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河北省环境光电催化材料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3 被引量:63H指数:5
相关机构: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理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篇催化
  • 12篇脱硝
  • 9篇光催化
  • 7篇脱硝催化剂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催化剂
  • 5篇复合材
  • 4篇电极
  • 4篇纳米
  • 4篇改性
  • 4篇NO
  • 4篇SCR脱硝
  • 4篇SCR脱硝催...
  • 3篇氮氧化物
  • 3篇低温脱硝
  • 3篇电催化
  • 3篇纳米复合材料
  • 3篇金属
  • 3篇抗硫性
  • 3篇壳结构

机构

  • 33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唐山市第二中...

作者

  • 1篇刘庆岭
  • 1篇解珺
  • 1篇王欣宇

传媒

  • 3篇应用化工
  • 3篇化学进展
  • 3篇广州化工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功能材料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山东化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辽宁化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燃料与化工
  • 1篇河北冶金
  • 1篇矿冶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分子催化(中...

年份

  • 6篇2024
  • 4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电催化材料在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研究进展
2016年
光电催化是一种电化学辅助的光催化氧化技术,通过施加偏置电压减少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进而提高其量子效率,使有机污染物彻底矿化。本文以光催化技术为基础,概述了光电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光电催化氧化技术机理,并基于光电催化技术中存在的光电极光电转换效率较低,光电催化活性不高等问题,综述了近年来新型光电催化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并展望了光电催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李鹏艳王欢杨雷张燕崔文权
关键词:有机废水降解
α-FeOOH光催化材料的设计调控及其处理有机废水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简述了α-FeOOH晶体结构、尺寸形貌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总结了通过表面修饰、异质结构建、离子掺杂、氧空位引入对α-FeOOH进行改性设计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光催化活性的提高机制,同时介绍了α-FeOOH复合材料与H_(2)O_(2)构建光催化-Fenton体系协同降解有机废水的应用。最后对此类光催化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同时,与其它体系的协同构建,实现多场耦合强化有机废水的降解提出了建议。
吴鹏飞陶鹏仙孟宪栋薛士科王兵崔文权刘庆岭
关键词:光催化羟基氧化铁有机废水
氧空位增强光催化还原CO2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利用太阳能和半导体光催化剂,将CO2光催化还原转变成碳氢燃料,是缓解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理想途径。本文对氧空位增强的光催化还原CO2反应机理进行归纳,并分别针对还原产物为C1和C2组分的光催化体系进行概括总结。作为CO2光催化还原过程的第一步,CO2捕获光催化剂导带上的电子生成CO2^·-是反应的速控步骤。氧空位的引入及其带来的金属配位不饱和点,利于CO2捕获电子生成CO2^·-,进而促进CO2光催化还原过程。最后,提出当前氧空位增强光催化还原CO2过程仍然存在的问题,且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郭红霞崔继方刘利
关键词:光催化氧空位
载体预处理对Fe-Mn/AC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硝酸及热处理对载体进行预处理,用浸渍法制备Fe-Mn/AC催化剂,通过FTIR、SEM、N_2吸附-脱附、NH_3-TPD、H_2-TPR和XPS等进行表征,考察载体预处理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预处理会影响载体的官能团、酸位、孔结构及比表面积等,进而影响活性组分的价态及分散性,活性组分的高价态和高分散性是其低温具有高活性的主要原因,载体经硝酸及300℃热处理的催化剂在140~250℃内活性提高近38%。
杨旭陈红萍齐雪侯欣辛
关键词:预处理FENO
半胱氨酸/石墨烯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对Hg2+吸附性质被引量:4
2018年
三维石墨烯材料整合二维石墨烯片层形成三维互联的多孔贯通网状结构,具有多孔性、高活性比表面积和优良传质性能等特点。利用L-半胱氨酸做还原剂,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并构建了石墨烯三维网状结构水凝胶,作为汞离子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在L-半胱氨酸作用下得到还原,通过分子间π-π堆积以及半胱氨酸之间的交联作用形成水凝胶,同时半胱氨酸的存在增加了对重金属Hg^(2+)的吸附位点,对Hg^(2+)饱和吸附量可达到98 mg/g。
陈潇禄黄家蓥刘彦鹏吴笑男卢金荣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L-半胱氨酸水凝胶
