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中医医院
- 作品数:149 被引量:522H指数:11
-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小儿夜啼的中医治疗
- 小儿夜啼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小儿入夜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但白天能安静入睡的一种病症,常常令家长烦恼而不得不面对.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常常见到夜间啼哭的小儿,经过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取得...
- 尹维东
- 关键词:小儿夜啼中药治疗用药规律疗效评价
- CYP19A1基因rs717600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 了解CYP19A1基因rs717600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年9月至2016年11月乳腺科患者或者体检人员,分为乳腺癌病例组、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其中乳腺癌病例组共138例,即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疾病组共293例,即同时期门诊彩超提示为乳腺实性包块,经穿刺诊断为纤维腺瘤或者腺病的患者,按年龄±5岁与乳腺癌病例组匹配;对照组共259名,即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女性,未发现乳腺相关疾病,按年龄±5岁与乳腺癌病例组匹配。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研究对象CYP19A1基因rs7176005单核苷酸的多态性,采用Hardy-Weinberg检验分析3组基因型的遗传平衡性,采用χ2检验分别比较3组间rs7176005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差异以及携带不同基因型乳腺癌病例组对象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 乳腺癌病例组、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年龄分别为(44.69±8.09)、(42.33±11.44)和(41.92±9.61)岁。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结果显示,乳腺癌病例组、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对象等位基因C和T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83、0.34、0.04,P值分别为0.363、0.561、0.852),即3组对象均符合遗传平衡,具有衡定性及群体代表性。138例乳腺癌病例中,CYP19A1基因rs7176005位点不同基因型的患者肿瘤大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P=0.031),其中,携带TT和CT基因型的患者肿瘤大小以≤2 cm为主,比例分别为12/16和58%(40例),而携带TT基因型者以〉2且≤5 cm为主,比例为51%(27例);不同基因型患者间临床分期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9,P=0.025),携带CC和CT基因型者以Ⅱ期为主,比例分别为45.3%(24例)和52.2%(36例),携带TT基因型者以Ⅰ期为
- 杜正贵王刘艳周毅万航宇梁法清吕青
- 关键词:多态性单核苷酸乳腺肿瘤
- 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30例临床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GIST的CT表现临床资料。结果30例GIST中,良性6例,恶性24例;发生于胃14例;小肠8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系膜5例。CT表现为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丁祥华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T
-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胶体金粪便隐血试验(FOB)室内质量控制的研究,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用递减稀释血红蛋白的方法找到胶体金粪便隐血测试条的弱阳性检测浓度(或称检测下限、临界浓度),然后配制出上限质控液、下限质控液、阴性质控液,再用这些质控液在临床工作中开展胶体金粪便隐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结果胶体金粪便隐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开展2年,有效地监控了胶体金试条的质量变化和检验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论通过自配多浓度的质控液,可以比较有效地开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工作。
- 罗建伟高成莲
- 关键词:免疫酶技术胶体金质控液
- 某院9538张门诊中药处方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2年7月至12月门诊中药处方9 538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重点对患者、医生、药品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门诊中药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部分毒性中药超剂量使用、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差异大等问题。结论继续加强对中药处方的管理,开展院内培训,提高药师与医生的技术水平,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黎进平钟红
- 关键词:中药处方合理用药医院管理
-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02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顿服。疗程28d。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家用阿托伐他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叶登菊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稳定性心绞痛
- 脑钠肽、胱抑素C在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使其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为表现特征的一组综合征,见于各种肾脏疾病的晚期。
- 孔丽蕊赵玲莉
- 关键词: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胱抑素C脑钠肽慢性肾功能衰竭酸碱平衡紊乱
- 右佐匹克隆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59例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心理干预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予以萘普生治疗,观察组加用右佐匹克隆,均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疗程均为8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自第4周起即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在疼痛发作持续次数评分方面,观察组自第4周开始评分较治疗前即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在第6周时才出现显著下降,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疼痛持续时间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在第2周时出现明显下降,对照组则在第4周时出现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服药依从率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安全、有效,同时予针对性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
- 刘小苹
- 关键词:慢性紧张型头痛心理干预依从性
- NT-proBNP、H-FABP与cTnI联合检测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联合检测在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62例老年CHF患者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分为Ⅰ、Ⅱ、Ⅲ、Ⅳ级,同时选取健康人员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五组NT-pro BNP、H-FABP、c Tn I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心功能Ⅰ级组c Tn 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Ⅲ、Ⅳ级组c Tn I水平不断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各CHF组NT-pro BNP、H-FA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NT-pro BNP、H-FABP不断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 BNP、H-FABP与c Tn I可为疾病的分级提供依据,可作为CHF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及死亡风险评估的客观指标。
- 唐建琴
- 关键词: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力衰竭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效果。方法: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沙丁胺醇等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加味六君子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与体征、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EV1、FVC治疗后6周及12周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则未见显著变化(P>0.05),且治疗后6周及12周观察组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FEV1/FVC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可有效减轻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肖义萍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