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降解
  • 2篇有机物
  • 2篇酸性
  • 2篇酸性橙7
  • 2篇气溶胶
  • 2篇零价铁
  • 2篇硫酸根
  • 2篇硫酸根自由基
  • 2篇挥发
  • 2篇挥发性有机
  • 2篇挥发性有机物
  • 2篇降解路径
  • 2篇PM2.5
  • 1篇电子束
  • 1篇电子束辐照
  • 1篇乙二醛
  • 1篇有机气溶胶
  • 1篇源解析
  • 1篇云雾
  • 1篇溶胶

机构

  • 12篇复旦大学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篇马臻
  • 1篇杨毅
  • 1篇冯艳丽
  • 1篇赵建夫
  • 1篇董文博
  • 1篇刘欢
  • 1篇林毅
  • 1篇吴彦霖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地区冬季过氧乙酰硝酸酯的污染特征与PM2.5的关系
近年来,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防治已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VOCs 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对大气氧化性(臭氧(O3)、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二次有机气溶胶、大气颗粒物污染有着重要的贡献,也对人体...
张飞陈晖付耀刘鹏飞张成龙牟玉静陈建民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源解析后向轨迹
羟基自由基和水合电子降解对叔丁基酚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电子束辐照水溶液的方法产生水合电子(e_(aq)^-),研究了e_(aq)^-与对叔丁基酚(4-t-BP)的反应,结果表明还原性的e_(aq)^-不能降解4-t-BP.同时,采用254nm紫外光辐照H_2O_2来产生羟基自由基(·OH),研究了UV//H_2O_2体系对4-t-BP的降解效果,考察了4-t-BP初始浓度,H2O2的添加浓度,溶液初始p H值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4-t-BP初始浓度越低,H2O2的浓度越高,则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溶液p H=6时是反应的最佳p H值.采用HPLC结合GC-MS的分析方法对反应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对叔丁基酚二聚体和对苯二酚等3种主要中间产物,归纳总结了4-t-BP与·OH的反应路径.
吴彦霖诸秀芬赵建夫董文博
关键词:羟基自由基光降解
生物源气溶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生物源气溶胶是生物在其生长、代谢和降解等生命过程中向大气环境直接释放的或释放的气态组分转化生成的颗粒。其组成以碳质有机物为主,包括氮、硫等杂原子化学组分,因此该过程是相关组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生物源有机气溶胶对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人类健康乃至全球气候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作为气溶胶的重要组成越来越被广泛关注。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总结了生物源气溶胶的化学组分和形成机理,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探讨了生物源气溶胶的气候和健康效应以及观测方法,指出生物源气溶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王澜李皓邓丛蕊
零价铁-过硫酸盐体系同时去除水中酸性橙7和磷被引量:14
2018年
采用零价铁(ZVI)活化过硫酸盐(PS)同时去除水中酸性橙7(AO7)和磷.ZVI-PS体系可以产生强氧化性的SO·-4和HO·,从而去除水中AO7.同时,ZVI最终转化为Fe3+,因此可以用来去除水中磷.结果表明,ZVI-PS体系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有效的同时去除水中AO7和磷.淬灭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根自由基(SO·-4)对AO7的降解起主要作用.水中共存的阴离子和腐植酸(HA)对AO7和磷的去除均有抑制作用,其对AO7和磷去除的抑制能力排序均为:HCO-3> NO-2> HA> NO-3> Cl-.AO7和磷在超纯水中的去除率高于其他实际水体,但反应60 min后,实际水体中AO7和磷的去除率也分别高达80.31%~92.69%和87.54%~100%,因此,该体系对实际水体中AO7和磷的处理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和GC-MS分析说明,AO7经过偶氮键断键后的中间产物进一步氧化形成含苯环类物质.同时,TOC有所降低,说明部分AO7被矿化为CO2和H2O.
