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作品数:333 被引量:1,083H指数:19
相关作者:余习德邸新邓丽仪张晓燕袁俏芸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5篇会议论文
  • 15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93篇哲学宗教
  • 51篇文化科学
  • 46篇医药卫生
  • 33篇经济管理
  • 23篇社会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8篇心理
  • 27篇社会
  • 22篇情绪
  • 20篇自我
  • 19篇中介
  • 19篇贝叶斯
  • 15篇大学生
  • 14篇心理健康
  • 13篇儿童
  • 12篇心理学
  • 11篇知觉
  • 11篇理学
  • 10篇情绪调节
  • 10篇先验
  • 9篇动机
  • 9篇抑郁
  • 9篇问卷
  • 8篇信效度
  • 8篇结构方程模型
  • 7篇视觉

机构

  • 308篇中山大学
  • 17篇北京师范大学
  • 12篇华南师范大学
  • 8篇华中师范大学
  • 8篇浙江大学
  • 6篇广东省中医院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吉首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上海体育学院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名古屋大学
  • 3篇西南财经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8篇高定国
  • 7篇佐斌
  • 7篇黄敏儿
  • 7篇周晖
  • 6篇鲁成
  • 5篇温芳芳
  • 4篇郭文斌
  • 4篇周欣悦
  • 4篇张豹
  • 4篇余习德
  • 3篇李歆瑶
  • 3篇李明
  • 3篇张小培
  • 3篇陈少贤
  • 3篇王亚
  • 3篇万丽红
  • 2篇许远理
  • 2篇刘超
  • 2篇赵靖平
  • 2篇崔吉芳

传媒

  • 14篇心理学报
  • 14篇心理科学进展
  • 13篇心理科学
  • 10篇中国临床心理...
  • 9篇第二十一届全...
  • 8篇中国健康心理...
  • 8篇第十一届全国...
  • 6篇心理学探新
  • 6篇第十九届全国...
  • 5篇父母必读
  • 5篇第十二届全国...
  • 5篇中国心理学会...
  • 5篇中国心理学会...
  • 4篇应用心理学
  • 4篇心理技术与应...
  • 4篇第十五届全国...
  • 4篇第十三届全国...
  • 4篇第十八届全国...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3篇中国社会心理...

