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

作品数:66 被引量:441H指数:12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物理海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天文地球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电气工程
  • 5篇理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降水
  • 8篇气候
  • 8篇青藏
  • 8篇青藏高原
  • 8篇夏季
  • 6篇热带
  • 5篇年际
  • 4篇电压
  • 4篇闪电
  • 4篇人工触发闪电
  • 4篇污染
  • 4篇可预报性
  • 4篇雷电
  • 4篇环流
  • 4篇触发
  • 3篇电流
  • 3篇土壤
  • 3篇土壤湿度
  • 3篇气象
  • 3篇西太平洋

机构

  • 66篇复旦大学
  • 24篇中国气象科学...
  • 14篇南京信息工程...
  • 7篇中国气象局广...
  • 7篇中国气象局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气象局国...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成都信息工程...
  • 4篇中山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气象局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内江市气象局
  • 2篇广东省气象公...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作者

  • 7篇张阳
  • 5篇陈绍东
  • 5篇张义军
  • 4篇张人禾
  • 3篇王强
  • 3篇穆穆
  • 3篇郑栋
  • 3篇施广全
  • 2篇何金海
  • 2篇祁莉
  • 2篇苏京志
  • 2篇段晚锁
  • 2篇任宏利
  • 2篇李秀珍
  • 2篇施晓晖
  • 2篇吕伟涛
  • 2篇王静
  • 2篇齐奇
  • 2篇张华明
  • 1篇兰健

