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6 被引量:186H指数:8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市材料复合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理学
  • 10篇矿业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荧光
  • 6篇安全工程
  • 6篇CDTE量子...
  • 4篇瓦斯
  • 4篇COO
  • 3篇新霉素
  • 3篇热法
  • 3篇纳米
  • 3篇层次分析
  • 2篇荧光猝灭
  • 2篇荧光猝灭法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水热
  • 2篇水热法
  • 2篇水热法制备
  • 2篇同步荧光
  • 2篇气敏
  • 2篇气敏性
  • 2篇猝灭
  • 2篇网络层次分析

机构

  • 36篇辽宁工程技术...
  • 7篇天津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煤科集团沈阳...
  • 1篇北京城建轨道...

作者

  • 15篇毛永强
  • 15篇李娜
  • 7篇毛晶
  • 6篇王继仁
  • 3篇贾进章
  • 2篇齐庆杰
  • 2篇王雪峰
  • 2篇王来贵
  • 2篇韩光
  • 2篇张浩
  • 2篇胡美娜
  • 1篇王天明
  • 1篇董晓雷
  • 1篇刘民
  • 1篇李宗翔
  • 1篇毕建武
  • 1篇崔铁军
  • 1篇马恒
  • 1篇张帅
  • 1篇贾宝山

