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22 被引量:72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志俊李云龙杨盟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冶炼场地钒污染土壤稳定化研究
- 2023年
- 该研究对四川省攀枝花钒冶炼场地附近钒污染土壤进行了稳定化实验。结果显示:土壤中钒的含量高达1028.56 mg/kg。不同添加量下,11种稳定化剂中3%焦磷酸钾、7%磁黄铁矿和7%电石渣的稳定化效果更好,稳定率分别为29.9%、41.4%和72.7%,且稳定化效果随着稳定化时间而提高。稳定化前后的钒形态及土壤性质的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钒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作者进行了复配实验,并使用Design-Expert得到了5.0%焦磷酸钾、2.7%磁黄铁矿和4.7%电石渣的最优配比,稳定率实测值提高到了85.9%。
- 申中俊路建平史新悦张宝刚
- 关键词:钒土壤修复稳定化
- 导电材料强化微生物直接种间电子传递产甲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1年
- 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可以通过厌氧代谢产生甲烷(CH4),由此衍生的厌氧消化技术可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产CH4的关键步骤是刺激发酵细菌和产甲烷古菌之间的有效电子转移,电活性微生物可以取代传统的氢/甲酸盐实现直接种间电子传递,其电子传递效率更高。添加导电材料可以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并提高CH4产率,是一种更有效的强化电子传递方式。本文在梳理直接种间电子传递发展和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常见的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碳基和铁基导电材料,对其结构特征、电子传递机理、强化产CH4和中间产物消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旨在为导电材料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提供参考,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李静张宝刚刘青松韩亚伟
- 关键词:厌氧消化甲烷导电材料
- 基于电化学氧化技术处理铊污染废水的应用研究
-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人们对铊矿石的开采也不断加剧,导致了铊污染对环境中的水体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全世界铊的年使用量不超过15t,但通过对含铊矿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各种工业活动每年向环境中大概排...
- 成玉彤张宝刚李云龙
- 关键词:电化学氧化
- 化学氧化技术在某渣场氯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以某渣场为例,研究化学氧化技术对氯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过硫酸钠作为氧化剂,氢氧化钠作为激活剂,对目标地块内氯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进行现场中试,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渣场的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确定相关工艺技术和经济参数。结果表明,当过硫酸钠添加量为2%,过硫酸钠与氢氧化钠添加比为2:1时,特征污染物浓度迅速降低,特征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规定的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该修复技术在该渣场应用可行,初步估算该技术在该渣场的修复综合单价为672元/m^(3)。
- 李璐璐李洋铭陈昌照宋权威
- 关键词:渣场土壤污染
- 尿素废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生产、非科学施用氮肥和未妥善处置生活污水而产生的尿素废水大量进入环境,不仅对生态平衡和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也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同时,尿素作为能源载体,也已被广泛研究。因此,研究尿素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意义重大。根据国内、外现有研究资料,分别从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生物电化学法4个方面对近年来的尿素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尿素废水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 卢胜涛郑笑彤李家欣张宝刚
- 关键词:尿素废水水处理技术资源化
- 生物炭-壳聚糖磁性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去除地下水中铅和铜被引量:6
- 2023年
- 壳聚糖作为天然多糖有机物,具有对环境友好的特性,其含有的大量含氮官能团可吸附水中的金属离子。但壳聚糖类吸附剂在酸性条件下适应性差,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调节pH值,因此增加了运行成本。本文选用农林废弃物花生壳(CC)和玉米芯(PS)制备生物炭,与壳聚糖进行结合,并引入磁性因子Fe3O4,制备了花生壳生物炭-壳聚糖磁性复合吸附剂(PSC)和玉米芯生物炭-壳聚糖磁性复合吸附剂(CCC),并研究这两种吸附剂对水中Pb^(2+)和Cu^(2+)的吸附性能,同时利用实际含多种金属离子的地下水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实验,以评估其实际应用潜能。比表面积仪(BET)分析表征显示,CCC相比PSC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更大,两种吸附剂在pH 4~7范围内均表现出稳定的吸附性能。