传媒

  • 4篇气象学报
  • 4篇中国科学:地...
  • 3篇大气科学
  • 3篇大气科学学报
  • 3篇第34届中国...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气象
  • 2篇上海环境科学
  • 2篇电瓷避雷器
  • 2篇高原气象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海洋气象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冰川冻土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3篇2019
  • 21篇2018
  • 14篇2017
  • 3篇2016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多模式集合预测系统(CMME)的发展和应用
在过去二十年间,多模式集合(MME)技术在气候预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能够有效减小数值模式预测不确定性。很多努力致力于发展MME方法目的是提升季节预测技巧,使之能够为用户提供相对可靠的气候异常变化的长期信息。近几年来,中国...
任宏利; 武于洁; 包庆; 马洁华; 万江华; 付秀华; 刘长征; 吴小飞;
关键词:多模式集合IOD印度洋偶极子气候现象气候预测
文献传递
冬季欧亚大陆盛行天气型与北极增暖异常的可能联系被引量:5
2019年
利用ERA-interim的再分析资料和英国大气数据中心的海冰密集度资料,通过复矢量经验正交分析方法(CVEOF),本文研究了自1979-2016年37个冬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共3330 d对流层中层500 hPa欧亚盛行天气型主要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近年来北极对流层中、低层增暖异常和北极海冰减少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CVEOF1解释了总异常动能的15. 82%,其两个子模态空间型分别表现为三极子型(0°和180°位相)和偶极子型(90°和270°位相)。其中,180°和270°位相的天气型发生时,冬季北极对流层中、低层偏暖,盛行暖北极-冷欧亚的大气环流形势。前期秋季从巴伦支海海域以东到波弗特海海域的海冰密集度(SIC)异常偏少可能是其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这两个位相(180°和270°位相)的发生频次逐渐增多,与冬季频发的极端低温事件有紧密联系。在2005/2006年和2011/2012年冬季的冷事件中,180°和270°位相的发生频次明显偏多。因此,秋季从巴伦支海海域以东到波弗特海海域的SIC偏少,冬季北极对流层中、低层异常偏暖,有利于180°和270°位相天气型盛行,可能是导致冬季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思武炳义
多套土壤湿度替代资料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前,仍没有一套公认的能够很好的描述高原土壤湿度变化特征的替代资料,为此利用收集到的多套观测资料作为参考,分别对各种替代资料在高原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观测资料表明,高原的土壤湿度在表层、中层、深层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层与中层、中层与深层的土壤湿度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2)卫星反演资料SSM/I RETRIEVALS在各个站点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都为正,在高原东南部、中部、北部相关系数都在0.5以上,且标准差与高原东南和中部的观测标准差较为接近,适用于高原的大范围地区,是研究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多年变化特征的一套较好的替代资料。(3)春季高原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具有南部边缘较大、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征,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湿度具有明显的线性增加趋势;去除趋势后,高原东、西各有一个均方差大值区,东、西关键区内的土壤湿度从春到夏都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可以作为预测我国夏季降水的重要因子。
王静祁莉吴志伟施晓晖何金海
关键词:青藏高原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
北京地区地闪连续电流持续时间的特征研究
地闪放电的连续电流(Continuing Current-CC)是指地闪回击后发生在回击通道中的低水平的持续电流过程(几十到几百安培),常常引起地面电场大幅度、较稳定的变化,同时云下闪电通道持续发光.本文重点研究探讨基于...
张阳张义军
关键词:持续时间
1981—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季稻生殖生长期对气候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响应被引量:2
2023年
作物生殖生长期长度与作物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为深入探究作物生殖生长期长度(reproductive growth period lengths,RGLs)对气候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响应,基于1981—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季稻生殖生长期和气象数据,量化不同RGLs (孕穗期—抽穗期(booting to heading,BDHD)、抽穗期—乳熟期(heading to milking,HDMS)、乳熟期—成熟期(milking to maturity,MSMD)和孕穗期—成熟期(booting to maturity,BDMD))对平均温度(mean temperature,TEM)、累积降水量(cumulative precipitation,PRE)和累积日照时数(cumulative sunshine duration,SSD)的敏感性,并分离气候变化和技术进步对不同RGLs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季稻BDMD呈延长趋势(0.24d a^(–1)),其中,HDMS延长趋势最明显(0.16 d a^(–1))。气候因子中高温和寡照不利于单季稻不同RGLs延长,其中,TEM对BDHD、HDMS和MSMD变化趋势的平均相对贡献分别为–50.0%、–50.7%和–21.9%,SSD对BDHD、HDMS和MSMD变化趋势的平均相对贡献分别为–47.2%、–48.7%和–67.6%。技术进步弥补了气候变化对不同RGLs变化趋势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可能是当前单季稻稳产高产和趋利避害的主要手段,未来可以采用较长生殖生长期和耐热性品种来适应持续的气候变化。
刘二华周广胜武炳义宋艳玲何奇瑾何奇瑾周梦子
关键词:单季稻气候变化生殖生长期技术进步
上海市臭氧污染的大气环流客观分型研究
利用T-mode主成分分析法(PCT)对上海2013-2017年3-10月925hPa低层位势高度和全风速场进行大样本客观分型,总结了有利于和不利于促发上海地面臭氧污染的大气环流类型.发现有利于促发臭氧污染的环流形势都和...
常炉予许建明瞿元昊毛卓成周广强
关键词:臭氧污染大气环流
中国东部春季降水与夏季降水的联系:土壤湿度的作用
本文利用观测降水资料,诊断了中国东部春季(3-5月)降水和夏季(7-8月)降水的关系。结果 显示,当春季的长江中下游到华北地区(简称YRNC地区)的降水偏多(少)时,夏季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的降水偏多(少),而东南地区和河套...
张人禾刘栗左志燕
关键词:春季降水夏季降水土壤湿度
人工触发闪电通道的辐射特性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无狭缝光谱仪获得了一次人工触发闪电过程的发射光谱,其时间分辨率为20μs,同时获得了通道底部电流强度,对不同电流强度下闪电光谱的辐射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谱线持续时间将谱线分为三类,结合谱线激发能以及通道电流变化对影响谱线持续时间的原因展开了研究。对光谱总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闪电光谱短波段与长波段连续背景辐射的不同机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两种辐射机制对连续背景辐射衰减的影响。
张华明吕伟涛吕伟涛张阳张义军齐奇
关键词:人工触发闪电
气象立法在气候变化应对中的空缺分析与建议
2023年
气象部门和气象业务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起着关键的支撑性作用,气候变化应对也应纳入气象立法体系的调整范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法律法规间的衔接”,为气象立法的完善、明确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功能定位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宝贵契机。
赵卢伟
关键词:气象
冷空气强风在大型城市中的精细结构和形成机制被引量:1
2019年
地面强风可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出行安全、工农业生产等社会秩序。强风的发生与天气系统和复杂下垫面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在城市区域尤为明显。受数值模拟技术和计算资源的限制,对实际天气条件下大范围城区的强风现象进行建筑物分辨率的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仍是一个挑战。本研究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嵌套流体计算动力模式的超高分辨率局地气象预报系统,对强冷空气过程造成广州市区的一次强风事件进行数值模拟,深入探讨强风的精细结构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伴随着强冷空气入侵,广州市区的平均风速和风场高频扰动均明显增强,且在城市冠层顶尤为明显,呈现区域不均匀的三维结构,数值模拟与地面观测相一致。较大范围的强风速和阵风主要出现在建筑物较为低矮的老城区上空,并持续影响下游河道等开阔区域。在高层建筑密集的新城区,虽然整体风速明显减弱,但能在平行风向的街道狭管和下游区域形成局地强风。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群引起显著的垂直环流,导致强风扰动向下传播,造成最大风速达8 m s-1的地面局地强风,阵风指数接近2。上游建筑群引起的风场扰动呈现大尺度湍流结构,能沿着平均气流传播影响数公里之远的下游地区。当风场扰动经过广州塔等单体超高层建筑时,可在其两侧绕流区再次加强,形成局地强风。局地强风和阵风还出现在垂直于风向排列的沿江高层建筑群的侧边,与建筑屏风的阻挡效应和缺口溢出有关。研究结果促进认识城市强风的时空特征和物理机制,有助于提升城市气象的精细化预报水平。
向杰勋陈桂兴姜平吴乃庚温之平
关键词:冷空气大涡模拟城市建筑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