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256 被引量:899H指数:11
相关作者:蒋德勇陈航赖晋锋常豫红童明德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医科大学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泸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泸州市科技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7篇医药卫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理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1篇艾滋病
  • 18篇病毒
  • 17篇流行病
  • 16篇流行病学
  • 14篇影响因素
  • 13篇职业病
  • 13篇健康
  • 12篇地氟病
  • 12篇中毒
  • 12篇氟病
  • 10篇发病
  • 8篇疫情
  • 8篇结核
  • 8篇健康教育
  • 7篇色谱
  • 7篇老年
  • 5篇银花
  • 5篇流行病学特征
  • 5篇菌病
  • 5篇肺结核

机构

  • 229篇泸州市疾病预...
  • 48篇西南医科大学
  • 29篇四川省疾病预...
  • 18篇泸州医学院
  • 14篇西南医科大学...
  • 9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四川医科大学
  • 4篇泸州医学院附...
  • 4篇四川中医药高...
  • 3篇兰州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成都市疾病预...
  • 3篇内江市疾病预...
  • 3篇攀枝花市疾病...
  • 3篇泸州市产品质...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浙江海洋学院
  • 2篇达州市疾病预...

作者

  • 29篇赖晋锋
  • 25篇陈航
  • 19篇常豫红
  • 15篇蒋德勇
  • 14篇雷智
  • 12篇李劲松
  • 10篇苏勤
  • 10篇邹家凤
  • 10篇周显刚
  • 10篇魏德清
  • 9篇郑海三
  • 9篇朱红心
  • 9篇吴田勇
  • 9篇王寅
  • 9篇范颂
  • 9篇何文林
  • 8篇许文平
  • 8篇刘娅
  • 8篇王小艳
  • 7篇叶运莉

传媒

  • 61篇预防医学情报...
  • 8篇微量元素与健...
  • 7篇职业卫生与病...
  • 6篇职业与健康
  • 6篇中国艾滋病性...
  • 5篇工业卫生与职...
  • 5篇医学动物防制
  • 4篇疾病监测
  • 4篇中国地方病防...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寄生虫病与感...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华卫生杀虫...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3篇预防医学论坛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

