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作品数:106 被引量:627 H指数:13 相关作者: 杜力 更多>> 相关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学 文化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审美性·政治性·非政治性——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的悖论性 被引量:2 2012年 无论从本质主义还是从关系主义的角度来看,布鲁姆的文学批评都是审美的,或者说以审美为核心的。但在深层次上,无论是从政治的普世性(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是从理论的美学形态、话语色彩以及文化政治权力角度来考量,其文学批评却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而如果从汉娜.阿伦特复数性、差异性、平等性、自由性意义上的现代西方政治概念角度来进行考察,布氏的文学批评却又是非政治性的。因此,布鲁姆的文学批评集审美性、政治性、非政治性于一体,形成了奇异的悖论性特征。 曾洪伟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 文学批评 政治性 悖论 从“三元关系”解析语言学与哲学的相互影响 关于语言学与哲学的关系众说纷纭,本文从宏观层面,即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的经验科学与作为探索世界和人类认识的本质的哲学的关系,和微观层面,即语言学与认识论包括分析哲学传统下的语言哲学存在特殊的关系论证指出,它们之间不是孕... 周频关键词:语言学 哲学 注意力窗口化与“在”类构式及习得问题——兼谈空间量与空间点的划分 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从空间量和注意力(attention)角度审视“在L+ VP”(B式)、“V在+L”(C式)和存现构式,深入挖掘构式义差异并寻求统一解释,空间量理论对于析清“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推进,并进一步提出“空间点”的概念.注意力窗口化理论对于构式中动词的准入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希望能对“在”的性质、隐现、存现句主语等问题做出统一的处理,并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主观表达差异进行梳理. 黄健秦 张俊强全球气候危机话语的架构理论透视——以中美领导人的气候议题演讲为例 被引量:7 2020年 本文以中美领导人在巴黎气候峰会上的演讲为例,运用架构理论阐释官方在应对气候危机时经常使用的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探讨官方话语如何基于受众心理和情感对架构进行选择、重组和凸显,以实现其劝导功能,达到危机处理的最佳传播效果。研究发现,中美主要使用了旅程、舞台、机体等隐喻性架构和合作、信念、和谐、机会等非隐喻性架构。美国政府侧重于经济和环保兼顾,以提高本国就业机会;而中国政府凸显环保过程中各国之间的合作、包容和共赢。其共性在于:架构的选择与各自的价值观契合,有助于说服受众理解和支持政府。 张薇 汪少华关键词:气候危机 遗民诗与清初福建诗风的嬗变 被引量:1 2016年 清初前四十年,活跃于福建诗坛者大部分是明遗民,他们的诗歌风格与明代闽诗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林古度的清婉多讽、余怀的凄丽绝俗、许友的孤旷高迥和孙学稼的浩瀚逶迤代表了福建明遗民诗人异彩纷呈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在清初遗民诗人的努力下,闽诗经历了复古流派解构化、风格体裁多样化和地域成就平衡化三大嬗变。 吴可文关键词:余怀 建构主义视角下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培养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是推动汉语国际传播的关键因素。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国际汉语教师的核心能力,蕴含显性和隐性两类向度。文章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提出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要素,通过调整培养内容、设计适当场景、更新教学模式和改进评价方式,来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两类向度的建构。 马宏程 熊雯关键词:建构主义 国际汉语教师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医常用语句英译探析(三) 2008年 1一点信息 昨天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中联)翻译部的王奎主任,给我寄来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抚摸着这部近八百页的国际标准,感慨实在良多! 李照国关键词:语言学 翻译 英语 国内涉海类院校翻译硕士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不同于综合类或外语类院校,国内的涉海院校有着鲜明的专业特色,其翻译硕士课程设置应该与前者有所区别。进行课程设计时,除了遵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涉海院校还需把各自的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和专业学位的内涵作为重要依据。涉海院校的MTI(翻译硕士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遵循翻译实践与理论素养并举、翻译基础与涉海特色兼顾、语言功底与翻译能力均衡、循序渐进与先泛后专同步的原则。涉海院校MTI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超越了课程本身,而应在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各项规定、培养单位的招生策略、学生就业的考虑、师资力量和教材建设等多方诉求的冲突中寻求恰当的平衡。 刘略昌关键词:翻译硕士 课程设置 回归语言的本真状态——后现代语境下词典范式的演变走向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传统词典所处理的语言是规避了言语体系后的形而上语言,悬置了真正语言的自然本性与生命特征。本文针对词典范式的地层式分布进行剖析与考察后认为,后现代语境下词典范式的演变呈现出后现代精神内涵,其貌似"混沌"的演变史态实际上刻画了一条清晰的走向轨迹,即解构传统形而上语言的处理而最终回归语言的本真状态,具体体现为回归语言的社区变异性、生成系统性、社会交际性及人类独有性。 陈伟关键词:后现代语境 语言 形而上 对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的若干认识——以对552组同义彝文相关调查的结果为基础 2009年 以四省区彝文是否同源为切入点,可以对四省区共有彝文、三省区共有彝文以及两省区共有彝文作出相应的统计。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关于四省区彝文的若干结论。 朱建军关键词:彝文 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