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东华大学发展联络处

东华大学发展联络处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张云洁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综合实验中心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高校
  • 2篇大学科
  • 2篇大学科技
  • 2篇大学科技园
  • 2篇学科
  • 2篇教育
  • 2篇科技园
  • 2篇国家大学科技...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育人
  • 1篇育人机制
  • 1篇招生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创新
  • 1篇知识创新能力
  • 1篇思维
  • 1篇人工智能
  • 1篇自主招生
  • 1篇教育公平
  • 1篇教育质量

机构

  • 6篇东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篇吴保根
  • 1篇贾永基
  • 1篇徐效丽
  • 1篇胡琳
  • 1篇柴大萍
  • 1篇高兰兰

传媒

  • 3篇纺织服装教育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管理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能力的量化方法及应用——以上海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
2024年
学术界对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探索一种评价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能力的量化模型和研究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借鉴广泛用于分析企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并在其基础上改进并构建大学科技园GEM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和定量研究等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和量化处理,并以上海地区1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对其知识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评价结果与实例中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较为相符,进一步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可靠性和量化方法的合理性。
吴保根张琪杨淼李桂花
关键词:国家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能力GEM模型结构方程模型
协同育人机制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东华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协同育人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由高校、校董、校友、基金会和合作企业等多方参与的“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以教育基金为纽带,聚焦资助教学、基地、大赛、双创等关键培养环节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实践表明,凝聚校董、校友、基金会和合作企业的力量并融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可有效推动社会资本和其他外部创新资源向高校集聚,进而聚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打造人才培养新格局。
张琪杨淼李桂花程前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大数据思维下高校校友档案的开发与策略研究
2021年
合理开发和利用校友资源对助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意义深远。作为高校与校友联络沟通的基础性工作和有效工具,校友档案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可供推广的好的做法并不多,理论研究时间也不长,难以对现实工作提供实质性支撑。结合文献以及对国内50余所高校官网的调研,对校友档案的内涵、意义及内容加以提炼和拓展,剖析校友档案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探讨开发校友档案云平台的可行性以及开发思路与策略。
朱玥桦林露张琪吴保根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
基于垃圾分类的垃圾中转站多目标选址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基于垃圾分类回收网络,垃圾中转站的选址不仅要满足垃圾全部清运需求,还要考虑其产生的环境负影响,以此建立了网络总成本最小和环境负效应最小的双目标集合覆盖选址模型。该模型在满足所有需求的前提下,确定在哪些候选点建造设施,并获得需求点与设施的对应分配关系。为了求解该模型,提出了Epsilon约束法,并设计了三种不同规模的测试算例,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求解垃圾中转站多目标选址问题。
王雪婷李嘉程洁贾永基
关键词:垃圾分类多目标优化
京沪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状况之比较分析
2014年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以及高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诸多因素,我国各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京沪两地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通过对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主要经济指标、发展特色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以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并供其他地区发展参考。
胡琳吴保根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经济指标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困境及其策略被引量:1
2013年
高校自主招生存在的意义在于其必须成为另外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作为对高考的补充而非附庸存在。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发展历程、存在形式、政策局限等问题的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对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
高兰兰柴大萍徐效丽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主招生教育公平教育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