循环5个周期后,两种吸附剂仍对Pb^(2+)和Cu^(2+)的去除率保持在85%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CCC对Pb^(2+)和Cu^(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69.10mg/g和18.69mg/g,均大于PSC的最大吸附容量。同时,CCC可有效去除含重金属地下水中的多种金属离子。在处理实际含Pb^(2+)和Cu^(2+)的废水时可优先选择CCC材料作为吸附剂。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对Pb^(2+)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对Cu^(2+)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pH值影响实验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说明两种材料主要通过静电吸引和含氮官能团与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去除Pb^(2+)和Cu^(2+)。本文使用农林废弃物制备生物炭降低了成本,引入的磁性因子方便了脱附过程,生物炭-壳聚糖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壳聚糖类材料在酸性条件下的适应性,所制备的材料是一种去除地下水中Pb^(2+)和Cu^(2+)污染的有效潜在吸附剂。
- 杨梦楠孙晗曹海龙贾增华冯政远郑丽君陈男
- 关键词:生物炭壳聚糖铅铜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硫改性纳米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降解菲的工艺研究
- 2023年
- 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中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针对化学降解过程中铁基活化材料降解效能不足的问题,以菲为代表性的污染物,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零价铁(nZVI)和硫改性纳米零价铁(S-nZVI),并通过降解动力学、活化材料表征和氧化剂配比试验优化降解工艺。结果表明:S-nZVI在S/Fe摩尔比为0.28时表现出最好的活性,活化过硫酸钠在90 min时对菲的降解率为88.44%。活化效果由高到低的顺序为S-nZVI>nZVI>Fe^(2+)>不添加活化剂。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得到最适合的S-nZVI纳米活化材料表面的参考S Fe摩尔比为0.08;在过硫酸盐S-nZVI摩尔比为200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活化降解效能。
- 陈昌照赵楠凌昊鞠峰
- 关键词:纳米零价铁过硫酸钠化学降解
- 珠江源区南、北盘江丰水期水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30
- 2015年
- 为了解珠江上游高侵蚀地区流域水环境现状,于2014年7月采集了珠江源区的北盘江和南盘江河水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北盘江丰水期河水p H值在7.4—8.4之间,为弱碱性;TDS平均含量为307 mg·L-1,高于珠江、长江干流.Ca2+和Mg2+是主要的阳离子,含量分别为61.64、10.98 mg·L-1,HCO-3是最主要的阴离子,含量范围在71.86—222.89 mg·L-1之间.离子组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研究区河水离子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控制,存在部分玄武岩、砂岩的影响,硫酸参与了流域碳酸盐岩的风化,农业活动也有部分贡献.SO2-4和NO-3相关性分析表明,北盘江SO2-4和NO-3应该主要来源于煤炭及煤炭工业,而南盘江则受到更强烈的城镇和化工废水的影响.Cl-/Na+与SO2-4/Na+、NO-3/Na+相关性表明,Cl-与NO-3有共同的来源,受农业活动影响明显.南盘江流域管理要侧重城镇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而北盘江流域除了城镇、工业废水外,还需要特别加强对流域内煤炭企业的的监管.
- 吴起鑫韩贵琳李富山唐杨
- 关键词:水化学化学风化
-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传统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存在成本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微生物燃料电池作为新兴的污染治理技术,可在处理污染物的同时回收能量,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从阴极同步还原、阳极协同去除及与其他工艺结合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并且分析评价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治理重金属污染方面的优势,即不仅可以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还可以回收有价金属,并进一步展望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在重金属污染防治与资源回收及与其他工艺结合方面的发展前景。
- 李云龙张宝刚程铭周顺桂
-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重金属产电废水处理
- 钒系催化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20年
- 钒是典型的氧化还原敏感金属,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在现代工业中广泛用作催化剂。该文综述了钒系催化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促进氧化或还原反应,以增强污染物的去除。在水处理中,钒系催化剂主要用作光催化剂,通过光催化过程处理染料废水、重金属污染水体、药物和抗生素废水;在大气治理中,主要用作化学催化剂,在大气脱硝、脱硫、CO2还原和二噁英降解等方面发挥作用。最后展望了钒系催化剂的研究重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 李家欣张宝刚高玥琪施春红闫政
- 关键词:钒催化剂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