基于卟啉超分子组装体的光催化性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卟啉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和催化性能,在可见光光催化应用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简述了近年来基于卟啉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和光催化应用的最新进展,并且介绍了卟啉与二维共轭材料的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降解和分解水产氢中的应用。通过讨论目前卟啉超分子自组装体系光催化剂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
李紫晗高会元崔文权卢金荣
关键词:卟啉组装体复合材料光催化
石墨烯基半导体复合光电极研究进展
2021年
作为一种新型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因具有优异的电荷传输能力、大的比表面积、高可见光透过率、柔韧的结构以及化学稳定性等特点而被广泛关注。将石墨烯与半导体材料复合已成为新型光电催化电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石墨烯基光电极的制备以及新型石墨烯基光电复合材料在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分解水制氢、还原CO_(2)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石墨烯基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催化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欢李鹏艳卢金荣安伟佳
关键词:石墨烯半导体电荷分离光电催化
基于Fe掺杂SrCoO_(3)敏感电极的阻抗型NO_(2)传感器
2024年
NO_(2)作为有害污染物,会引发光化学烟雾、酸雨和土地富营养化等。为了减少NO_(2)的排放,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开发高性能的NO_(2)传感器对于监测和控制NO_(2)处理过程至关重要。利用Fe掺杂SrCoO_(3)为敏感电极(SE),钇稳定氧化锆(YSZ)为电解质,制备阻抗谱型NO_(2)传感器。结果表明,在550℃下,Fe掺杂SrCo_(x)Fe_(1-x)O_(3)-SE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NO_(2)气体具有良好的响应能力;掺入Fe元素,传感器的灵敏度显著提高;在高浓度NO_(2)气氛下,相角(Θ)响应值增加明显,在低浓度NO_(2)气氛下,响应值未明显降低。综合考虑响应值和响应速率等因素,SrCo_(0.85)Fe_(0.15)O_(3)-SE传感器敏感性能最佳,最佳工作温度为550℃,最大响应值高达27.1°,是未掺杂Fe之前的1.96倍。此外,在受到CH_(4)、CO_(2)、H 2、NH 3和NO等气体的干扰下,SrCo_(0.85)Fe_(0.15)O_(3)-SE传感器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选择性。研究可对固体电解质型NO_(2)传感器研究提供参考。
史英伟刘永光王岭孟维薇李跃华戴磊
关键词:FE掺杂
金属化合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被引量:2
2016年
金属化合物是理想的赝电容电极材料,但是其拥有导电性差且易团聚的缺点,使得电容性能显著下降。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阐述了金属化合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以及提高各类金属化合物电容性能的方法。研究表明,金属化合物与各类材料的复合、电沉积法、化合物结构的定向合成等多种方法均可有效提高金属化合物导电性,防止团聚现象的发生。随着金属化合物缺点的不断攻克,其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也将逐渐频繁起来,同时金属化合物赝也为新兴的储能元件注入了新的活力。
殷权李洪娟秦占斌孙怡王志彦高筠王亚涛彭胜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金属化合物电容性能团聚复合材料
g-C_3N_4光催化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是人类社会快速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理想新型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能源选择。半导体光催化可以直接利用太阳光进行催化反应,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一种低成本无金属光催化剂,g-C_3N_4具有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热力学稳定性,在光催化领域如分解水制氢制氧、降解有机污染物、CO2还原、抗菌和有机官能团选择性转换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g-C_3N_4光催化剂存在着如比表面积小、可见光利用率低、量子产率低和光生载流子易复合等问题,制约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因此,提升g-C_3N_4光催化性能是光催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第一性原理具有半经验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已成为光催化研究领域计算和模拟的重要基础。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在光催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有效迅速地探求能够改善g-C_3N_4光催化性能的方法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手段。本文从理论计算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在g-C_3N_4改性方面所取得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元素掺杂、复合和形貌调控等改性手段。本文以gC_3N_4改性光催化剂为研究对象,从电子性质、能带结构、光学性质和缺陷形成能的角度阐述了各种改性手段提高光催化活性的微观机理。最后,在总结前文所述各类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g-C_3N_4改性光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郄佳李明刘利梁英华崔文权
关键词:光催化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