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广西多糖材料与改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海洋药物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多样性
  • 2篇抑菌
  • 2篇抑菌活性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活性
  • 2篇基因组改组
  • 2篇附生
  • 2篇附生细菌
  • 1篇油脂
  • 1篇油脂含量
  • 1篇球藻
  • 1篇总脂
  • 1篇总脂含量
  • 1篇微绿球藻
  • 1篇绿球藻
  • 1篇活性研究
  • 1篇海绵
  • 1篇海洋细菌

机构

  • 4篇广西民族大学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科学院

作者

  • 1篇易湘茜
  • 1篇邓家刚
  • 1篇高程海
  • 1篇李菲
  • 1篇李智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油脂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北部湾海绵(Siphonochalina flexa)共附生细菌多样性及抑甘蔗鞭黑粉菌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分离纯化广西怪石滩海域海绵可培养共附生细菌,分析其多样性并研究共附生细菌发酵产物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抑制活性,为研发新型生物农药提供参考依据。采用8种培养基分离纯化海绵共附生细菌,运用16S rDNA测序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及多样性分析,采用牛津杯法测试细菌发酵产物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抑制效果。经形态学分析及16SrDNA比对,海绵中共获得34株共附生细菌,隶属于18科24属。活性检测结果表示,存在14株对甘蔗鞭黑粉菌有抑制效果的菌株。海绵中可培养共附生细菌物种多样性丰富,部分菌株的发酵产物对甘蔗鞭黑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有成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江蕾李蜜李智易湘茜高程海周桂
关键词:海绵物种多样性抑菌活性
海黄瓜共附生细菌多样性及其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海黄瓜(Pseudocnus echinatus)共附生细菌多样性及其发酵产物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抑制作用,为甘蔗黑穗病的防治及新型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新途径。【方法】利用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分离纯化海黄瓜的表皮、肠、胃和肠内容物等组织的共附生细菌,并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共附生细菌种类多样性及其在海黄瓜不同部位组织的分布特征;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共附生细菌发酵产物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从海黄瓜各部位组织共分离得到79株共附生细菌,归属于4门26科35属46种;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16.5%)、鞘氨醇盒菌属(Sphingopyxis,8.9%)、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6.3%)和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6.3%)。分别以甘蔗鞭黑粉菌的"+"型担孢子、"-"型担孢子和菌丝为靶标,采用牛津杯法筛选得到19株活性菌,其中以芽孢杆菌属的BGMRC03005对甘蔗鞭黑粉菌菌丝、"+"型担孢子和"-"型担孢子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40、19.90和14.25 mm。【结论】海黄瓜中可培养细菌种类丰富,且富含对甘蔗鞭黑粉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筛选获得的芽孢杆菌属细菌BGMRC03005对3种鞭黑粉菌形态均有抑制作用,具有开发成为微生物农药的潜力。
江蕾李菲李智李智易湘茜邓家刚高程海
关键词:海洋细菌物种多样性抑菌活性
基因组改组技术快速提高拟微绿球藻油脂含量被引量:3
2018年
以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为原始藻株,经过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分别诱变处理,获得5株油脂含量有所提高的出发藻株。以PEG作为融合剂,对获得的5株出发藻株进行两轮递归式原生质体融合,筛选到遗传稳定的改组藻株F2N2和F2N4,其油脂含量分别达到55.32%与57.75%,较原始藻株分别提高了69.07%与76.50%。对拟微绿球藻的原始藻株和改组藻株的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组前后拟微绿球藻的油脂脂肪酸组成变化不大,但脂肪酸含量有较大差别。
刘红全袁莎卢雨欣潘艺华杨海燕龙寒禤金彩何秀苗
关键词:基因组改组油脂含量
基因组改组快速提高日本小球藻脂肪产量
2017年
以日本小球藻为出发藻株,经过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分别诱变处理,获得4株总脂产量有所提高的突变株。以聚乙二醇作为融合剂,对获得的突变株进行两轮递归式原生质体融合,筛选到遗传稳定的改组藻株F2C2,其总脂含量为59.01%,较原始藻株提高了101.4%。对日本小球藻的原始藻株和改组藻株F2C2的油脂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组前后日本小球藻的总脂组成成分没有变化,但各组分含量有较大差别。
刘红全袁莎卢恩秋潘艺华杨海燕龙寒禤金彩何秀苗
关键词:基因组改组总脂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