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昌大学影视艺术研究中心

作品数:45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贺钢孙华顾璟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艺术
  • 8篇文化科学
  • 7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3篇电影
  • 5篇电视
  • 5篇叙事
  • 4篇中国电影
  • 4篇女性
  • 3篇导演
  • 3篇电影叙事
  • 3篇影视
  • 3篇影视剧
  • 3篇题材
  • 3篇文化
  • 3篇美学
  • 3篇民族
  • 2篇电视活动
  • 2篇电视剧
  • 2篇电影院
  • 2篇性别视角
  • 2篇叙事结构
  • 2篇艺术
  • 2篇影院

机构

  • 35篇南昌大学
  • 2篇江西省人民政...
  • 1篇九江职业大学

作者

  • 9篇何静
  • 8篇胡辛
  • 3篇蔡海波
  • 3篇廖金生
  • 3篇胡清
  • 2篇闻静
  • 2篇王小娥
  • 2篇贺钢
  • 2篇陈雷
  • 2篇任晖
  • 2篇孙华
  • 1篇付淳
  • 1篇沈鲁
  • 1篇熊细滚
  • 1篇杜山
  • 1篇刘兵
  • 1篇邓煜
  • 1篇邵泉
  • 1篇方驰环
  • 1篇林丽萍

传媒

  • 11篇电影文学
  • 5篇江西社会科学
  • 4篇电影评介
  • 3篇创作评谭
  • 2篇现代视听
  • 1篇声屏世界
  • 1篇时代文学
  • 1篇艺海
  • 1篇现代语文(中...
  • 1篇东南传播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中国高教学会...
  • 1篇江西省语言学...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江西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拓展与创新被引量:2
2013年
江西作为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无法替代的重要地域——红色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等,红色资源积淀深厚,以江西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续开发江西红色资源,将民间传奇与史诗品格嫁接糅合,既高扬主旋律,又迎合大众审美情趣,在隔代对话文本意义重释中振兴影视文化产业。
胡辛何静
关键词:影视剧文化产业
从“单兵”作战到“集团”出击——江西卫视定位研究
2008年
多频道时代是资源相对过剩的时代,更是需要品牌频道的时代。拥有精准的频道定位、鲜明的频道形象,是省级卫视在这个时代首选的生存法则。江西卫视目前的定位情况呈栏目、节目、活动"各自为政"的"单兵作战"模式,这与电视媒介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建议改定位战略为"集团出击式",整合频道各种资源,服务频道集团式整体形象,打造"红色.主流话语"频道品牌,方有可能突出竞争重围,实现全国强势品牌频道目标,保证价值最大化和效益持续增值。
胡辛杜玉中
关键词:频道品牌
别样视野的身体写作——萧红笔下女人的生死场被引量:3
2011年
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是早在埃莱娜·西苏身体写作理论出现以前就在本土萌生的荆棘树。虽然从现有资料来看,尚未有证据显示萧红生前接触过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但是她的作品中有着自觉的性别意识、自觉的性别视角和独特的女性话语,散发出女性身体写作的先锋性光芒。
胡辛何静
关键词:身体写作生死场《呼兰河传》
豫章遗梦(二篇)
2007年
子固路的背影总是觉得这条路既无情调也无美景,它应该不是那种人见人爱的巷陌。因为它朴素的脸庞上有太多的沟壑与伤痂,岁月在这条绵延的路上铺洒上太多颓废的色彩,街谈巷语间流露着平凡乃至庸野。可是但凡对老南昌有一些印象的人,都不会忘记它的名字——子固路。
付淳
“红色经典”电视剧改编的美学与人文精神思考被引量:1
2007年
当前,对于"红色经典"的改编与研究仍然相当活跃,从已播出的"红色经典"剧来看,情况令人喜忧参半,本文拟从美学与人文精神的角度探讨这一常话常新的问题,以期对现实的改编有所裨益。
杜山
关键词:改编美学人文精神
难以超越的性别视角——1949年后中国男导演的女性电影叙事管窥被引量:10
2008年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女性解放的道路与民族解放的胜利获得同构性的呈现,但是中国男导演的女性叙事,一直难以超越性别视角。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银幕上男导演对女性进行了堪称时代最强音的叙事,但这以女性性别的消失为代价,并不等于性别认同,依然是对女性性别特征的漠视。其后,虽然谢晋、张艺谋一向执著于表现女性的生存状态,但从其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来看,他们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展示和叙述依然未摆脱男性视角。香港导演关锦鹏虽是一个例外,女性角色成为其叙述主体,但他关注的却并非女性生命体验。
胡辛何静
关键词:女性叙事性别认同
陈可辛电影叙事探析被引量:9
2010年
陈可辛在中国导演群中独树一帜。在多元共存的文化语境中,他于电影叙事策略的选择上,以草根大众话语为本,并自如地将主流话语缝合其间,同时智慧地彰显精英话语;在叙事结构上,复调对话又作环形的回归;在叙事类型上,擅长模式的颠覆和新的整合交融。于是,陈可辛电影负重若轻地让商业与艺术共舞,成为当代电影之传奇。
胡清黄子婵
关键词:陈可辛叙事策略叙事结构
性别视角与被看的风景--1915-1949年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析被引量:4
2008年
电影百年,女性成为银幕上一道绚丽的风景,但电影在多大程度上还原女性真实的生存状况?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和电影叙事实际出发,探讨了1915—1949年间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内涵,对男性导演视角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女性主义的解读,发现1949年前的中国电影中,女性只不过是作为"被看"的对象,作为客体满足着男性看的欲望。作为银幕上被表达与被隐瞒的对象,她们仍然是无言无奈的。
何静胡辛
关键词:中国电影女性形象女性主义
《金婚》的文化意义品读被引量:2
2009年
《金婚》创作秉承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以浓郁的平民情怀对日常生活进行诗意的书写,在“生活流”般的叙事当中去读解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幸福。本文从文化的视点出发,以“编年体例含纳社会意义、彰显文化精神”、“平民情怀容纳生活百态、呈现平凡之美”、“和谐视角构建文化之美、融铸幸福之味”三个角度切入,融会其结构、叙事、人物、主题的特质,品读郑晓龙导演的长篇电视剧《金婚》。
胡清陈雷
关键词:《金婚》编年体平民情怀
关于电影数字化生存的美学思考
2010年
数字技术无疑丰富了电影创作手段,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美学空间,使人类制作影像的能力发挥到顶峰,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观众越来越高的精神需求。然而,数字技术对于电影创制者和观众又是一把双刃剑,在数字技术统领电影主流地位、制造电影奇观的同时,如脱离适度走向过度,必将是人文精神的坠落,也就等于电影丢却了灵魂而走向死亡。
何静邓煜
关键词:电影数字技术电影叙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