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研究院

作品数:37 被引量:69H指数:5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掺杂
  • 5篇电池
  • 5篇发光
  • 5篇
  • 4篇阴极
  • 4篇土壤
  • 4篇卤化
  • 4篇卤化物
  • 4篇钙钛矿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电极
  • 3篇离子
  • 3篇纳米
  • 3篇纳米晶
  • 3篇纳米晶体
  • 3篇晶体
  • 3篇蓝光
  • 3篇SUB
  • 2篇地基

机构

  • 37篇中国地质大学...
  • 17篇中国地质大学...
  • 1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安康市富硒产...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吴文兵
  • 3篇张云鹏
  • 3篇刘浩
  • 3篇谢淑云
  • 2篇陈国光
  • 2篇雷新荣
  • 2篇杨威
  • 2篇魏周超
  • 2篇朱小燕
  • 2篇朱志超
  • 1篇安子怡
  • 1篇朱燕
  • 1篇陆洪智
  • 1篇严春杰
  • 1篇向武
  • 1篇周伟
  • 1篇王新国
  • 1篇杨静
  • 1篇万能

传媒

  • 2篇地质科技通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数学物理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贵州地质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10篇2023
  • 10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2021年
近年来,非光滑系统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其有关分段线性系统的定性分析成了必不可少的研究问题.该文研究了一个变换后的Michelson微分系统,利用平均法理论证明了变换后的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的存在性.
杨静柯昌成魏周超
关键词:周期解
赣南地区水稻-根系土系统中硒含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而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主粮,其硒含量的高低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因此研究水稻-根系土体系中硒含量的影响因素,可为富硒地区水稻种植及开发富硒农业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以赣南为研究区,采集138组水稻籽实及配套根系土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探究赣南地区土壤理化条件对硒在水稻及其根系土中的实际影响效应,对富硒水稻及土壤进行质量综合评价,并构建富硒水稻地球化学适生模型。结果表明:赣南地区水稻根系土Se平均质量分数为0.29mg/kg,Se水平主要为足硒水平,富硒土壤仅占14.5%;有效硒(Sebio)质量分数平均为46.0μg/kg,占总硒质量分数的16.44%;水稻的Se平均质量分数为0.05mg/kg,无重金属元素超标的安全富硒水稻率达到45%,富硒水稻对Cd,Zn,Cu的生物富集能力较强。相关分析表明,根系土中Se质量分数与TFe2O3,MnO,MgO,有机碳(Corg)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要重金属元素存在一定程度的伴生关系。水稻Se质量分数与根系土Se,Sebio,SiO2质量分数和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Al2O3,有机碳(Corg)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项污染指数表明研究区根系土中重金属元素基本属于清洁和尚清洁水平,Cd,Pb,As,Hg,Cu存在一些样品超标,其中Cd超标率最高;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征77.0%的样品属于安全等级;富硒土壤综合评估显示研究区主要为良级富硒土壤,优级富硒土壤仅占8.7%。通过最佳子集回归分析最终选取了根系土总Se、有机质、pH值为自变量构建富硒水稻地球化学适生模型,拟合的模型可以解释水稻中Se30.6%的变异。
付中彪何宁洁鲍征宇田欢马明陈国光
关键词:水稻理化性质影响因素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及耐久性能研究
以粉煤灰提铝后酸性尾渣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活性氧化铝在微波场环境下制备地质聚合物。以碱激发剂的模数、粉料硅铝比和养护温度为变量,探究地质聚合物的最优强度制备工艺。研究地质聚合物强度、抗酸性、耐水性能以及高温稳定性。研究...
段平严春杰周伟
关键词:粉煤灰碱激发地质聚合物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富硒高镉稻田的土壤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富硒高镉稻田的土壤修复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S1、将适量的胡敏酸和酸性溶液混合,置于透析袋中;S2、透析袋置于循环流通的纯水环境中;S3、对透析袋中的胡敏酸和酸性溶液进行透析;S4、待酸性溶液的...