  • 4篇2025
  • 17篇2024
  • 15篇2023
  • 17篇2022
  • 16篇2021
  • 12篇2020
  • 19篇2019
  • 22篇2018
  • 10篇2017
  • 12篇2016
  • 14篇2015
  • 11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12篇2011
  • 16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2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泸州市2014年初中生伤害发生状况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泸州市初中学生伤害发生状况,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泸州市22所中学七~九年级16 465名在校学生2014年伤害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6 465名初中生伤害总发生率为13.24%(2 180名),轻、中、重度伤害分别占92.02%,5.50%,2.48%。城市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2.20%,农村学生为13.67%;男生为14.69%,女生为1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79,32.531,P值均〈0.01)。2 180人发生各类伤害2 728人次,涉及伤害13种,以跌倒/坠落(39.22%)、割/刺伤(21.99%)为主;农村学生扭伤/拉伤、打架、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学生(χ~2值分别为4.685,8.563,4.294,P值均〈0.05)。约41.15%的城市学生伤害发生在家庭,农村学生主要发生在学校(37.28%)和家庭(35.91%);轻度伤害主要发生在家庭(38.01%),中、重度伤害主要发生在学校(39.20%)。结论泸州市初中生伤害发生率较高,以轻度伤害为主。应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伤害类型发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学生伤害的发生。
常豫红范颂陈航雷智刘霞凌莉
关键词:自我伤害行为
四川省泸州市2016年肺结核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泸州市2016年肺结核病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结核病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的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肺结核报告病例,通过其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获得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肺结核总患病率为的影响因素67.4/10万,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60岁前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上升;年龄、职业及居住类型是该地区肺结核病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四川省泸州市肺结核病患病呈现散发分布,针对导致传播因素采取综合防控及归口督导管理可有效减少结核的蔓延流行。
赵良华何文林刘宏
关键词:肺结核患病率影响因素
2010-2019年泸州市乙型肝炎重复报告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泸州市乙型肝炎重复报告情况,分析重复报告产生的原因,为降低乙肝重复报告率提供建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2019年泸州市7个区县的乙肝报告病例,建立数据库进行人工个案查重,计算乙肝重复报告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9年泸州市共计报告乙肝病例26 252例,其中重复报告3 666例,重复报告率为13.96%,年度重复报告632例,跨年重复报告3 034例,跨年重复报告率为11.56%。江阳区为重复报告率最高的区县,共计4 906例,重复报告率为16.94%,各区县间重复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81,P<005;不同级别医疗结构均有重复报告,省级医疗机构重复报告例数最多,共计1 781例,重复报告率为14.75%,各级医院间重复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81,P<0.05。结论泸州市乙肝重复报告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化各地区医疗机构乙肝报告查重工作。
周瑜汤艳王佳欣刘苏慧蒋德勇
关键词:乙型肝炎
一起恶性疟继发感染发病及追踪调查报告被引量:3
2004年
2004年3月初,一患者来我所就诊,经两次血检被确诊为恶性疟,因排除外出史、输血史,初步判断属本地继发性恶性疟感染病例.当即引起了高度重视,深入现场进行了详细追踪调查,又发现了一例继发性感染病例,于是进一步追踪调查后,了解到从海南有一批民工外出返回,并有输入恶性疟病例,因此判定上述病例系输入恶性疟引起的继发感染.现将病人情况及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许国君杨文刘乾康杨赖勤克雄严平郑余才
关键词:恶性疟
2022年古蔺县1起人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2024年
目的 对四川省古蔺县发生的1起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布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面对面流行病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对2022年4月26日报告的四川省古蔺县1起人间布病暴发疫情进行传染源追踪和传播途径分析。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校正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本起暴发疫情共发现布病感染者9例,包括确诊病例8例和隐性感染者1例。主要临床症状为肌肉和关节痛;发病时间为2022年2月4日至5月24日之间;发病与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32 d。所有病例均存在疫羊暴露史。结论 该疫情为未经检疫的布病羊只通过交易输入本地,在无防护条件下饲养、管理、屠宰和加工等引起的布病暴发疫情。建议加强动物交易、流通、饲养及屠宰等环节的市场管理;开展相关从业人员健康宣教,提升个人防护意识;及时培训医务人员布病防治知识,增强防疫与诊断能力,以控制和减少布病疫情再发。
徐蕾王小娟许良儒龙巧林邱登荣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2017年泸州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中碘含量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泸州市居民饮用水中碘的含量及分布情况,进一步落实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防治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3~6月在泸州市全部县(市、区)开展居民生活饮用水中碘含量采样调查。统一集中供水地区,采集供水工程中的1份末梢水样进行检测;部分集中供水及分散供水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片区,在每个片区的集中供水行政村检测1份末梢水、无集中供水的地区再按地理方位分为5个片区,随机抽取井水1~2份进行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测定饮用水碘含量。结果共检测水样2 709份,水碘含量在0.9~92.8μg/L之间,水碘中位数为4.1μg/L;其中,2 153份水样碘含量<10.0μg/L。结论泸州市水碘中位数<10.0μg/L,未发现高碘地区,属于缺碘地区,今后应继续科学、有效地实施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
林莉谢东勤王寅
关键词:水碘碘缺乏病
某化工企业安全隐患整改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012年
目的确定该整改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和经验法,以及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通过对类比现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现场测定、体检结果分析和现场调查情况预测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岗位是液氨球罐及充装站。结论该整改项目将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措施落实到位,拟建工程项目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是基本可行的。
朱红心游光富
关键词:液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某集体单位人群脚气病性心脏病暴发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查明某集体单位人群脚气病性心脏病暴发的危险因素,以指导有效干预。[方法]以该单位脚气病性心脏病患者为病例,同单位未患病人员为对照,对其强体力活动和营养状况等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强体力活动暴露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营养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营养不良的基础上进行强体力活动是诱发脚气病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王勇陈航周显刚
关键词:脚气病性心脏病病例对照研究疾病控制
家庭与个人因素对小学生实施校园暴力行为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小学生校园暴力施暴行为现况,探讨个人及家庭因素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四川省泸州市12所小学3~5年级6 048名小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校园暴力施暴行为发生率为30.20%。家庭因素中,和兄弟姐妹关系一般(OR=1.28,P=0.046)、母亲文化程度较低(OR=1.26,P=0.036;OR=1.42,P=0.002;OR=1.59,P <0.001)、非原生家庭(OR=1.34,P=0.001)等是校园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父母未当面吵架(OR=0.53,P <0.001)、积极教养方式(OR=0.54,P <0.001)是校园暴力施暴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不良家庭结构、紧张的家庭氛围,消极教养方式与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等家庭因素都与小学生暴力行为有关,因此良好的家庭关系与氛围,优化的家庭教育形式与方法,有助于减少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陈伊婷叶运莉李鑫邹艳莉常豫红游光富刘熹润方泉张容
关键词:小学生校园暴力家庭因素
噪声峰度在非稳态噪声暴露所致汽车制造业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峰度在非稳态噪声暴露所致汽车制造业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中的作用,为补充和修订我国现有噪声评估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汽车制造业916名噪声作业人员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8名接触稳态噪声的作业人员为对照组,记录噪声波形,计算峰度及能量指标8 h等效声级(equivalent weighted sound level,L_(EX,8h))和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测试双耳纯音气导听阈,计算3、4、6 kHz高频永久性听阈位移(Noise-induced 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 at frequencise of 3,4,6 kHz,NIPTS_(346))及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the prevalence of high frequency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HFNIHL%)。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5.1±8.7)岁,平均工龄为(9.4±8.1)年,男性占73.49%,接触的噪声L_(EX,8h)平均水平为(89.31±5.0)dB(A),CNE为(97.15±6.80)dB(A)·年,峰度为13.7(7.60,26.40),总体HFNIHL%为24.82%。经趋势χ^(2)检验,随着年龄(χ^(2)=28.032,P<0.05)、工龄(χ^(2)=52.697,P<0.05)、峰度(χ^(2)=22.341,P<0.05)、L_(EX,8h)(χ^(2)=7.206,P<0.05)的增加,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逐渐增加;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工龄、峰度和L_(EX,8h)是影响HFNIHL的主要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工龄(b=1.14)峰度(b=2.66)和L_(EX,8h)(b=3.27)均对NIPTS346产生影响。应用峰度调整CNE后(CNE-K),非稳态噪声组的CNE-K和HFNIHL患病率的线性方程与稳态噪声组的方程几乎重合,两组之间的HFNIHL%平均差值从10.82%降至1.74%。结论除噪声能量外,噪声峰度也是评估非稳态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一个重要参量。
陈霞曾安可张美辨
关键词:峰度非稳态噪声高频听力损失汽车制造业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