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 作品数:311 被引量:955H指数:12
- 相关作者:宋国华王志平张锐虎王裕杨霞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晋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实验动物专项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高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4
- 2021年
-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3月山西某医院283例年龄≥35岁产后42 d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3级)发生率分别为79.51%、79.1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次数、分娩方式、第二产程、胎儿是否足月、孕期体重增加程度和是否进行盆底功能锻炼是盆底肌Ⅰ类肌纤维肌力的影响因素;分娩次数、分娩方式、第二产程、胎儿是否足月、孕期体重增加程度、是否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和孕期是否从事体力劳动是盆底肌Ⅱ类肌纤维肌力的影响因素。结论:高龄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应加强围生期知识宣教,指导孕妇合理控制孕期体重,进行盆底功能训练,降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
- 田志强丁玲张俊俊常韵琪王艳军王春芳郑建中
- 关键词:产科高龄盆底功能障碍影响因素
- SNP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及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9年
- 单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是一种发生在基因组特定位点的单个核苷酸突变的遗传标记,其丰富度高、密度大、易于进行基因分型,广泛应用于动植物育种、抗病性基因标记、优势品种筛选和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中。本文首先对SNP遗传标记在动物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图谱构建、标记辅助选择、亲缘关系鉴定以及杂种优势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其次简述了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中SNP位点与某些疾病的关联性,以期为SNP分子标记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及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遗传学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 王晨阳王璐张锐虎余婧婧宋国华陈朝阳
- 关键词:动物遗传育种疾病动物模型
- 中国地鼠山医群体近交系的培育
- 2003年
- 中国地鼠(Chinese hamster)是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 Pallas)的俗称。原产于中国,分布在河北、北京、辽宁、山东、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苏等地。身体被毛,背部、尾基部背面和四条腿背面的毛为灰褐色、土黄色或黄褐色(毛基部黑色,毛尖褐色),自耳基部到尾部前端的背中央有一条很细的纵行黑毛(从毛根到毛尖全黑),背脊好像隐约有一条黑线故名黑线仓鼠。学者们于上世纪20年代初将中国地鼠引入实验室,进行医学研究,
- 刘田福
- 关键词:中国地鼠行医近交系
- FU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状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7
- 2007年
- 采用PCR-RFLP技术6个中外品种共245头猪的FUT1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in6Ⅰ位点上,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3个外来猪种均存在多态,且以敏感型(GG型和AG型)居多;山西黑猪、太原花猪和马身猪3个本地猪种的所有检测样品都表现为GG型。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FUT1基因型、品种和胎次与产仔性状之间的关系,基因型和品种对猪的总产仔数的影响显著,胎次对总产仔数影响不显著。而基因型、品种和胎次对产活仔数影响均不显著。
- 张引红周忠孝曹果清
- 关键词:FUT1基因PCR-RFLP产仔性状
- 神经源性膀胱评估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中枢或者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统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或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NLUTD)。NB可引起多种长期并发症,因此全面系统的评估NB的容量、压力、残余尿量、逼尿肌与括约肌协调性等指标,对于重建膀胱功能、保护患者肾功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以及后续的诊断及治疗都极其重要。本文就NB的评估方法加以综述。以期为NB的规范化管理与并发症的早期预防提供帮助。
- 杜一婷梁英王春芳
-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学
- 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被引量:4
- 2007年
-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分析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对实验动物学教学的影响,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寇冰陈朝阳宋国华
-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
- C57小鼠LATl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Neuro-2a细胞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构建C57小鼠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Neuro-2a肿瘤细胞进行表达,探讨LAT1对Neuro-2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扩增出LAT1全长目的基因,定向克隆pcDNA3.1表达载体,构建pcDNA3.1-LAT1重组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法将阳性克隆转染Neuro-2a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LAT1的表达情况。通过MTT法检测各组Neuro-2a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LAT1对Neuro-2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小鼠pcDNA3.1-LAT1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和测序证实其序列正确,并成功转染Neuro-2a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MTT法显示转染重组质粒pcDNA3.1-LAT1的Neuro-2a细胞增殖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组对Neuro-2a细胞具有促进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结论转染pcDNA3.1-LAT1质粒的Neuro-2a细胞能成功表达LAT1蛋白,且LAT1对Neuro-2a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均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研究LAT1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 卫兵艳刘田福樊林花刘茂林
-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增殖凋亡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环状RNA-微RNA筛选及其作用的初步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中国地鼠口腔鳞状细胞癌(鳞癌)全转录组测序中非编码RNA差异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中国地鼠口腔鳞癌相关非编码RNA数据,筛选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和微RNA(mi RNA)。通过mi Randa靶向预测差异circRNA-miRNAmRNA之间的互作关系,Cytoscape软件建立circRNA-miRNA互作网络图,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验证靶向互作关系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从高通量测序结果中筛选了14个共表达circRNAs和75个共表达mi RNAs,成功构建了口腔鳞癌相关circRNA-miRNA网络,结合软件预测到了cgr_circ_Man2a1/cgr_miR-1260/Notch2和cgr_circ_Pdcd4/cgr-miR-15b-5p/Akt3 2条通路,并在基因水平验证了通路中基因的表达关系。结论本研究为circRNA的竞争性内源机制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卫佳宁高继萍续国强王晓堂宋国华
- 关键词:口腔肿瘤鳞状细胞癌高通量测序非编码RNA
- 中国地鼠微卫星DNA引物的设计及筛选
- 2012年
- 本研究旨在筛选中国地鼠微卫星位点,为中国地鼠遗传分析提供遗传标记。根据建立的中国地鼠微卫星富集文库,对筛选的含微卫星DNA序列的克隆应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3.0设计引物135对,选择合成11对理论上易出现影子带的引物,用20个中国地鼠个体对这些引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1对引物均能扩增出谱带,这11条带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195,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3895,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565,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818。筛选出的微卫星位点均可用于中国地鼠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这将为中国地鼠品种选育、种系评估提供更多的微卫星遗传标记信息。
- 宋国华耿佳宁贾若愚岳文斌刘田福胡松年
- 关键词:中国地鼠微卫星基因组文库
- 山医群体近交系中国地鼠的G-显带核型和自发畸变率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阐明山医群体近交系中国地鼠G 显带核型和自发畸变率 ,完善中国地鼠的背景资料。方法 采用地鼠骨髓制备和G 显带法。结果 从 14只地鼠的 30个G 显带细胞中 ,7个G 显带细胞被选作模型分析。根据特有带型来识别各号染色体 ,绘制了模式图。此外 ,用常规Giemsa染色分析了 80 0个中期细胞 ,发现染色体断裂为 0 2 5 % ,无着丝粒畸变和不平衡易位均为 0 0 5 % ,自发畸变率很低。结论 山医群体近交系中国地鼠G 显带的识别为结构异常和基因作图提供了科学依据。
- 刘田福宋国华杨建一
- 关键词:中国地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