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工学院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图像处理的鱼苗计数方法被引量:10
- 2012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鱼苗计数方法。将鱼苗图像首先进行分割和去除噪声操作,然后标识图像中各连通域并统计每个连通域内鱼苗像素点数,将其与一基值进行分析比较,得到每个连通域内鱼苗数量,从而进行鱼苗计数。25幅鱼苗图像计数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鱼体有相连和重叠的情况下,该方法能获得较准确的计数结果。
- 黄玲胡波曹乃文
- 关键词:图像处理连通域
- 高校嵌入式系统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 2007年
-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产品的普及,嵌入式技术成为当今信息发展的主流技术.高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传统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已不适应社会对嵌入式开发人才的需求,本文对高校嵌入式系统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架构和特点,提出了高校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的策略.
- 窦鹏黄力
- 关键词:嵌入式操作系统ARMΜC/OS
- 电气信息类专业单片机原理实验内容的研究
- 应用单片机的能力是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而单片机原理实验室培养相关能力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单片机实验一般包括熟悉实验环境、熟悉编程语言、定时器计数器或中断系统设计、I/O接口四部分.首先介绍了各高校在四部分中实...
- 曹乃文马兆敏胡波
- 关键词:电气信息类专业单片机原理教学实验
- 文献传递
- 配变监测计量终端的CPU通信设计
- 2013年
- 以低压无功补偿和配变监测计量终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主/从双CPU进行设计的优点,并为实现主/从机的有效协作进行了通信设计,包括主/从通信协议的制订、通信帧的组织、协议的软件实现、协议功能的验证、增强通信可靠性的措施等。实际验证表明,设计的通信协议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可靠传输,达到了双机有效协作的目的,为终端具体功能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谢从涩蔡启仲潘绍明未庆超
- 关键词:通信协议无功补偿
- 高校专利运营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通过对高校专利运营风险相关理论研究,基于商业风险和管理要素双视角下总结出高校专利运营过程中的13类风险因素并对其风险症状进行描述。运用专家打分法对两两类别风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打分,通过模糊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高校专利运营风险聚类结果为:法律风险、技术风险、组织管理风险、合作因素风险、环境因素风险五类即五个二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分解为17个三级指标,进而建立高校专利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所构建的高校专利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可以为高校专利运营风险识别和评估提供理论支持。
- 刘亚杰陈朝晖谢薇
- 关键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独立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中英文资料阅读的真实性评价
- 英文资料阅读是单片机课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英文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引入真实性评价进行该教学内容的考核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首先介绍了独立学院学生英文基础对单片机课程设计中英文资料阅读的影响,接...
- 卢珊齐保谦胡波
- 关键词:单片机教学课程设计
- 文献传递
- 基于双核结构的全数字化闪变仪
- 2011年
- 介绍了基于双核结构全数字化闪变检测仪的功能、特点及软硬件实现方案。该检测仪的硬件设计采用ARM+DSP模式的高速双处理器为核心,包括前置信号处理、A/D转换、触摸屏、USB接口、LCD驱动及显示等部分。算法上,针对目前将IEC闪变检测方法数字化过程中所带来的不足,利用二次采样方法,对IEC闪变检测数字化算法进行了优化,并用M atlab软件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克服了数字化过程中因采样频率过高带来的硬件资源紧张等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对嵌入式全数字IEC闪变仪的研制和原有仪表的升级改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高海涛王汝钢蔡启仲
- 关键词:ARM闪变IEC
- 基于分形测度的非线性系统多模型切换控制
- 对于一类可局域线性化和多模型表示的非线性系统,模型的切换会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减少这些影响,提出了采用分形测度作为切换判据的方法.非线性系统在平衡点处进行线性化后,可建立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切换模型.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非线性系统切换控制多模型控制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模糊传感器基于综合评判的概念生成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本文从应用的角度提出并探讨了模糊传感器基于综合评判的概念生成方法 ,并以舒适度测量为典型的例子 。
- 韩峻峰孔峰罗文广陈振强
- 关键词:模糊传感器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 2014年
- 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智能温度测量系统。系统通过数字多点温度计来获取温度信号,并通过WiFi传递到RISC微处理器ARM中。数据存储在一个由微处理器控制的,基于IIS总线标准的SD卡。完成数据采集的软件设计,Linux操作系统在ARM硬件平台的移植以及基于Linux操作系统和SD卡协议的SD卡和SDWi-Fi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最终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
- 肖三强罗文广
- 关键词:嵌入式LINUXARMWIFIW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