是否发生肝功能损坏将IM组患儿分为肝损害组(76例)和非肝损害组(50例),比较各组肝功能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估EBV-DNA载量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分析EBV-DNA载量和肝功能指标对肝功能损害的预测能力。结果:IM组患儿ALT、AST和TBIL水平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肝损害组患儿ALT、AST、TBIL水平和EBV-DNA载量均高于非肝损害组(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EBV-DNA载量与ALT(r=0.652,P<0.05)、AST(r=0.628,P<0.05)、和TBIL(r=0.634,P<0.05)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T、AST、TBIL和EBV-DNA载量升高均是导致IM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EBV-DNA载量、ALT、AST和TBIL单独预测肝功能损害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8、0.830、0.821、0.681,而联合预测的AUC为0.962,灵敏度为0.908,特异度为0.920。结论:IM患儿EBV-DNA载量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其中高载量组患儿的肝功能受损风险较高,提示在临床管理中应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减轻肝损伤的风险。
- 路璐姜丽娜王颖慧丁瑛雪杨兵宾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肝功能损害
- 儿童眼内、外眦间距、头围及其之间的比值临床意义
- 2001年
- 祝端明陈安鲁马德强吕为萍丁瑛雪
- 关键词:头围智力低下儿童
- 两例同胞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分析
- 2023年
- 目的通过对两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信息分析,总结MMA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对两例同胞MM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信息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先证者1(弟弟),1岁,因“呕吐2天,反应差10 h”就诊,来院时呈昏迷状态,血气及尿常规检查示重度酮症酸中毒,头颅核磁检查提示双侧苍白球异常信号,脑电图呈弥漫性中—高波幅慢波。串联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血液中丙酰肉碱(C3)19.385μmol/L,游离肉碱(C0)5.430μmol/L,C3/C0比值3.566,C3/乙酰肉碱(C2)比值0.687,尿中甲基丙二酸0.8009。诊断为甲基丙二酸血症。先证者2(哥哥),2岁10个月,因生长发育落后就诊,患儿尿中甲基丙二酸升高至0.384,临床诊断与先证者1一致。两例患儿给予日常饮食联合特殊配方营养粉喂养,口服左卡尼汀和肌注维生素B12治疗后症状好转。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检测结果显示两例患儿均存在MUT基因c.1106G>A(p.R369H)杂合突变和c.2000A>G(p.H667R)杂合突变。其中c.1106G>A(p.R369H)为父源,c.2000A>G(p.H667R)为母源,均为致病性变异。结论MMA患儿主要表现为喂养困难、发育落后、意识障碍等,尿中甲基丙二酸升高。MUT基因c.1106G>A(p.R369H)和c.2000A>G(p.H667R)的复合杂合突变为其致病原因,突变基因遗传自父母双方。
- 韩伟娟付培培丁瑛雪
-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基丙二酸
- 不同成熟度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变化
- 了解不同出生胎龄、矫正胎龄的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图形变化规律,探讨aEEG在评估早产儿脑发育成熟度中的临床应用。应用新生儿脑功能监护仪,分别采取中央区电极放置位置对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 崔红于洋杨丽君丁瑛雪
- 关键词: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