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系

作品数:83 被引量:288H指数:9
相关作者:宋媛媛吴兆国汪洋张俊美陈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慢性病防制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8篇药膳
  • 15篇食疗
  • 15篇中医
  • 15篇健康
  • 13篇亚健康
  • 13篇亚健康状态
  • 12篇儿童
  • 11篇药膳调理
  • 6篇养生
  • 6篇细胞
  • 6篇教学
  • 4篇蛋白
  • 4篇肾炎
  • 4篇国医
  • 4篇国医大师
  • 4篇标准化病人
  • 3篇血压
  • 3篇养生保健
  • 3篇证候
  • 3篇脾虚

机构

  • 82篇安徽中医药高...
  • 11篇皖南医学院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皖南医学院弋...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芜湖市第二人...
  • 3篇安徽国科生物...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25篇邓沂
  • 11篇王晓戎
  • 9篇储成志
  • 9篇宋媛媛
  • 7篇汪洋
  • 6篇冯梅
  • 5篇申小年
  • 4篇马波
  • 4篇黄维琳
  • 4篇王璟
  • 4篇李艳
  • 4篇周爱民
  • 4篇李爱剑
  • 3篇刘荣玉
  • 3篇梁枫
  • 3篇王明艳
  • 3篇吴兆国
  • 2篇赵忠
  • 2篇程上海
  • 2篇潘新征

传媒

  • 11篇中国中医药现...
  • 9篇中医儿科杂志
  • 7篇皖南医学院学...
  • 5篇甘肃中医药大...
  • 4篇甘肃中医学院...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黔南民族医专...
  • 2篇宜春学院学报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科技视界
  • 2篇2010中国...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癌症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8篇2022
  • 6篇2021
  • 10篇2020
  • 3篇2019
  • 15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诊断学》教学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是中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特点是内容多,知识量大,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由于中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诊断学课程学时比较少,为了深入了解中医专业学生诊断学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已完成诊断学理论及实践教学,但尚未进行考试的2007级三年制中医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李爱剑周爱民黄维琳
关键词:诊断学教学调查教学改革
银椴苷对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极化及神经炎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银椴苷(Tiliroside,Tle)是一种天然产物,存在于结香花(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金英(Galphimiagracilis)、和Phlomoidesspectabilis等生物体中。本文主要探讨Tl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的M1/M2极化的转化作用及其抑制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MTT检测各浓度Tle对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Griess试剂检测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产物生成量的影响;ELISA法检测Tle对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蛋白水平的影响;qRT-PCR检测Tle对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的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growth factor-1,IGF-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Tle(0-80μmol·L^(-1))对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活性没有明显影响;Tle显著降低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亚硝酸盐的含量,并对炎症因子IL-6、TNF-α蛋白水平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显著提高抗炎因子Arg-1和IGF-1的mRNA水平。结论Tle能够通过促进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M1型向M2型转化从而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因此Tle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申小年王俐君王星禹张宗奇徐颖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
妇科常见病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概况
2020年
疾病与体质相关性研究是近年来体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体质的辨识对于指导疾病的预防及诊疗有着积极的意义。近年来体质辨识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检索妇科疾病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文献,将其分为经、带、胎产、杂进行系统整理,总结中医妇科经、带、胎产、杂病的中医证型与体质研究进展。通过对妇科常见病妇女体质的研究,对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对不同体质的妇女进行妇科疾病防治的指导意义重大。
安玉霞王晓戎
关键词:妇科病中医体质疾病防治
药膳养生汤标准研究浅探
车敏邓沂
文献传递
国医大师李济仁运用自创摩腹操治疗泄泻经验被引量:2
2022年
目前现代医学对功能性腹泻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但发病机制未明;中医对泄泻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明晰,并且临床报道表明中医药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文章介绍国医大师李济仁身患泄泻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过程,采用内服中药难以获得显著疗效时,通过长期反复摸索、总结,自创摩腹操、按揉穴位治疗泄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储成志李艳张宏张凯王晓戎
关键词:国医大师
麝香醒脑宁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麝香醒脑宁(SXN)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SXN对翻正反射和脑电恢复时间、脑含水量和脑指数、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D)、一氧化氮合酶(NOS)和海马内皮素(ET)的影响。结果SXN(80、160mg/kg)可促进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翻正反射和脑电活动的恢复;SXN(40、80、160mg/kg)能够降低全脑缺血/再灌注24h大鼠脑含水量和脑指数;SXN(80、160mg/kg)能够降低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MDA、LD含量,提高SOD、LDH活性,抑制脑组织NOS活性和海马ET的升高。结论SXN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抑制NOS和ET的升高等有关。
汪洋李维祖尹艳艳曹曦明亮李卫平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
基于标准化病人为主的中医学专科专业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发设计被引量:3
2016年
介绍了借助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研发标准化病人(SP)辅助教学系统,实现将SP由真人模拟转换为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所研发的系统包括SP病证教学资源库,视频库,中医舌诊、面诊与脉诊图谱库,并以病证为单位,构建辅助教学系统。
王晓戎邓沂赵国胜王义祁储成志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辅助教学中医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体外不同培养基培养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比较胎牛血清培养基,小牛血清培养基对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刷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培养存活率的差异。方法:采用不同细胞培养液,对经纤支镜刷检获得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细胞,比较细胞的存活率。结果:胎牛血清培养基细胞成活率比其他培养基高。结论:胎牛血清培养液可提供较为满意的生长条件。
黄维琳
关键词:细胞培养支气管上皮细胞培养基
医药类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探讨
2022年
如今随着高校扩招,自主招生的趋势越来越猛烈,大学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高职高专类的中医院校,跟踪和服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对此现象,高校应充分认识离校未就业现象的复杂性,认真研究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担当责任,努力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加强就业指导,积极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汪珺汪洋
关键词:离校高校毕业生
STAT3与磷酸化STAT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检测STAT3及磷酸化STAT3(P-STAT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9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P-STAT3和STAT3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TAT3和P-STAT3的阳性率分别为65.3%、46.9%,均显著高于其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两者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的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STAT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异常活化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STAT3及其信号传导通路有望成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新的靶点。
周爱民
关键词:STAT3蛋白肺肿瘤免疫组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