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作品数:867 被引量:3,745H指数:23
- 相关作者:唐炳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 2019年
- 磁感应强度远低于地磁场(geomagnetic field,GMF)强度的亚磁场(hypomagnetic field,HMF)(≤5μT),是地外空间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也是研究地磁场生物学功能的必要条件。生物体对亚磁场的感知和响应是生物磁学和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的基本科学问题之一。本文从氧化应激、能量代谢以及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综述了动物亚磁效应及其生化和分子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探讨了多通路介导亚磁生物效应的可能机制。
- 莫炜川胡平东樊竹刘缨赫荣乔
- 关键词:氧化应激能量代谢神经递质动物行为
- CAR-T细胞疗法传统领域的前沿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细胞治疗领域因其高度精准化和个性化的优势,已成为未来人类医学发展的热门方向。细胞治疗是指应用人的自体、同种异体或异种(非人体)的细胞,经体外操作后回输(或植入)人体的治疗方法。其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近几年兴起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主要通过将嵌合抗原受体的特异性与T细胞的免疫作用相结合,再经过特异性识别对恶性肿瘤细胞进行杀伤。CAR-T细胞疗法的传统领域主要是治疗血液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较好。目前,全球上市的CAR-T细胞疗法产品共计7种。本研究梳理了CAR-T细胞疗法的结构组成和发展历程,概述了全球上市的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方面应用的前沿进展,探讨了CAR-T细胞疗法当前面临的两大问题(毒副作用问题和复发率问题);同时聚焦这些问题挑战分别给出了解决策略:通过改进CAR-T细胞结构降低细胞毒性、通过调整给药策略降低剂量、通过常规药物治疗减小毒副作用和通过设计多靶向抗原CAR-T细胞降低复发率;最后提出展望:通过设计开发有效、安全和低成本的CAR-T细胞疗法,同时采用联合治疗和疾病监测方法,将CAR-T细胞疗法的全部治疗潜力发挥出来,旨在为我国细胞疗法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
- 李贺任嘉慧石颖慧周云乔秦瑜王铁山
- 关键词:细胞治疗免疫疗法血液肿瘤
- 不同温度下短时间磁场处理对大鼠血清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磁场强度对体外血液的影响,为不同磁场对血液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思路。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室温组(25℃)和低温组(0~4℃),每个温度组又分别设置地磁场组(GMF)、亚磁场组(HMF)、强磁场组(SMF)和超强磁场组(ESMF)。处理2 h后,立即取血清,对其中的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短时间(2 h)室温下ESMF能够使GOT活性显著下降(P<0.01),GPT活性出现下降趋势;低温环境或许能加强各磁场对GOT和GPT的效应;室温下HMF、SMF和ESMF以及低温下HMF和SMF都使2,3-DPG出现上升趋势,低温环境下ESMF能够使2,3-DPG显著降低(P<0.005);不同温度下各磁场对SOD活性暂无影响。结论:短时间亚磁场将保护体外血液蛋白酶活性,同时,血样运输中应避免超强磁场的负面影响。为揭示磁场效应机制以及临床和科研中血样的保存技术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依据和线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王焱冰刘炳君刘缨
- 关键词:血液保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2,3-二磷酸甘油酸
- 木犀草素抑制NF-κB介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效机制研究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木犀草素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药效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划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40 mg/kg)、木犀草素高剂量组(80 mg/kg)和辛伐他汀组(1.8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纯水,均1次/d。各组连续干预7 d后,假手术组仅进行穿线而不结扎,其他各组均构建MIRI模型。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的心功能,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分子对接、Western blot等评估心脏病理改变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木犀草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的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和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都有显著提升;心肌细胞形态较规则;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水平显著降低;免疫组化染色发现,CD86的表达明显减少;分子对接显示,木犀草素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蛋白之间存在显著的亲和性;Western blot显示,NF-κB p65、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蛋白表达均有降低。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介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来改善大鼠的MIRI。
- 解涵滟钟心怡李南张淼洪艺勤王慧郭冬青
- 关键词:MIRINF-ΚB通路木犀草素
- 中医药治疗运动性贫血的临床现况及桂枝甘草汤的应用前景
- 近年,中国大力发展运动健身事业,但在全民健身的同时也伴随着运动性贫血的增加.随着运动性贫血的增加,产生很多社会和医学问题,运动性贫血可导致运动员,甚至坚持健身的人群出现运动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和血管内溶血,甚...