聂明华吴乐良余林兰张艺民张文静徐文丽董文博晏彩霞
关键词:硫酸根自由基酸性橙7降解产物
2017秋冬季保定超级站加强观测概略
2017 年 11 月-2018 年 2 月我们在位于保定市望都县的超级站进行了强化观测。该站点位于距北京西南方向 270 公里的农村地区。在冬季生物质燃烧与燃煤活动对空气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并对华北平原的重霾有重要贡献。
陈晖刘鹏飞张飞付耀张成龙牟玉静陈建民
Rh_2O_3/mesoporous MO_x-Al_2O_3(M = Mn,Fe,Co,Ni,Cu,Ba)catalysts: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 catalytic applications被引量:3
2016年
Recently,a one-pot self-assembly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the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Al2O3 and MOx-Al2O3 composite materials.However,few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use mesoporous MOx-Al2O3 composites to support metal oxides for catalysis.In the present work,mesoporous MOx-Al2O3(M = Mn,Fe,Co,Ni,Cu,Ba)materials were prepared by a one-pot self-assembly method using Pluronic P123 as a structure-directing agent.The obtained mesoporous materials were loaded with Rh2O3 nanoparticles via impregnation with Rh(NO3)3 followed by calcination in air at 500°C.The resulting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N2 adsorption-desorption measurements,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for CO oxidation and N2O decomposition were tested.The Rh2O3 nanoparticles were found to be on the order of1 nm in size and were highly dispersed on the high surface area mesoporous MOx-Al2O3 supports.A number of the Rh2O3/mesoporous MOx-Al2O3 catalysts exhibited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than the Rh2O3/mesoporous Al2O3 prepared for comparison.
刘欢林毅马臻
电子束辐照降解水中氯霉素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本研究对氯霉素(CAP)在不同条件下的电子束辐照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有效去除水中CAP,低浓度CAP在酸性条件下的辐照降解更为显著,且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通过添加不同的自由基清除剂,发现HO·在CAP降解中起关键作用,此外,CAP分子也会吸收辐照而发生分解.水中共存的阴离子和腐殖酸(HA)对CAP辐照降解均有抑制作用,这跟其与HO·的反应速率常数大小有关,并且反应速率越大,其抑制能力越强.CAP在去离子水中的去除率高于其他实际水体,但辐照剂量为4 k Gy时,污水厂污水过滤水和胶体浓缩液中的CAP也可分别去除89.1%和81.7%.利用GC-MS检测到辐照后溶液中有6种中间产物,主要是通过脱水、不对称中心断键和脱酰胺作用形成.此外,IC检测有Cl-、NO-3和NO-2的产生,并且TOC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说明部分CAP被矿化.
聂明华刘慧慧晏彩霞杨毅董文博
关键词:电子束辐照氯霉素降解降解路径
模拟大气中硝基苯酚类化合物与Fe(Ⅲ)的云雾水相反应机制研究
酚类化合物和硝基酚类化合物是大气气溶胶的常见成分。它们通过木质素的热解和植物材料的生物降解形成,并且常见于生物质燃烧、重悬的土壤粉尘和人为二次有机气溶胶(SOA)中。过渡金属(Fe,Mn)是环境相关界面的重要活性组分。
朱忠红张瑾孙昊王珍珍朱超孔令东李丹陈建民
关键词:二次有机气溶胶光吸收
华北平原典型农村地区细颗粒物爆发增长过程中无机离子增长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为探讨我国华北平原典型农村地区细颗粒物爆发增长污染机制,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对河北省望都县进行长达三个月的大气实时观测实验。
卫雅琦陈建民
关键词:PM2.5
民用固体燃料源的IVOCs排放特征及燃烧温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ntermediate-volatility organic compounds,IVOCs)是近年备受关注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但目前急需包括民用固体燃料燃烧在内的源排放数据.本文选择两种成熟度不同的烟煤(灵武煤和徐州煤)和两种生物质(稻秆和松木)为研究对象,结合石英管式炉和稀释通道开展7个温度点(300~900℃,以100℃为间隔)的燃烧实验,采集和分析烟气中的IVOCs,探讨煤和生物质燃烧的IVOCs排放因子、组成以及燃烧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燃烧的IVOCs平均排放因子[(483±182) mg·kg-1]比烟煤[(190±108) mg·kg-1]高2. 5倍;组成方面,生物质和煤的IVOCs均以剩余UCM占主导[分别为(81±11)%和(68±6)%],而生物质排放的正构及支链烷烃占比明显低于烟煤,但芳香烃略高;燃烧温度对两类燃料的影响存在显著区别:烟煤(以灵武煤为例)的IVOCs在500℃[(340±113) mg·kg-1]比900℃[(63±15)mg·kg-1]高5. 4倍,而生物质在400~500℃和800~900℃时呈现两个含量相当的峰值;随着燃烧温度提升,松木IVOCs中芳香烃的占比从1%增加到29%,剩余UCM则从92%降低到61%,烟煤的变化幅度则很小.进一步结合校正燃烧效率对两类燃料和燃烧温度影响IVOCs排放的机理进行了解释.
卢雅静冯艳丽钱哲韩勇陈颖军
关键词:燃烧温度排放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