传媒

  • 9篇安全与环境学...
  • 5篇采矿与安全工...
  • 3篇分析科学学报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3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应用化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氮冻融对饱水煤体力学特性的影响
2024年
利用基于图像测量技术的新型高围压三轴可视测量系统对不同预处理和围压下的煤样进行三轴加卸荷实验.结果表明,在围压3、6、9 MPa时,液氮冻融煤样相较于干燥煤样抗压强度分别下降0.29%、33.93%、91.09%,经饱水后再用液氮冻融处理的煤样内部结构损伤更严重,脆性增加.液氮冻融煤样的轴向、径向、体应变值均小于干燥煤样,围压卸载实验的体应变大于轴压加载实验,饱水后再用液氮冻融处理及围压卸载的方式对煤样的致裂增透效果更好.液氮冻融处理后的煤样端面最大裂隙宽度增加220.83%,盒维数增加43.9%,实验后不能保持原有形状,呈块状与粉末状结合体.饱水后再用液氮冻融处理的煤样裂隙发育,内部结构损伤严重.
齐消寒谢文坤王品朱同光
光谱法研究新霉素与CuInS_2量子点的相互作用
2016年
采用水热法合成巯基乙酸修饰的CuInS_2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新霉素与CuInS_2量子点的相互作用,发现新霉素对CuInS_2量子点荧光具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并利用SternVolmer方程研究新霉素对CuInS_2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机理,结果表明属于静态猝灭。根据静态猝灭方程和热力学方程计算不同温度下新霉素与CuInS_2量子点反应的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新霉素与CuInS_2量子点之间有较强的结合力,且主要以范德华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为主。
毛永强李娜
关键词:新霉素光谱法热力学参数
钴掺杂二氧化锡溶剂热法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以SnCl2·2H2O、CoCl2·6H2O和无水乙醇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钴掺杂SnO2粉末。通过XRD、SEM和TEM对所得样品进行物相分析和形貌观察,并将其制成元件进行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钴掺杂SnO2粉末为四方相金红石结构,钴离子的掺入并没有改变SnO2的晶体结构,对SO2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响应—恢复特性。
毛永强王继仁李娜张春华梁晓彤杨柳
关键词:溶剂热法气敏性能
CdTe量子点荧光增敏法测定新霉素含量被引量:2
2015年
在水溶液中制备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QDs),基于新霉素对CdTe QDs的荧光增敏效应,建立了一种测定新霉素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考察了缓冲体系及pH值、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等多种条件下新霉素对CdTe QDs的荧光增敏效应。结果表明,在pH=7.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当CdTe QDs溶液为3.5×10-6 mol·L-1、反应时间为5min时,新霉素浓度在1.0×10-8-10.0×10-8 mol·L-1范围内与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2.6×10-10 mol·L-1。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实际样品中新霉素含量的测定。
毛永强李娜毛晶
关键词:CDTE量子点新霉素荧光增敏
不同采深及倾角条件下煤(岩)体冲击地压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为研究不同采深和倾角对煤(岩)体开采诱发的冲击地压过程,利用颗粒流方法进行模拟。将煤层倾角设置为7种,分别为0°,5°,10°,15°,20°,30°,40°;煤层采深设置为8种,分别为-120^-820 m,间隔100 m。基于能量理论提出颗粒流形式下的冲击地压能量计算方法。分别研究采深820 m的7种倾角条件下冲击地压过程,及不同采深的不同倾角条件下56种冲击地压过程。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到一致性高且次数较低的多项式表征定量特征。模拟结果表明:1)采深820 m时,冲击地压过程总体相同,但小倾角易于发生岩体拉伸破坏;大倾角主要以下部岩体失稳为主;随倾角增加,飞石数量和释放能量分别按指数和线性规律增长。2)不同采深和倾角时,颗粒分布与多项式拟合结论相同。变形颗粒数量关系和飞石数量关系中,埋深量均为2次的指数关系,倾角均为1次的线性关系。最后通过相关文献对比,对结果进行了论证。
韩光崔铁军王来贵
关键词:冲击地压颗粒流
基于Wi-Fi技术的矿用无线瓦斯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被引量:6
2012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W-iFi无线通信技术的瓦斯传感器。该无线瓦斯传感器以W-iFi无线芯片GS1010作为核心控制器件,采用锂电池供电方式,具有瓦斯传感器、V/F转换器、无线传输模块、键盘和LCD液晶屏。硬件精度试验和通信质量试验证明,该瓦斯传感器测量精确,通信可靠。
马恒张帅洪林
关键词:矿山安全瓦斯传感器
基于SAGA-FCM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被引量:7
2016年
为提高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FCM)算法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将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SA)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相结合用于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该方法综合了模拟退火算法全局搜索、高精度的优点和遗传算法强大的空间搜索能力,将经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优化后的初始值赋给FCM,避免了由于聚类中心初始值选择不当造成FCM算法收敛到局部极小点上。结合典型突出矿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优化后的FCM算法较单一,预测准确度高。
李心杰贾进章李兵
关键词: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煤与瓦斯突出
基于割集矩阵算法风速监测智能优化被引量:1
2024年
为建设传感器网络监测井下参数波动以实时反映风网运行状态,实现矿井通风参数智能感知,以最能体现风网变化的风速参数作为监测对象,以传感器优化数作无约束目标函数,利用割集矩阵算法进行函数解算,确定传感器安设分支条数,利用分支被影响度分布进行传感器布设选址寻优,实现传感器网络优化,利用适量风速传感器收集数据反映通风系统全局运行状态.为验证网络优化可靠性,以李雅庄煤矿为工程背景进行实例寻优,结果表明只需在32条分支布设传感器即可实现全矿井通风参数监测.
贾瞳马恒高科
关键词:通风网络解算
基于CdTe量子点荧光猝灭法测定水体中结晶紫被引量:1
2015年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用水热法合成CdTe量子点(QDs),基于结晶紫对CdTe QDs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一种新的测定结晶紫含量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结晶紫浓度在1.0~10.0μmol·L^-1范围内与CdTe QDs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6,检出限为0.026μmol·L^-1。该方法用于水样中结晶紫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6.2%~103.1%。同时,对结晶紫和CdTe QDs之间的反应机理进行探讨,发现CdTe QDs的发射光谱与结晶紫的吸收光谱能够有效重叠,且二者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可建立以CdTe QDs为供体,结晶紫为受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
毛永强李娜毛晶
关键词:CDTE量子点荧光猝灭结晶紫
基于PCMRA神经网络补偿算法的瓦斯涌出量预测被引量:11
2014年
为了克服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问题,提高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的精确性,将主成分分析(PCA)与多元回归分析(MRA)相结合,提出了主成分多元回归分析(PCMRA)模型。利用RBF神经网络对主成分回归分析残差进行拟合预测,最后利用残差预测值对主成分回归分析预测值进行补偿。结果表明:利用RBF神经网络对主成分回归模型进行补偿,将线性拟合算法和非线性拟合算法结合起来用于瓦斯涌出量预测是一种较为优越的算法。
毕建武贾进章
关键词:瓦斯涌出量主成分分析RBF神经网络残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