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第三大学
- 作品数:69 被引量:144H指数:8
- 相关作者:鲁楠王继莹韦遨宇李金佳李奇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巴黎第一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传媒业的专业化机制
- 2009年
- 作为工业化社会中信息生产的关键环节,传媒业既受到社会群体期待、商业利益诱惑和迎合受众需求等宏观层面的影响,又面临追逐成名光环、恪守从业原则等微观层面的挑战;承认并正视其所包含的成名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和内容筛选机制,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传媒业的运作。
- 皮埃尔.索尔兰刘君
- 关键词:传媒业
- 《论语》的公理化诠释与普世价值
- 2012年
- 以公理化的方法重新理解与阐释孔子的"论语",对领悟孔子思想所具有的普世价值的意义、理解孔子思想何以被亚洲诸国及欧洲启蒙思想家所景仰、理解孔子思想对当今中国和亚太地区乃至世界所具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普遍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 韦遨宇
- 关键词:跨学科学术创新
- 母语为汉语普通话者连续法语语流中节奏迁移的声学实验研究
- 2017年
- 汉语与法语在语言节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在法语学习过程中汉语到法语的节奏迁移缺乏量化的实验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试图从声学方面去衡量母语为汉语普通话者的连续法语语流是否受到了汉语普通话的影响。为此,我们以10名高级法语学习者的汉语语流、法语语流以及5名母语为法语者的法语语流作为实验数据,使用节奏声学参数(rhythm metrics)分析对比实验数据。声学分析结果否定了汉语普通话节奏的负迁移假设。
- 谢寒
- 关键词:汉语负迁移
- 弗朗索瓦·若斯特谈电影叙事学的发展
- 2023年
- 弗朗索瓦·若斯特是法国著名符号学家,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大学)教授。有别于大部分符号学学者,若斯特在最初的符号学理论盛行阶段,采用了实用主义的方法论。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着手于电影叙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本次访谈简要提及了若斯特先生的研究经历,结合他本人关于电影叙事学基础概念、观看者视角等阐述,探讨了电影叙事学发展中的叙事机制、数字技术、未来展望等方面内容。
- 耿俊秦婕妤
- 关键词:电影叙事学电影符号学
- 当古典遇上“古典”京剧司卡班“粉墨登场”
- 2014年
- 2014年的农历除夕这天,在巴黎看到了来自祖国福建京剧院演出的,由莫里哀经典喜剧改编的京剧版《司卡班的诡计》。这次演出由巴黎第三大学的戏剧学博士傅秋敏女士策划,由福建京剧院的院长刘作玉与导演韩宁作为中方导演,由法国的喜剧导演Alan Boone作为法方的导演。在剧本方面,首先是南法国资深的编剧Robert Angebaud与导演Alan对于莫里哀的原著进行增减,然后由法方的傅秋敏女士和中方的陆柏兴先生根据增减后的版本再度翻译、改编,成为适合中国京剧表演的新版本。
- 王继莹
- 关键词:京剧院古典京剧表演莫里哀戏剧学
- 美国、法国与冷战的终结:趋同、近似和分歧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着重探讨美法关系与冷战的终结。现有的冷战史研究明显忽略了法国在冷战结束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回顾和考察冷战后期美国和法国对苏联东欧的政策、德国的统一进程以及冷战后初期围绕新的欧洲秩序美法之间出现的分歧和竞争,可以发现,虽然法国的实力和影响力都不足以和美国相提并论,但是美法两国的角色是互相补充和支持的,对于冷战终结法国同样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总而言之,研究冷战史不能只着眼于美国,也应关注其他国家。
- 弗里德里克·波佐马荣久(翻译)杨光(译校)
- 语言学习中的特殊问题 视觉行为与教员
- 1981年
- 一位语音学家和现代语言学教授解释了在语言教育领域中视觉与身体运动的作用,该领域在传统上是由两种别的官能(听与讲)的力学和心理学支配的。
- Odile Menot秦吉
- 关键词:韵律非言语行为语言学习教员视觉观察外国语言
- 认知负荷模型在口译教学中的建构
- 2021年
- 本文将认知负荷模型(EM)设计为一组教学工具,用于强调和讨论认知压力和限制对口译表现(包括技巧和策略)的影响。认知负荷模型有多种类型:有用于有稿同传的,也有用于无稿同传的,有用于交传的,也有用于视译的。认知负荷模型显示口译中的很多误译、漏译和不当之处可以归结为可用的注意力资源不足。另外,走钢丝假说认为在口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负荷通常接近饱和状态,也可以为错译和漏译提供一定的解释。认知负荷模型还可以和"语言可用性引力模型"结合起来使用,共同为口译培训和研究提供指导。
- 丹尼尔·吉尔雷炳浩(译)
- 关键词:认知负荷模型注意力资源
- 文学家的传记该如何成就——加缪传记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20世纪末的法国,文学家传记有一个明显的回流,在这个背景上,结合加缪研究中的传记部分,笔者深人比较了两部代表性的传记创作,进而探讨作品研究在文学家传记中的地位以及传记为文学研究服务的诸种可能。
- 让-伊夫·盖兰唐玉清
- 关键词:加缪
- 公众戏剧与它的辩驳(1946-1968)后续?大众戏剧的神话在何处?被引量:2
- 2017年
-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期间,国家戏剧与音乐部门副主管珍妮·洛朗奠定了公立戏剧系统与戏剧外省化运动的根基;让·维拉尔的阿维尼翁戏剧节与重启的国立大众剧院试图重现大众戏剧的乌托邦理想。戴高乐执政期,文化部长马尔罗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公立剧院建设与公众戏剧网络不断扩大。此时,《大众戏剧》成为知识分子们寻找新的"战斗精神"的阵地,由此它也在法国首次掀起了"布莱希特式的革命旋风"。1968年五月风暴后大众戏剧乌托邦走向幻灭。姆努什金的太阳剧社仍然在追寻着这个神话。
- 马可.科索里尼鲁楠
- 关键词:大众教育五月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