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西北联大研究所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机构: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独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更多>>
- 西北联大融汇世界的办学思想与实践被引量:1
- 2017年
- 西北联大具有融汇世界教育办学的宽广视野,提出:"当本‘天下一家’与‘世界大同’之理想,努力争取人类的互助合作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为世界和平计,为将来大同计","教育家的眼界""不能不注射于世界教育";"未敢以自满,且以世界学术进步之速,时以落后为惧","俾渐渐走入世界学术之林,肩负挽救国家之重责";"世界各主要国家的不同教育思想,可以充作吾人参考资料及研究方法";"研究东西学术,融汇现世界之思想"为建国先决条件的思想,等等。而且,黄文弼在推动中西历史考古学融汇、黄国璋在推动中国古地理学与世界新地理学的融汇、黎锦熙在面向世界科学的新趋势,推动"地志历史化"和"历史地志化"方面,作了与世界学术融汇的有益尝试,各个后继院校也有着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实践,是为其重要办学成就之一,至今仍有其重大借鉴意义。
- 姚远
- 关键词:抗战时期西北联大高等教育思想
- 西北联大医学院三院长的教育思想和抱负
- 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和西安临大医学院院长徐诵明"不一定非拿枪到前线去才是救国,在后方研究科学、增强抗战力量,也一样是救国"的思想;西北医学院院长徐佐夏"须有悲天悯人之心意,医人医国之抱负"和"立志、服务、求进步、负责任"的...
- 姚远
- 关键词:抗战时期医学教育育人思想
- 姜琦战时教育思想研究
- 姜琦是中国20世纪的著名教育家,全面抗战时期曾担任西北联大、西北大学教授兼教务长、注册主任及先修班主任.他是中国最早研究教育学特别是教育哲学的学者之一和活跃分子,早在20世纪初即提出"研究教育应该有三种方法:介绍、批评和...
- 曹振明
- 关键词:抗战时期教育思想
- 国家语言、民族观念与文化自觉--抗战时期黎锦熙先生国语教育思想与实践探略
- 抗战时期是黎锦熙探索和推行国语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时期。他十分重视国语推广对于构建"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的文化自觉担当,在反思晚晴民国国语运动弊端基础上设计出国语普及的高效方法,积极将理论研究付诸教育和社会实践,致力于培...
- 曹振明
- 关键词:黎锦熙
- 章文才战时农业教育思想研究
- 章文才是我国柑桔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自己独特的农业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教学、研究与推广工作,认为农业教学"当教以学生实用知识""教课与实习并重,以养成刻苦耐劳之意志",而加强研究工作,则"教学始可日...
- 伍小东姚远
- 关键词:教学农业建设
- 西北联大医学一流学科的创建与传承
- 研究结果表明,西北联大保存和传承了中国现代国立西医高等教育的薪火,开辟了西北医学高等教育的新纪元,是为战时大后方五大国立医学院之一.诸如病理学、西医皮肤性病学、药理学高等教育、现代法医学、儿科学、报告首例"频繁阵发性心停...
- 姚远李晓霞郭晓亮
- 关键词:抗战时期医学教育文化传承
- 京畿高校学术期刊群体的一个集中展示——读《河北省高校学术期刊志1905—2014》有感
- 2018年
- “山因入云自成高,泽以源远乃流长”,这是23年前我给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的题赠,今复以此表达对《河北省高校学术期刊志1905—2014》出版的由衷祝贺。2005年秋,有幸参加了《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百年论证和刊庆盛典,并以《北直农话报》为代表性期刊之一,开始启动我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2012年秋,又因介入西北联大前身之一河北师范大学校史的研究,
- 姚远
-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部大学学报
- 西北联大一流工程学科建设的奠基意义
- 西北联大是抗战期间最大的两个大学联合体之一,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保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火种,并通过其后继院校使爱国精神和报国实践不断发扬光大.按照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学科布局、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具...
- 郭晓亮姚远李晓霞
- 关键词:学科建设
- 西北高等师范教育开创者李蒸的教育贡献研究
- 通过原始文献分析和考证,对著名现代教育家李蒸(1895-1975)的生平与教育贡献做全面整理与系统研究.他一生提倡与践行民众教育、社会教育,把教育建设作为国家的出路.他极力维护师范教育制度,终使高等师范教育得以生存与延续...
- 李晓霞姚远
- 关键词:抗战时期高等师范教育办学思想
- 文同之自然观与科技事物写意
- 2016年
- 力图还原北宋文同自然观形成的渊源和科学技术素养与其画风、文风的关联。文同三问神之"不悯""不职"和疑神"何不若向时之速验",强烈谴责其放纵旱魃,置生民于不顾,形成其总体上以对神怀疑、质疑、质问和谴责为主的自然观;他以秦蜀等地的自然造化为师,将客观自然的景与物和主观的情与志高度融合,汇通于儒释道和崇尚道法自然之间而至最高境界;他既"问太虚求所止""问无为最深旨",从而形成其师于道家自然主义的一些核心自然观念,又不为道家的"无为""遁世"所囿,汲取道家自然观为其诗文书画的精髓。他对数学、天文历算、地理等科技事物的记述,反映了其文理融通的学养,并奠定其诗画成就的必备知识基础和知识获取的独特途径。
- 姚远
- 关键词:文同自然观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