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

作品数:295 被引量:659H指数:11
相关作者:贺超王宇峰文爽唐光燕米红兰更多>>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重庆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4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2篇医药卫生
  • 53篇文化科学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电子电信
  • 8篇经济管理
  • 5篇机械工程
  • 4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9篇教学
  • 27篇成像
  • 23篇影像
  • 21篇超声
  • 17篇肿瘤
  • 15篇医学影像
  • 12篇细胞
  • 11篇血管
  • 10篇胰腺
  • 10篇农村
  • 9篇医学院校
  • 9篇院校
  • 9篇教育
  • 8篇影响因素
  • 8篇课程
  • 7篇大学生
  • 7篇胰腺炎
  • 7篇腺炎
  • 7篇消融
  • 7篇老年

机构

  • 247篇川北医学院
  • 56篇川北医学院附...
  • 16篇南充市中心医...
  • 10篇西华师范大学
  • 7篇电子科技大学
  • 7篇四川省肿瘤医...
  • 5篇重庆大学
  • 5篇成都市第一人...
  • 5篇宜宾市第一人...
  • 5篇德阳市人民医...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大学附属...
  • 3篇牡丹江医学院
  • 3篇绵阳市第三人...
  • 2篇川北医学院第...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达州市中心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10篇高晓凤
  • 8篇黄小华
  • 8篇祝元仲
  • 7篇汤明玥
  • 7篇何汶静
  • 6篇杜勇
  • 5篇刘念
  • 5篇田东
  • 5篇明兵
  • 5篇杨汉丰
  • 5篇马晓娟
  • 4篇张建武
  • 4篇李薇
  • 4篇游金辉
  • 4篇肖波
  • 4篇韩江涛
  • 4篇木尔扯尔
  • 4篇王宇峰
  • 4篇邹庆
  • 4篇雷力行

传媒

  • 16篇川北医学院学...
  • 10篇临床放射学杂...
  • 7篇肿瘤预防与治...
  • 5篇中国教育技术...
  • 5篇西部医学
  • 4篇经济师
  • 4篇放射学实践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磁共振成像
  • 4篇科教导刊
  • 4篇中国继续医学...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当代医学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现代医学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3篇科技视界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年份