张宏宇魏昌华唐德剑徐峰杜小平
一种钙钛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钙钛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钙钛矿材料的化学式为Cs<Sub>4</Sub>Cd<Sub>1‑</Sub><Sub>x</Sub>Mn<Sub>x</Sub>Sb<Sub>2</Sub>Cl<Sub>...
李国岗杨威党佩佩陈克强林君
一种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的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化学式为LaMg<Sub>1‑y</Sub>Ga<Sub>11‑x</Sub>O<Sub>19</Sub>:xCr<Sup>3+</Sup>,yN...
李国岗张倩倩陈克强刘冬杰林君
吸附-缓释Se(Ⅳ)材料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初探
2021年
对比坡缕石、活性炭、膨润土、蛭石粉对Se(Ⅳ)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常温下,蛭石粉的吸附能力最强。结合吸附热力学、BET比表面积和红外光谱分析,认为蛭石粉吸附Se(Ⅳ)的吸附反应机理可能为二级反应。同时,也对蛭石进行了酸处理和高温处理改性实验。数据显示,在一定酸度范围内,溶液酸度越低,越有利于蛭石吸附Se(Ⅳ);而高温改性处理,则会降低蛭石吸附性能。
李佳媛田欢徐峰姚凌阳魏昌华鲍征宇
关键词:改性蛭石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
连续排水边界下成层陆域吹填地基一维固结解析解被引量:3
2023年
新近吹填地基的固结效应十分显著,地基土内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将引起地表的整体沉降,对吹填地基上基础工程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基于连续排水边界,综合考虑吹填土的自重和下伏原状海床的成层特性,建立了吹填土自重驱动下的吹填地基-原状海床一维固结方程,并基于本征函数法推导了孔隙水压力响应、固结度等的解析解。通过边界条件和模型的退化,验证了解答的正确性。利用该解答讨论了吹填土自重、成层地基模量、时间因数、地表附加荷载等时空条件对吹填地基固结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吹填土自重是吹填地基固结的驱动因素,在实际工程中不可忽略;(2)土体渗透系数对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较为复杂,某一层土的渗透性改变后,对其上覆和下伏土层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将产生相反的影响;(3)土层的体积压缩系数对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十分显著,且深部土体的体积压缩系数影响更大;(4)地表堆载等引起的附加荷载会减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
张云鹏王宗琴宗梦繁吴文兵王立兴
关键词:一维固结自重解析解
硫元素掺杂的超窄带零热猝灭蓝光荧光粉:RbNa_(3)(Li_(12)Si_(4)O_(16-y)S_(y)):Eu^(2+)
2022年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出了硫元素掺杂的具有473 nm和525 nm双发射的UCr_(4)C_(4)型RbNa_(3)(Li_(12)Si_(4)O_(16-y)S_(y)):Eu^(2+)窄带蓝光荧光粉,并在UCr_(4)C_(4)结构中实现零热猝灭发光性能,其发光积分强度在250℃下提升至室温的107%。Eu^(2+)离子的格位占据分析及缺陷表征揭示了对应的发光调控和零热猝灭机理。采用阳离子取代策略(Ti^(4+)部分取代Si^(4+))成功消除了荧光粉位于525 nm的肩带峰,将蓝光色纯度从61.1%提升至83.7%,使RbNa_(3)(Li_(12)Si_(3)O_(16-y)S_(y)):Eu^(2+)荧光粉有望成为应用于液晶显示背光的蓝色发光候选材料,为UCr_(4)C_(4)型发光材料零热猝灭性能的实现及色纯度的优化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杨航魏忆黄勤文徐婉卿谈秀张欣阳王振楠李国岗
成层土中轴横受荷桩水平响应的非线性解被引量:5
2021年
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水平受荷桩,以往研究大多基于线弹性或弹塑性水平荷载传递模型。为提升轴横受荷桩的计算设计水平,采用轴向荷载传递法计算桩身轴力,考虑桩身轴力引起的P-Δ效应,基于双曲线型水平荷载传递模型考虑桩-土体系变形的非线性特征,对成层土中轴横受荷桩的水平响应进行分析求解,得到了轴横荷载作用下桩身变形和内力的非线性有限差分解,并采用MATLAB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使用模型试验算例与基于现场试验的有限元算例对非线性解的准确性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算例数据吻合良好,可靠性较高;采用不同荷载传递模型的计算结果在不同荷载水平下有所差异,在较大荷载水平下桩-土变形的非线性特点不容忽视。
邢康宇陆洪智陈耀春王新国张凯顺吴文兵
关键词:P-Δ效应双曲线模型有限差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