- 傅梦薇韩宜臻胡秀华
- 关键词:运动性贫血桂枝甘草汤抗氧化机制临床疗效
- 炎症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 炎症(inflammation)是免疫系统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通常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症状通常为红肿热痛,作用广泛,可累及包括心、肝、肺、胃、肾等多器官.炎症作为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一般认为对机体有...
- 刘欢苇郝钰
- 关键词:炎性疾病信号转导机制TOLL样受体T细胞受体
- 紫草素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观察紫草素(Shikonin,SK)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SiHa细胞,不同浓度SK作用于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指数和周期分布;细胞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SiHa细胞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结果作用48小时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雌二醇组SiHa细胞增殖指数升高,1×10^(-5)、1×10^(-6)、1×10^(-7)、1×10^(-8)mol/L SK各组SiHa细胞增殖指数下降(P<0.05),同时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雌二醇组GPER、Cyclin D1蛋白表达增加,1×10^(-5)、1×10^(-6)、1×10^(-7)、1×10^(-8)mol/L SK各组GPER、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紫草素能够抑制人宫颈癌鳞癌SiHa细胞增殖,其诱导G0/G1期阻滞的分子机制可能与GPER、Cyclin D1蛋白相关。
- 杨阳陶仕英牛建昭赵丕文王燕霞卢迪饶晨晨穆玉雪
- 关键词:紫草素SIHA细胞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
- 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证候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诊断预测模型,探索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特征对疾病预测的实际意义。方法:本研究使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逻辑回归、K近邻算法等,首先构建标准化的症状、证型获取途径;再分别融合中医治疗数据特征。结果:本文通过对321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章的诊疗信息统发现有21个证候类型、99个主观症状、13个中医脉象表现、23个中医舌象、232味中草药、20个中医穴位。其中气阴两虚、口燥咽干、细脉、脾俞穴分别为高频;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算法的评估效果最佳。结论:决策树是预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类的最佳算法。构建包含中医主观症状、舌象、脉象,有助于根据早期症状表现划分中医证候类别。
- 窦智丽孙浩南刘一星张佳玮贾金柱韩东燃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
- 中医五行理论的进程模型重构被引量:2
- 2024年
- 广泛存在于中医的五行思想及其理论,承载着众多诊疗理论的解释性。目前系统科学对五行关系的建模尚未能够服务中医诊疗需求。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进程模型,将常规的五类实体关系模型转化为动态视角下独一实体的五态模型。结果发现,进程模型与五行理论的描述高度契合,不仅可为五行理论对其他诊疗理论的解释性提供原理解析,还可以广泛纳入现代诊疗信息,支撑中医证候解读。文章以心电图信号为例,阐述了对诊断信息进程化解构的应用方法。进程模型是五行理论最具泛化性与解释性的模型,可支撑中医思维的系统化重构,为海量的诊疗数据融合提供实施方案,为中医与现代医学在诊疗信息层面的深度融合提供方法学设计。
- 芦煜于长颖牛欣卢涛李敬华王映辉
- 关键词:五行理论
- 益智方对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记忆障碍的作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益智方(YZF)对AlCl3致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AlCl3制备小鼠记忆障碍模型,采用避暗试验和跳台试验,观察不同剂量YZF对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对各剂量组小鼠进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浆和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测定。结果YZF两个剂量组均能明显改善记忆障碍,增加SOD和GSH-Px活性。结论YZF对AlCl3致急性衰老小鼠记忆障碍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GSH-Px和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损伤。
- 沈丽霞王继峰
- 关键词:ALCL3学习记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