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矿机电工程技术研究所
- 作品数:50 被引量:49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建国孙浩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矿业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煤泥管道远距离输送新技术被引量:18
- 2004年
- 分析了煤泥电厂对煤泥输送环节的要求和传统煤泥输送模式的缺点,论述了煤泥管道远距离输送系统的最新发展,包括其基本工艺特点、性能参数和主要设备组成,还详细分析了采用管道输送方法煤泥燃烧发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 吴淼巩长勇孙浩李建国
- 关键词:工艺特点
- 污泥管道输送成套装备的应用被引量:9
- 2005年
- 介绍了“中矿”高固多相粘稠物料管道输送成套装备在污泥输送以及污泥储存、转载装车工艺环节中的应用方法及其主要特点。以污泥焚烧、填埋工程为例,对基于管道输送方式的污泥处理方案进行了详细描述。还介绍了“中矿”污泥管道输送成套装备的组成及特点。
- 吴淼赵学义孙浩李建国
- 软管收放装置
- 本发明是一种管道输送煤泥时的软管收放装置。集物料输送与软管收放于一体,其结构包括软管、转盘、动力头、机架。软管缠绕于转盘之上,动力头与转盘均安于机架之上,转盘可转动。利用该装置不仅解决了固定管与前进泵之间的柔性联接问题,...
- 吴淼巩长勇刘元成孙成武马星民
- 文献传递
- 矿井采空区充填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采空区充填系统,包括连续输送机、卸料机、抛射机和导轨,其中,连续输送机安装于作业点,卸料机安装在连续输送机上并可沿连续输送机纵向运动,抛射机安装在卸料机上,抛射机上安装有抛射头,抛射头为回转件,抛射头...
- 孙浩巩长勇姜福星景武李建国宋曦吴淼马星民董柏峰王黔兴刘元成
- 文献传递
- 物料抛射装置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新型结构的煤矸石皮带输送与二次上抛机构于一体的新型物料抛射装置。其利用旋转托盘带动皮带输送机及抛射滚轮摆动,可对巷道整个截面上进行充填物料。利用抛射滚轮的高速旋转,可将经皮带输送过来的物料上抛,达到巷道的...
- 吴淼巩长勇马星民刘元成
- 文献传递
- 高固多相粘稠物料远距离管道输送成套装备在城市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 作为高固多相粘稠物料的一种,污泥具有产量大、粘度高、颗粒细、浓度高、流动性差的特点,无论采用何种处理方式,均不可避免地需要合适的输送设备以满足处理工艺的需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固多相粘稠物料远距离管道输送方式在污泥处理主要...
- 吴淼赵学义孙浩李建国
- 关键词:城市污泥处理管道输送工艺理化性能
- 文献传递
- 煤泥输送泵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煤泥输送泵,其整个泵是固定式安装在基地上。煤泥输送泵采用动力部分与执行部分各自是独立的分体结构,双活塞缸联动结构,换向阀采用S形摆管形式,主泵送液压回路采用电液比例变量液压泵,能够通过就地或远程调节电...
- 吴淼
- 文献传递
- 基于吸入容积效率实测活塞泵排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为了能够准确测量活塞泵实际排量,根据往复式活塞泵排量计量原理,基于测量吸入容积效率的方法来计算活塞泵实际排量。首先针对影响吸入容积效率的主要因素,自行研制了一种高浓度黏稠物料吸入容积效率测试装置,然后简要介绍了测试装置的组成及测试原理,建立了基于吸入容积效率计算实际排量的数学模型,再者开展高浓度煤泥实验,通过改变煤泥的质量分数、吸料速度、料缸长径比等工况来研究大口径活塞泵吸入容积效率,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该方法计算活塞泵实际排量,不仅更符合工程实际,而且能够研究何种工况下实际排量更接近于理论排量,为提高泵送效率及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 郭光明马星民赵巧芝辛晨吴淼
- 关键词:测试装置
- 造纸污泥的流变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造纸污泥是制浆造纸产生的废弃物,含有一定量的热值,将造纸污泥通过管道远距离输送到流化床锅炉焚烧是目前解决造纸污泥的最佳途径。造纸污泥作为高浓度黏稠物料进行管道远距离输送存在很多困难,其流变特性研究是管道输送的重要理论基础。从上述角度出发,介绍了造纸污泥的物理特性和实验仪器,通过对质量分数为28.84%~37.30%的造纸污泥进行系统地测试,绘制了黏度曲线和流变曲线,确定了造纸污泥的流变类型,得出了造纸污泥的流变方程。通过对造纸污泥的流变特性研究,为造纸污泥管道输送设备优化设计以及泵的吸入特性研究提供基本参数。
- 郭光明庄德玉马星民吴淼
- 关键词:造纸污泥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
- 高浓度黏稠物料吸入特性测试装置的研制被引量:4
- 2008年
- 自行研制了一种高浓度黏稠物料吸入特性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改变物料的物理特性、吸料速度、物料仓压力和吸料长径比等工况,来研究大口径活塞泵吸入容积效率的变化。实验证明,该测试装置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 郭光明马星民赵巧芝吴淼
- 关键词: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