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基建处
- 作品数:84 被引量:357H指数:10
- 相关作者:张英阎松杨晓方杨小芳王梅红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系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组合桩研究与技术发展探讨被引量:6
- 2010年
- 组合桩结合两种桩型的优点,扬长避短,可以达到提高承载力、减小桩顶沉降、降低造价的目的。越来越多的组合桩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国内外组合桩的试验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加深对组合桩的认识,为组合桩的推广提供较为完整的实践和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了组合桩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组合桩是一种优越的桩型,值得推广应用。
- 任连伟李建委肖耀祖
- 关键词:组合桩
- 断面形状对巷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6
- 2004年
- 根据现场地应力大小和方向 ,选择了三种不同形状的巷道断面 ,采用同一支护方式和施工方法 ,用收敛位移、位移速率和松动范围等参数对几种断面进行稳定性实例分析 ,从而得到了断面形状对巷道支护的影响是巨大的 ,而加设底拱不但能防止底鼓 。
- 吴忠罗运军秦本东
- 关键词:巷道断面稳定性
- 计算矩形截面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比较
- 2011年
- 通过12根加载角度不同的矩形截面框架柱在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试验,研究其双向受剪承载力相关关系和利用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GB50010-200x和GB50010-2002),计算矩形截面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符合椭圆相关性,利用GB50010-200x和GB50010-2002标准均可安全计算其双向受剪承载力,GB50010-2002标准的安全性略高于GB50010-200x标准,而且随着加载角度增加,新旧标准计算矩形截面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的差异性有增大趋势,加载角度为45°时达到极大值,而后又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大而降低。
- 董春敏罗运军
- 关键词:双向受剪承载力矩形截面框架柱
- 泡沫混凝土和混凝土耐火极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泡沫混凝土用在建筑节能保温工程中,其耐火性能对提高建筑物的抗火灾能力非常重要。在模拟火灾条件下,通过测定不同密度、不同煅烧时间、不同含水量的泡沫混凝土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比较泡沫混凝土和混凝土的耐火极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火灾条件下,泡沫混凝土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均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密度为300kg/m3和800kg/m3的泡沫混凝土,在800℃下煅烧20min后,其抗压强度损失率分别为66.3%和25.5%;在同样的煅烧条件下,密度为2200kg/m3和2400kg/m3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分别为18.6%和15.8%;泡沫混凝土和混凝土的含水量越高,耐火极限就越长。泡沫混凝土为具有不燃特性A级保温材料,被用于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材料时,其抗压强度会因火场可燃材料的高温煅烧而有所降低,但其耐火极限能完全满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 杨小芳于水军高岩张朋飞
-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耐火极限
- 砖混住宅裂缝分析及设计与施工对策
- 2005年
- 分析了砖混结构住宅裂缝产生的原因,从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提出了预防裂缝产生的措施和对策。
- 李志鹏张英
- 关键词:砖混结构裂缝温度裂缝预防措施
- 真三轴条件下Q_3原状黄土的力学特性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了模拟实际工程中黄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破坏,在控制含水率不变条件下,利用非饱和土真三轴仪对不同初始吸力非饱和原状黄土进行了等向固结试验和不同中主应力参数b值的剪切试验,研究了非饱和原状黄土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真三轴等向压缩屈服应力随着初始吸力的增大而增大,吸力随着净平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净平均应力对吸力的影响程度随着初始吸力的增大而增大。不同b值条件下,广义剪应力和净平均应力破坏状态线近似呈平行直线关系,广义剪应力和有效净平均球应力试验点可归一为饱和土的排水剪切破坏状态线;剪切破坏时吸力随着b值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增大趋势;孔隙比和净平均应力对数临界状态线近似呈线性平行关系,其斜率比饱和土大,且大于等向压缩屈服前的斜率;非饱和土孔隙比和有效净平均球应力对数临界状态线与饱和土的临界状态线近似呈线性平行关系;不同净围压条件下,不同b值非饱和土与饱和土的破坏状态孔隙比的比值与气体饱和度的试验点分布于1.0~1.2的直线带内,但同一净有效球应力条件下可以归一为一条非线性曲线。
- 方瑾瑾冯以鑫朱昌星
- 关键词:非饱和原状黄土孔隙比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被引量:9
- 2005年
- 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重点对裂缝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2个实例,从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测温、养护等方面就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在不同施工环境和条件下指导混凝土施工提供了依据.
- 李志鹏闫松
- 关键词:裂缝温度应力
- 深部含水层疏排水变化规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06年
- 利用FLAC-3D商业软件对饱和土体的渗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的尝试。模拟与计算结果表明:从数值模拟的角度证明了曼德尔效应的存在;通过模拟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进一步证明了曼德尔效应的存在,也可明显看出,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度,其结果对指导工程实践有某些借鉴意义。
- 李建委任连伟
- 关键词:孔隙水压力渗流
- 干湿循环后膨胀土力学特性的真三轴试验研究被引量:24
- 2021年
- 为了研究原状膨胀土经过反复干湿循环稳定后的力学性状,利用非饱和土真三轴仪对经历不同干湿循环后的膨胀土进行了一系列脱湿-吸湿试验、常吸力等向固结试验和常吸力真三轴剪切试验,研究干湿循环对膨胀土土-水曲线、胀缩特性、压缩特性和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脱湿曲线和吸湿曲线形成的滞回圈越来越小,甚至发生了逆向回滞;脱湿速率和吸湿速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脱湿—吸湿过程中体变性状皆呈明显的屈服特性,验证了膨胀土本构模型中SI和SD屈服包线的存在,脱湿屈服吸力均大于吸湿屈服吸力,且二者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在低围压和低吸力条件下,干湿循环对膨胀土的压缩特性影响较大,而在高围压和高吸力条件下影响较小。干湿循环使膨胀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降低,干湿循环后膨胀土的黏聚力随着吸力和中主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内摩擦角随着中主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在低吸力范围内(s≤200 kPa),干湿循环后的膨胀土的吸力摩擦角φb是一个变量。经历3次干湿循环后膨胀土的强度逐渐趋于稳定,其吸力摩擦角可看作是一个常量,其值随着b值的增大非线性增大。
- 方瑾瑾杨小林冯以鑫龚健牛海成
- 关键词:膨胀土胀缩干湿循环
- 泡沫混凝土在屋面保温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1年
- 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隔声、不燃等特点,在建筑保温、地下工程回填、人造景观建设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泡沫混凝土在屋面保温工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泡沫混凝土屋面保温材料具有设计灵活,施工方便,整体性好,与基层和面层结合牢固,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等优点。
- 张英杨小芳赵芊于水军
-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屋面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