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

作品数:288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6篇艺术
  • 40篇历史地理
  • 29篇文化科学
  • 9篇文学
  • 6篇语言文字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7篇书法
  • 31篇艺术
  • 20篇教育
  • 17篇书法教育
  • 14篇文化
  • 13篇书法艺术
  • 13篇书风
  • 13篇篆刻
  • 12篇学科
  • 11篇书学
  • 10篇国书
  • 8篇碑学
  • 7篇代书
  • 7篇学科建设
  • 7篇书法创作
  • 7篇论书
  • 7篇墓志
  • 6篇展览
  • 5篇学术
  • 5篇中国书法

机构

  • 210篇郑州大学
  • 7篇中国美术学院
  • 4篇中国艺术研究...
  • 3篇清华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湖南大学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广州美术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何劲松
  • 2篇孙晓涛
  • 1篇李一
  • 1篇郑晓华
  • 1篇叶培贵
  • 1篇邱世鸿
  • 1篇方爱龙
  • 1篇王春新
  • 1篇黄惇
  • 1篇邱才桢
  • 1篇吴慧平
  • 1篇金丹
  • 1篇陈志平
  • 1篇周斌
  • 1篇杨涛
  • 1篇余德泉
  • 1篇杨吉平
  • 1篇邱振中
  • 1篇邓宝剑
  • 1篇蒙曼

传媒

  • 36篇青少年书法(...
  • 28篇大学书法
  • 24篇中国书法
  • 17篇西泠艺丛
  • 10篇文艺生活(艺...
  • 8篇美与时代(美...
  • 5篇书法赏评
  • 5篇汉字文化
  • 5篇中国书画
  • 5篇青少年书法(...
  • 5篇中华书画家
  • 4篇荣宝斋
  • 4篇神州
  • 4篇书画世界
  • 3篇明日风尚
  • 3篇美与时代(美...
  • 3篇艺术大观
  • 2篇东方艺术
  • 2篇大观(论坛)
  • 2篇中国拍卖

年份

  • 9篇2025
  • 40篇2024
  • 25篇2023
  • 36篇2022
  • 32篇2021
  • 21篇2020
  • 16篇2019
  • 20篇2018
  • 11篇2017
2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用笔考析
2018年
《为吏之道》为云梦县睡虎地秦简中的一部分。其用笔特征上,既保留了篆书的特点,又出现了隶书的特点,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中波笔和掠笔的使用、点的运用、笔画粗细的变化等特征,说明其夹杂着篆书和隶书,是处于隶变阶段的一个典型代表。
陈咸松
关键词:书法隶变
黄士陵篆刻中的“开放与包容性”
2022年
对于书法篆刻这类艺术而言,入门除临习前人作品外,几乎别无他法。初学者只能“印内求印”,宗法秦汉、隋唐、明清等流派印。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笔者从秦汉印到明清流派均有所学习,最终于流派印中偏工稳一路的黄士陵印风用工最勤。起初对黄氏这种看似“平直呆板”印风的选择并不是一见倾心,而在身边人的影响下,笔者渐渐对其产生兴趣,并逐渐深入学习。
沈桂婷
关键词:书法篆刻印风黄士陵秦汉明清
品读《张海书法艺术馆馆藏石刻选》
2023年
当代出土文献呈“爆炸”式涌现样态,不仅有力推动了考古学的繁荣发展,也使得石刻出土文献能够与纸质传世文献分庭抗礼,其重要价值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黄永年《碑刻学》指出:“碑刻除极少数伪造者外,多第一手史料,且不若史书之经传抄而有脱讹之病,故夙为研治史学者所珍视。”[1]荣新江《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认为:“石刻数量极其庞大,延续时间很长,而且种类繁多,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有不少石刻资料甚至可以改写我们已知的历史,因此已经是现在史学研究所不可不予理会的文献材料。”[2]
刘迪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研究学术训练出土文献传世文献
汉代草书连笔映带书写研究——以敦煌草书简为例
2020年
草书以连笔映带作为主要笔形与草化手段。本文以敦煌汉简中的草书简为中心,研究早期草书特征,分析草书连笔映带的几个来源,指出连笔映带笔形在草化书写过程中起到了改变笔形数量,改变笔形置向,改造书写体势,改变笔形长短、用笔方式与行笔速度,改变笔形与笔形之间的组合关系,改变字与字之间的空间秩序等作用。并指出连笔映带笔形在后来字体楷化演变中的去向。
李逸峰
余绍宋论书法“自颜柳辈出而始大变”的理论生成——兼谈其“颜柳”书法情结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就余绍宋对书法"自颜柳辈出而始大变"这一结论性的观点进行理论上的溯本探源,并借助"书法若虞褚,虽稍改六朝恶态"的褒贬,试图窥析出余绍宋对颜真卿、柳公权书法的情结。
刘耀桢
关键词:余绍宋
浅析吴玉如书法风格
2017年
吴玉如是当代书法巨擘,先生学习书法取法比较全面。行草书取法二王,综合唐、宋、元、明、清诸家之长为基本思路,篆隶书主要取法邓石如,小楷以二王为尊,楷书主要学习北魏《元略墓志》。先生是二王书风的正真继承者,在碑学大兴帖学衰微之际,主张将北碑书法纳入二王书法之中,碑帖结合,从魏碑中体会二王书法的特点。
王肖丹
关键词:书法风格
好书多存书外意——读《书内书外:沈鹏书法十九讲》
2022年
2020年,沈鹏先生的书法著作《书内书外:沈鹏书法十九讲》(以下简称《书内书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收录了沈鹏先生在中国国家画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文史馆等单位所做的书法专题讲座,由其学生整理成书,在讲座文稿中酌情加上大小标题以点明主旨,行文整体保持着沈鹏先生漫谈型讲课风格,体现了沈鹏先生真实的授课情形,呈现出沈鹏先生对书法艺术及书法文化的思考与探索。
王博
关键词:中国国家画院书法文化书法艺术
黄鹤楼公园匾额浅析
2018年
黄鹤楼公园现悬挂匾额共有六十余块,其书法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且含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书法上,这些匾额字体丰富多姿,章法简洁协调,意境朴厚深邃。文化上,不论是题名型匾额,还是描述型匾额,内容多取自古人诗句、历史典故或是纪念相关历史人物。
陈咸松
关键词:匾额书法文化
汉印观照下的刀法嬗变——以查仲林的篆刻刀法为例
2020年
查仲林(1952-2009),安徽铜陵人。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书协篆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1992年入西泠印社。查仲林先生治印,意兼秦汉,善用大刀,风格冲猛。2019年12月,西泠印社、河南印社、河南书协篆刻委员会、等联合举办"查仲林先生篆刻纪念展",缅怀和纪念这位成就非凡的艺术家。本文的发表,也是此次纪念活动的一环。对于一位已谢世的老社员,通过研究,提倡认真探讨篆刻技法、宏扬传统艺术,以期更多的艺术家能够立足根本、光大印学。
顾建全
关键词:西泠印社汉印
共享之声:数字时代下高等书法教育的艺术传播与课堂转型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书法教学从"传统书斋"转向"数字共享"。高校书法教师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想法可以通过各种数字技术的新方式呈现大众,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具备更专业、更精确、更深入、更自由的授课方式和教学理念,使学生及大众受到...
李永祺袁正杨李欣芸
关键词:共享理念高等教育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