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
- 作品数:112 被引量:98H指数:5
- 相关作者:卫彦雄岑新明黎巧萍韦凡州全莉更多>>
- 相关机构:吕梁学院外语系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我国缅甸文学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2019年
- 缅甸是我国重要近邻,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加强两国人文交流成为增强两国深入合作的重要前提。文学交流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为此,以缅甸文学在中国的存在生态为切入点,采用"中国知网(CNKI)+当当APP+书籍和文章的参考文献"的方式收集整理缅甸文学在中国的文献状态,回顾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当前状态的成因,设想其未来发展的路径和趋势。
- 张智寸雪涛
- 多模态视角下印尼高中华语教材插图研究
- 2024年
- 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与民族志方法融合范式,系统考察6套有代表性的印尼高中华语教材插图。研究角度包括:图文协同程度,插图的民族文化特征,插图的宗教文化功能。考察发现:印尼编写教材具有一定的本土性,但多模态误用较多,图文协同程度低。中印尼合编教材插图最能反映本土民族文化,较好体现了当地社会与宗教文化,中国编教材本土性弱。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二语教材插图设计编排的具体建议。
- 周小兵刘美丽王乐
- 关键词:多模态华语教材插图本土性
- 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暨范宏贵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综述
- 2019年
- 2018年12月22日,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暨范宏贵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东南亚语言与文学”“东南亚历史与文化”“东南亚族群与国际关系”等3个议题展开交流对话与探讨。本文对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 韦红萍韩周敬
- 缅甸铜鼓类型、源流族属与文化传承被引量:4
- 2020年
- 缅甸铜鼓主要保存在博物馆、寺庙、教堂以及克伦族和克耶族人家中。传世铜鼓大多属黑格尔Ⅰ型、黑格尔Ⅲ型铜鼓,少数是异形铜鼓。其中黑格尔Ⅰ型铜鼓随着"滇越"与缅甸族群的交往,从云南流传到缅甸。缅甸使用黑格尔Ⅲ型铜鼓始于骠人。骠人制作和使用铜鼓或是受到滇越人及其后裔持续的文化浸染和影响所致。佛教文化对缅甸文化影响强劲时,处于边缘地位的骠人铜鼓文化在缅族中得不到延续,但铜鼓文化却在克伦族等少数民族中得到了传承。如今缅甸克伦族和克耶族依然使用铜鼓。
- 欧江玲王海玲杜瓦底丁(DAW WADDY THWIN)
- 关键词:铜鼓文化
- 中国城市空间生产研究现状--一个文献计量学的综述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对中国城市空间生产研究进行共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网络图谱,梳理了相关研究的知识基础和四个主要问题。最后从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价值判断和政策建议四个方面述评了中国城市空间生产研究现状,认为要积极将城市空间生产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结合,立足于中国国情构建"人民逻辑+资本逻辑"、"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政府主导+市场手段"、"公有经济+私有经济"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空间生产的理论体系。
- 曾鹏侯岚芬
- 关键词:文献计量分析
- 泰国铜鼓类型、源流族属与文化传承被引量:2
- 2020年
- 泰国铜鼓主要分布于泰国的北部、东北部、中部和南部,有黑格尔Ⅰ型和黑格尔Ⅲ型两类。泰国黑格尔Ⅰ型铜鼓最初的主人很可能是泰族先民。当然,随着民族的交往交流和融合,其他一些民族可能也受到了铜鼓文化的影响。黑格尔Ⅲ型铜鼓在泰国的出现体现了铜鼓文化的延续和拓展。自中国唐宋时期以来,泰国铜鼓的铸造和使用除了泰族之外,至少还有克伦族等民族。现代泰国除了主体民族泰族使用铜鼓之外,克伦族和克木人两个少数民族也使用铜鼓。
- 卫彦雄徐昕帕拉迪·玛哈肯(PARADEE MAHAKHAN)
- 关键词:铜鼓文化
- 基于多语言预训练模型的缅甸语分词研究
- 2024年
- 缅甸语属于低资源语言,收集大量缅语文本进行预训练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目前已存在一些在多种语言(包括缅甸语)上预训练的模型,例如bert-base-multilingual-cased和xlm-roberta-base。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在多语言(包括缅甸语)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缅语文本进行再预训练,以提升模型的分词性能。首先,构建了缅语预训练语料库,并使用它制作了一个仅包含缅甸语的tokenizer。然后,重置了多语言预训练模型的词嵌入层和位置编码层,并在重置后的多语言预训练模型上使用自制的tokenizer加入缅语预训练语料库进行再预训练。最后,在自建的以及公开的分词标注数据集上进行了微调。与未进行再预训练的情况相比,模型在F1值上分别提高了2.23%和1.2%,且自建数据集的提升幅度高出公开数据集的1.34%。
- 张啸岩张慧陈宇
- 关键词:缅甸语自然语言处理自动分词语料库
- 中越除夕驱傩习俗的源与流
- 2016年
- 中国和越南都曾经流行过在除夕举行驱傩的习俗。根据现存的史料,可以判断这种习俗源自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夏代(公元前19世纪)。东汉之后、唐朝之前,这种习俗传人越南。在中国,岁末驱傩曾经是礼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遵为“傩礼”,自夏商周至汉唐宋,一直为宫廷所沿袭。宋以后宫廷傩礼逐渐式微,民间驱傩活动也日趋沉寂。在越南,除夕驱傩盛行于李、陈朝(公元11-14世纪)的宫廷,之后不见于典籍记载,民间驱傩活动直至公元19世纪初仍存在,但亦在公元20世纪初基本消失了。中越的除夕驱傩习俗虽然都已成为历史,但它们的一些内容和仪式,以另一种形式融入其它习俗之中,传承至今,成为今天需要探究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韦凡州
- 关键词:除夕源流
- 基于中外饮食文化差异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评《中外饮食文化(第二版)》
- 2021年
- "吃"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国饮食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不同地域、不同国家有着差异化的饮食文化样貌。饮食文化不仅深刻影响着各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文学作品中,饮食文化作为创作素材也备受文学家的关注。在中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英美文作品被推介到国内。英美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典型代表,对其进行阅读赏析不仅可以提升文学欣赏和批评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触摸到英美独特的文化面貌,从而在了解世界文化、提升文学综合素养方面取得收获。由何宏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外饮食文化(第二版)》一书,系统介绍了中外饮食文化,对国内外饮食文化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内容全面多样,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
- 张智
- 关键词:饮食文化文学欣赏文化面貌创作素材
- 从古乡约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影响——以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为例
- 2024年
- 儒家思想作为东亚传统文化的核心,深刻影响了多个国家。越南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一部分,自封建时期以来,特别是在社会组织、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方面均受到了其深刻影响。乡约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性文件,是一个地区的集体通过相互商量制定的一般行为准则,以规范、调解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自治社会关系。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事条款,旨在维护和促进在一个地域范围内良好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古乡约作为越南的一种社会治理机制,承载了越南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基层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旨在研究越南古乡约背后的儒家思想在越南乡村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并分析其在农村社会中的实际应用。
- 杜文楠滕成达
- 关键词:乡约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