  • 9篇2025
  • 35篇2024
  • 26篇2023
  • 30篇2022
  • 25篇2021
  • 17篇2020
  • 19篇2019
  • 13篇2018
  • 15篇2017
  • 14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1998
2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态容积灌注CT成像对进展期胃癌术前病理分级评估的价值
2025年
目的 探讨动态容积灌注CT (DVPCT)时间密度曲线(TAC)图像特征及灌注参数与不同病理分级进展期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行DVPCT检查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4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低及高分化组。后处理获得病灶、腹腔干层面腹主动脉及门静脉主干TAC图像特征,比较2组TAC图像特征中病灶峰值期相、峰值时间的差异;测量病灶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渗透性(PS),比较2组灌注参数的差异。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参数对低分化组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峰值期相及峰值时间在2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低分化组峰值期相多在延迟期,高分化组峰值期相多在静脉期。低分化组PS及BV值高于高分化组(P<0.05)。峰值时间、PS、BV诊断低分化组胃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0.832及0.667,且峰值时间及PS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BV(P<0.05)。峰值时间、PS分别以32.78s和41.08mL/(100g·min)为界值,诊断低分化组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9%、87.5%和81.8%、90.6%。结论 DVPCT TAC图像特征及灌注参数PS、BV有助于进展期胃癌恶性程度的评估。
彭金成明兵明兵邹庆邹庆俞溪刘婷
关键词:胃癌体层摄影术灌注成像
鼻咽部浆细胞样肌上皮瘤1例
2012年
患者,女,61岁。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塞,右耳胀闷感伴头痛,遂来我院行鼻内窥镜检查发现鼻咽部新生物,在鼻镜下行“鼻内病损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镜下瘤细胞胞质宽,嗜酸性,核小,
张丽许泽兵胡劲周业琴
关键词:浆细胞样肌上皮瘤鼻内窥镜检查术后病理嗜酸性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及展望被引量:8
2022年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采用自适应算法识别和去除组织运动,消除杂波伪影,同时保持对低速血流的敏感性。与传统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SMI可以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更准确评价复杂微血管特征及分布,提高乳腺肿瘤、甲状腺癌、肝纤维化等诊断水平。SMI在临床环境下监测消融病灶更方便、无创,无需使用造影剂。此外,SMI可用于监测胎盘血流和胎儿某些组织和器官结构中血流的异常。SMI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超声造影等有创检查,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张斯棋卢漫
关键词:微血管
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现状及其科研能力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23年
目的 旨在调查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现状并探究其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我院2015-2020级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用于分析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研究有效问卷822份,其中参与科研训练的人数为244人(29.68%)。参与科研训练的学生中有155人(63.52%)参与时间在1年以上,127名(52.05%)学生每周参加时间在7小时以上,211名(86.48%)学生有导师指导,136名(55.74%)学生得到导师经费支持,128名(52.46%)学生国家级课题立项成功,90人(36.89%)有论文产出。多因素分析显示,参与科研训练时间、参与科研目的及科研能力是论文产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论文产出、课题立项级别、科研兴趣和导师指导是科研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大部分医学本科生对科研训练具有极大兴趣,但总体参与度处于较低水平。基于本科生论文产出和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进一步搭建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平台,完善科研素质培养的教育改革,进而推动高水平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邓志强罗茜何佳洺黄桁陈婷婷斯琴
关键词:医学本科影响因素
功率放大电路实验项目设计被引量:2
2016年
功率放大电路是电子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其对应的实验却大多为验证性的。本文设计了开放性实验项目,以学生自主设计电路为主要内容,自主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深入理解功率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工作原理,耦合电容、输入回路和时间常数等概念,为开设电子技术类实验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何汶静祝元仲王宇峰
关键词:功率放大器电子技术
高血脂患者大动脉弹性和心脏舒张功能的超声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脂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和心脏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通过血脂生化检查确定的高血脂患者 30例和正常对照30例,采用频谱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检测心脏舒张功能,主要指标有左心房收缩末期最大径 (L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
顾鹏王一江陈佳张青曹礼庭张敏惠
关键词:左心室舒张功能大动脉弹性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四川省首届定向医学生政策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7年
了解首届定向医学生政策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培养更多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通过自编问卷对四川省166名2015届定向医学毕业生进行调查。毕业时现实履约率为83.1%,而愿意履约率为68.1%,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占50.6%,服务期满后仍愿留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仅占13.3%,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越困难、政策了解程度越好、回生源地工作意愿越强,对政策现实意义认同度越高越愿意履约。因此,政府应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收入和待遇,完善保障、激励、管理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力度等方面增强定向医学毕业生的基层服务意愿。
杨丽张鹤李美娟木尔扯尔
动态容积灌注CT多维度评估胰腺癌T分期和病理分级的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动态容积灌注CT(dVPCT)多维度评估胰腺癌T分期、病理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病理证实且术前行上腹部dVPCT的56例胰腺癌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基于重建多种形态学图像,观察胰腺癌病灶并行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行Cohen加权Kappa一致性分析,评估dVPCT胰腺癌术前T分期准确性。测量各例胰腺癌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渗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将患者分为T1~2、T3、T4期3组,另将其中有病理分级结果31例分为高、中、低分化3组,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别比较不同T分期和不同病理分级胰腺癌灌注参数差异。结果胰腺癌病灶检出率100%。dVPCT分期与病理T分期一致性极好(Kw 0.83±0.07,95%CI 0.70~0.96);T分期准确性为87.5%,T1、T2、T3、T4期准确性分别为96.4%、89.3%、92.9%、96.4%。T4组BF、BV、PS、MTT值显著低于T1~2组(P<0.05);T3组BV、PS、MTT值显著低于T1~2组(P<0.05)。低分化组BF、BV、PS值显著低于高分化组(P<0.05);低分化组BF、BV值均显著低于中分化组(P<0.05)。结论dVPCT可同时获取高质量图像及功能参数,对于胰腺癌病灶显示、T分期及病理分级更具临床实用价值。
俞溪明兵明兵张仕勇孙青兰茜琳邹庆邹庆刘婷邓鸿义
关键词:胰腺癌T分期病理分级
椎基底动脉开窗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椎基底动脉段是大脑后循环血液的主要供应系统,同时也是颅内动脉开窗的好发处,当该段血管发生异常解剖变异时会影响相关脑组织血液供应。目前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使椎基底动脉开窗检出率增加,且越来越多研究证明椎基底动脉开窗与脑内其他血管异常疾病相关。全面了解椎基底动脉开窗结构有助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手术方案的制定,极大地提高手术成功率。但目前椎基底动脉开窗相关研究较少,多以个案报道为主,尚未阐明椎基底动脉开窗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故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本文从动脉开窗的分类、椎基底动脉开窗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椎基底动脉开窗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及伴有椎基底动脉开窗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4个方面进行阐述,指出椎基底动脉开窗的病理机制为原始胚胎血管融合失败或血管网络不完全吻合造成椎基底动脉管腔由单腔分裂为双腔,推测椎基底动脉开窗导致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机制主要是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壁结构的异常改变形成了分流器作用,同时开窗本身结构表现为内侧膜部分丢失、开窗附近弹性蛋白不连续,导致开窗处正常层状血流被破坏,产生涡流、二次流及高壁面压力等,引起生物活性因子分泌紊乱,并促进斑块形成成分(如单核细胞和脂蛋白)沉积于管壁,易造成血栓形成并进一步损伤动脉管壁,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血栓脱落并随血液循环进入椎基底动脉供应区域,进而导致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因此,在伴有椎基底动脉开窗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着重观察开窗血管及毗邻血管网结构并制定合适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策略。
陈晓琴童薪宇董佳梅玉倩刘倩刘月陈广新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基于多期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的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影像组学-临床联合模型预测肝细胞癌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2年6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311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217例和验证组94例。于动脉期、门静脉期CT图像中,对肿瘤及瘤周5 mm勾画感兴趣区,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筛选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临床模型。将临床独立危险因素与影像组学特征联合,进而建立影像组学-临床联合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敏感度、净重分类改善指数以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通过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程度,运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效用,利用验证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所有模型中,Rad-A5V5-临床模型对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性能最佳,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0.743(95%CI 0.640~0.846)、0.647、0.717;净重分类改善指数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显示,与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比较,RadA5V5-临床模型预测能力改善效果最佳;校准曲线显示,Rad-A5V5-临床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符合度最好;决策曲线结果显示,Rad-A5V5-临床模型在特定的阈值范围内能够获得最大的临床净收益。结论瘤周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独立危险因素结合,可显著提高对肝细胞癌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效果,为识别复发高危患者和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杨春燕魏小琴杨琼李杨杜勇
关键词:复发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肿瘤切除术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