年份

  • 9篇2024
  • 20篇2023
  • 19篇2022
  • 20篇2021
  • 14篇2020
  • 23篇2019
  • 23篇2018
  • 30篇2017
  • 32篇2016
  • 15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12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3篇2007
  • 8篇2006
  • 14篇2005
3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沉思和分心对负情绪和自传体记忆的影响被引量:34
2007年
探讨在诱发了抑郁、焦虑、悲伤等负性情绪后,沉思和分心对正常成人的情绪主观报告、生理变化和自传体记忆的作用。64名被试被随机分为两组,用故事和电影短片分别诱发了负性和中性(控制组)两种情绪状态。然后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分心和沉思的反应任务。测量四组被试的情绪主观报告、生理变化以及多种形式和性质的自传体记忆。结果表明(1)沉思和分心对这些负情绪的调节作用不显著;(2)沉思引起更多的负性记忆,正性复合指数更小,自传体记忆的具体性更弱。结论沉思导致更多负性记忆,维持了概括性记忆,更有可能加重已经激活的负情绪。
崔丽弦黄敏儿
关键词:沉思分心自传体记忆
健康与不健康的情绪调节习惯
<正>基于情绪调节基本过程的实验研究及已有研究的结果,并考虑了中国文化可能发挥的影响,本研究假设:(1)习惯于对负情绪情境采取评价忽视,即认知重评,及采取更多的客观评价的个体,比较容易化解生活中遭遇的各种挫折与逆境所带来...
黄敏儿王筠榕曹敏莹王玲芝袁俏芸廖文娜邓欣媚
关键词:身心健康
文献传递
学习时间和面孔运动模式对动态面孔本族效应的影响
目的:本族效应是指人们对本族面孔的记忆显著地优于对异族面孔的记忆。以往大多数该领域的研究采用的都是静态面孔,近期少数探讨动态面孔的本族效应的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这些得出不一致结论的研究在面孔的学习时间与面孔运动模式(...
冯新然周国梅
关键词:面孔识别
动、静态视觉信息在真实世界视觉搜索中的作用
2020年
真实环境中的视觉搜索是人和动物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目前的视觉搜索研究多使用静态的观察者和静止的二维搜索对象,侧重于探究注意在搜索中的作用;现有的视觉搜索理论模型主要概括了影响搜索的自上而下的注意因素,而将自下而上影响因素简单归结为影像显著性,然而在真实环境中,观察者或搜索对象是可以运动的,搜索时可利用的视觉信息包括动态光流和静态影像结构信息。已有的视觉识别研究发现这两种信息相结合可以使观察者准确持久地识别场景、事件和三维结构。在现有视觉搜索理论模型中引入两种视觉信息可以较好还原真实环境中的搜索任务。我们提出研究构想和实验方案,探究利用动、静态视觉信息的视觉搜索过程,从而完善现有的视觉搜索模型。我们认为充分利用环境信息可以提高搜索效率,且在视觉搜索训练和智能搜索设计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潘静张慧远陈东濠徐宏格
关键词:视觉搜索光流
团体心理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妊娠糖尿病的干预方式及疗效。方法将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7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人),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采用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MQL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9,12周末评定干预效果;此外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施测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问卷(DMSES),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SDSCA),并对其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周后,DMQLS评分中观察组心理和满意水平的改善快于对照组(t1=4.07,P<0.01;t2=2.58,P<0.05)而且在治疗不同时点,对照组和观察组DMQLS总分均持续下降(F1=3.01,F2=4.28;P<0.05),在治疗不同时点,观察组有些DMQLS维度分及其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知识、效能和技能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未用胰岛素治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P<0.01),但血糖控制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效能与DMQLS各项得分均显著负相关(r=-0.315,-0.322,-0.416,-0.303,-0.422,-0.429;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提高患者知识、效能和技能水平,改善GDM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刘建安高定国高小红严应元
关键词:心身疾病妊娠糖尿病团体心理治疗疗效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本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内隐测试,对影响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族际交往频度低于族内交往,歧视感知、自我强迫、抑郁和偏执程度高于汉族大学生。因此,内地高校要加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内地同学相互交往及多元文化认同教育工作,提升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文化适应能力。
李明龙晔生
关键词:心理健康
“双危”还是“保护”?自我类别效价对刻板印象改变的影响
2024年
双危假说认为,与单一消极类别群体相比,人们对双消极类别群体的刻板印象改变更消极。为检验评价者自我类别效价是否构成双危假说的边界条件,研究1激活被试的消极类别来考察评价双方共享一个消极类别后的刻板印象改变,研究2情境化启动被试的现实类别以考察被试与双类别评价对象共享类别后的刻板印象改变。结果发现:(1)面对双消极类别群体,积极自我类别者的刻板印象改变恶化,表现出“双危”特征,消极自我类别者的刻板印象改变不显著,表现出“保护”特征。(2)消极自我类别评价者对双外积极群体的刻板印象改变更积极,积极自我类别评价者对与自己共享一个积极类别的双类别群体的刻板印象改变更积极。总的来说,刻板印象改变受到评价者自我类别效价的调节。
魏谨佐斌
日常经验和知觉学习对面孔加工机制的影响
通过学习或经验,人们究竟能够多快识别出面孔个体?结合高时间分辨率的ERP技术,我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包括日常经验中的熟悉面孔再认,以及倒立面孔知觉学习的个体特异性效应,来揭示学习或经验对面孔个体加工影响的时间进程。研究1...
黄婉怡曲折丁玉珑
关键词:知觉学习ERP
文献传递
自我悲悯团体干预对大学生应激感受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自我悲悯团体干预项目对于减轻大学生应激感受的作用,以及积极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网络公开招募在校大学生68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等待控制组,干预组接受4周的自我悲悯团体干预,等待控制组在此期间不接受干预。采用自我悲悯量表、应激感受量表、积极情绪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前后测。结果:干预组被试在后测中的自我悲悯水平显著高于前测(F(1,60)=10.66,P=0.002,η2p=0.151),应激感受水平显著低于前测(F(1,60)=23.72,P<0.001,η2p=0.283),且积极情绪总体水平(F(1,60)=13.13,P=0.001,η2p=0.180)及其各维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前测。中介分析结果显示,安全型积极情绪在自我悲悯干预与应激感受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悲悯团体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应激感受,且这一效果部分是通过安全型积极情绪的提升实现的。
朱晓晴吴欣妍黄嘉笙王雨吟
关键词:干预积极情绪
外倾与神经质的情绪及情绪调节的多形态身心动力差异分析
如果要说明外倾与神经质代表着正、负情绪激活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收集来自日常情绪体验、幸福感,尤其是即时情绪反应及情绪调节反应中生理、行为及体验等诸多角度的实证依据。近10年来我们的研究表明:(1)与低分组比较,外倾高分组报...
黄敏儿
关键词:外倾神经质情绪情绪调节
文献传递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