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国际经贸系 作品数:10 被引量:20 H指数:2 相关作者: 黄骅 陈恺琳 郑婷婷 李亚军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侨大学统计学院 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浅析莆田金银珠宝首饰产业发展 2013年 莆田金银珠宝首饰产业是拉动莆田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本文介绍该产业的发展历程、规模和特色,分析其发展中隐含的风险,并提出推动黄金珠宝首饰产业发展的建议。 李国清 李金秀 郭已圆Financial Crisis 2012年 Financial crisis started from America and soon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How did this happen? What government has done to rescue the economy and 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Is financial crisis inevitable? These questions have bothered me for a long time.However,if we use a macroeconomist eye to view the world,all the questions seemed clear and crystal. 黄骅关键词:FINANCIAL CRISIS 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3 2012年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开始注重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文章试图从高校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注意事项、准备工作以及如何构建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帮助高校建立本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黄辉关键词:创业 创业型人才 中小外贸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参保率低的原因与对策 2016年 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作用显著。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数量巨大,出口额占对外贸易额的七成,但是对出口信用保险的参保率却极低。文章从国家、信用保险机构、中小企业自身三个层面挖掘其中根源,并辅以相应对策。 聂清华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 中小企业 参保率 “一带一路”有效实施:经济规模、地理与文化距离 被引量:15 2017年 "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面对的可以增加贸易量的主要区域合作新模式。本文侧重从贸易层面探讨"一带一路"的有效实施机制,通过扩展引力模型,创建动态地理距离等指标,设计出能反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贸易流量影响机制的不同层次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广义矩(GMM)估计方法,分析了关键指标影响我国向主要国家出口可持续性的动态效果。本文的结论是,经济规模对贸易流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中线和南线样本的估计结果可以证明"地理位置上越相近的国家之间贸易流动规模越大";文化距离会对贸易流量有一定负向影响。因此,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以及缩小文化差别能确保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可持续性增长,最终增进"一带一路"实施效果。 吕延方 王冬关键词:一带一路 贸易流量 对国际贸易折扣的新思考 2013年 我国权威的国际贸易实务相关出版物对"折扣"与"折扣额"以及"含折扣价"与"原价"这两组概念分辨不清,存在概念偷换的嫌疑,以致无法对折扣相关概念采用正常的数学逻辑进行公式计算。传统认识对"含折扣价"中"含"的理解出现偏差和错误,这是权威出版物表述折扣相关计算方法的根本缺陷之所在。把"含折扣价"定义为"经过折扣程序处理之后的价格"和把"不含折扣价"定义为"未经折扣程序处理的价格"不仅适合折扣相关计算方法中正常的数学逻辑推理,也符合日常商业交易的习惯和常理。 尤传斌关键词:计算方法 逻辑错误 企业营销战略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市场营销活动面对着复杂的环境,在这一复杂环境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营销活动存在很多风险,近年来营销危机事件不断增加,营销风险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经营活动。为了保障企业营销活动的正常开展,有必要构建企业营销风险防范机制。文章将市场营销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相结合提出营销战略风险防范机制,为企业营销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黄辉关键词:营销战略 风险防范机制 盐城集镇通过聚类分析寻求连锁超市定位突破点——以盐城陈铸镇集镇市场为例 2013年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选取盐城陈铸镇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在盐城集镇长期居住的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了解盐城集镇人口市场的地域性特征,清晰地表达消费者对于集镇连锁超市的偏好,最终提出较为合理科学的定位方案,为连锁超市经营提供实际可行的依据和参考。 李亚军 陈恺琳 郑婷婷关键词:聚类分析 STP策略 虚拟企业探微 被引量:1 2011年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虚拟企业已成为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与企业追求创新的一种结合体。据《科技日报》报道,发达国家正以每年35%的速度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虚拟企业。这些虚拟企业已形成2500亿美元的生产规模。本文拟从虚拟企业的特征入手,并通过对虚拟企业和实体企业的比较,得出虚拟企业这一新型组织形式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王芳关键词:虚拟企业 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