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113 被引量:257H指数:8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人民至上”治国理念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时代创新被引量:3
- 2022年
- “人民至上”治国理念,发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不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坚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人民至上”治国理念,突出了人民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力主体地位,体现了党在新时代坚持“人民就是江山”的原则;浓厚了党的执政为民宗旨,体现了执政党的性质和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明确了党与人民的关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至上”的治国理念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时代创新。
- 张晓玲谢家建
- 关键词:人民至上民本思想传统文化
- 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如何在高校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当今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在探索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分析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提升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效的措施。
- 李丽杰吴昕仪
- 关键词:高校实践教学
- 高校绿色教育的导入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21年
- 由于高校是培养社会急需绿色人才的“主力军”,也是绿色教育的“主战场”之一,针对当前高校绿色教育普遍存在的“两个未全覆盖”的问题,试图从导入机制模式着手,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嵌入绿色教育,构建了“绿色课程体系、绿色实践体系、绿色学术活动体系”三位一体的导入模式,并提出了加快高校绿色教育顶层设计、绿色师资队伍建设、绿色教育精品课程创建、多方协调机制构建和评价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 何志武
- 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对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被引量:4
- 2021年
- 精神生活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代西方形而上学将人的精神生活理解为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思维活动,从而使精神生活变成了抽象的逻辑思辨。马克思认为精神生活是在人的物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生活对人的物质生产生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不仅为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帮助,而且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 谢家建蔡丽丽朱必法
- 关键词:形而上学科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新阶段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研究
- 2022年
- 高校提升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需要从体制机制建设着手,对各类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加以防范与化解,使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与凝聚力得到充分发挥。为切实达到这一目标,高校应基于新阶段的特点,从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抓起,把握住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对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机制进行优化完善,促使机制优势能够直接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实现快速提升。文章从研判机制、风险评估、防控责任、协同作战等维度着手,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 张劲
- “中华归主”下近代传教士在华女俗“教化”进路与显隐效应
- 2020年
- 女俗“教化”被近代西方传教士视为在华播扬福音的重要课业,他们认为“得到了这些女孩,就得到了这个民族”。基于中西文明优劣等级排序,传教士们打造了西方女俗“样板”作为在“半教化”之近代中国进行女俗“教化”的参照,在“教化”进程中“纳中入西”,在批驳与攻讦间植入西方样板。传教士们的女俗“教化”实践,不经意间充当了近代中国女权运动思潮的启蒙工具。然而,不管是“为中国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十字军运动”,还是“拯救异域姐妹灵魂”的光辉,都掩饰不了“中华归主”的野心。在“中华归主”的荫罩之下,近代西方传教士们在华女俗“教化”课业偏颇中裹挟着征略先锋的嫌疑。
- 张小玲
- 关键词:传教士
-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特点、挑战与应对——评《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也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提出了诸多挑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主要方向之一。全媒体时代,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挑战重重,高校需要紧密结合全媒体时代特征和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发展趋势,充分、巧妙运用自身优势,切实开展创新探索,抓好、抓牢意识形态话语权。
- 陶达张劲
-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话语权精神文化生活前沿阵地
-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 2023年
- 高校法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民法典教育为重点,以服务学校“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为主线,将法治工作贯通理论武装、学科体系、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安全稳定、队伍建设、评估督导。迫切需要创新实施课程育人工程、科研育人工程、实践育人工程、文化育人工程、网络育人工程、心理育人工程、管理育人工程、组织育人工程等路径,助推法治教育走深走实,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法治育人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李文峰
- 关键词:依法治国高校法治教育
- 从寝室资源看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开发与应用
- 2018年
- “学风”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中庸》,即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由此可见,学风是在学习、求教、思考、实践的有机衔接和统一中形成的,优良的学风必然是学有所求、学有所证、学有所思、学有所行的有机统一。高校学风建设中学生的学习风气尤为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风气是教风、校风的间接反映;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风气直接决定学生成长成才的质量。
- 唐远华
- 关键词:学风建设高校学习风气寝室中学生有机衔接
-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1
- 2022年
- 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巩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的必要之举,是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时俱进的现实之需。大数据环境下,高校要构建和完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需要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导权,建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力军,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拓展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渠道。
- 张劲
- 关键词: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