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城西小学
- 作品数:147 被引量:83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美华戴伟夏丽史桂香黄新元更多>>
- 相关机构:无锡市育红小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让学生初步了解“高在形外”的教学尝试
- 2018年
- 三角形的高是三角形的重要元素之一。从定义来看,三角形的高是指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所在直线作出的垂线段。从具体形式来看,三角形的高可以分为三种情形:一是高在三角形内,二是高与三角形的某条边重合,三是高在三角形外。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小学阶段的'图形与几何'内容一般不涉及'高在形外'这种情形。尽管如此,
- 王坤
- 关键词:教学尝试
- 构建生态理念下的小学作文高效课堂
- 2021年
- 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弱,教师如果按照“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写作教学,将难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影响作文写作教学效果。为了构建小学作文高效课堂,许多小学教师不断进行写作教学方法的探索,通过构建生态理念下的小学作文高效课堂,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论述生态理念下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内涵及优势,提出构建生态理念下的小学作文高效课堂的策略,包括拓展小学作文的写作题材、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会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营造活跃的作文教学环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分层作文教学等。
- 王振
- 关键词:生态理念小学作文教学模式
- “感”到深处“情”亦出——例谈小学语文教学感情朗读的指导被引量:1
- 2013年
- “感”为“情”之基,有“感”才有“情”,无“感”则无“情”。然而,在小学语文朗读指导中,我们常把感情朗读的着眼点放在朗读技巧的指导上,诸如:这几个字要读“重一点”;声调要“高昂些”;速度要稍微“慢一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何才能让学生读出真感情呢?在教学《黄河的主人》时。笔者着重于以感促情,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充分感悟中,升华了情,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质量。
- 戴伟卢爱侠
-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感情朗读《黄河的主人》朗读指导朗读技巧
- 跟冰心奶奶学作文——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有感
- 2007年
- 《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冰心奶奶看着那几棵大海棠树问一个小女孩:
“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
“好看。”
“怎么好法?”女孩子说不出来低头玩着纽扣的时候,一个男孩子笑着说。
- 李美华
- 关键词:《只拣儿童多处行》奶奶教学作文女孩子海棠
- 巧借画图策略,提升学习能力被引量:1
- 2021年
- 在整个小学阶段,图形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生动、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图形应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笔者尝试巧妙借助画图策略,引导学生在画中学、在画中读、在画中思、在画中找、在画中做、在画中说、在画中比……提升学习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记录下来,与大家共享!一、在画中学——以画为"桥",理解概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努力给学生的数学学习以直观表象的支撑,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数学。
- 吴新艳
- 关键词:画图策略小学数学教师理解数学小学阶段课堂教学过程
- 人文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被引量:1
- 2015年
- 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的精神,它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人文精神是对民族中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扬的体现,而这种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扬是指吸取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中精华,再与现今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二者水乳交融,以此促使社会与人类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人文教育的核心便是涵养人文精神。
- 夏丽
- 把“品读”的“槌”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 2013年
- 鼓不敲不响,敲边鼓也不行,敲鼓心才能敲得最响.同理,读书也一定要把“槌”敲在品读学生的心坎上才能使学习效果显著提升.比如在理解困惑处敲击,就能指点迷津;在一叶知秋处“敲击”,就能启迪智慧.……
- 戴伟卢爱侠
- 关键词:阅读教学
- 画为媒
- 2006年
- 李美华
- 关键词:涂鸦习作教学语文教学天性习作素材
- 从审美视角执教《白鹭》——《白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点评被引量:1
- 2013年
- 【教材解读】初读白鹭,给人最深印象——美!它的颜色美,形体美,觅食、栖息、低飞的画面更美!它给大自然增添了活力,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绝好素材。【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悟结合。读中品味白鹭如诗的美,读中积淀课文如诗的语言。将诗化的白鹭与诗化的语言、音乐相融,营造“诗化”学习境界。【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②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③品悟课文,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流程设计】1.动情导入感知美出示课件一:白鹭不同姿态图师:同学们,瞧!这就是白鹭。它们有的翱翔碧空,有的凝望远方,带给我们无尽的美感。在郭沫若的笔下,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文章,去领略白鹭的精巧与无穷的韵味。(点评:教者紧扣文学具有审美性这一特点,依托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规律,多媒体展示精美的白鹭图,配以优美的导入语,一下把学生带入诗一般审美情境,唤醒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2.品味语言感受美师:品读2-5节,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精巧而充满韵味的?汇报交流:指导学生抓住四对反义词和对比、衬托写法体会作者描写精妙,感受作者内心的赞叹,感情朗读。(点评:聚焦重点,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内容的同时,关注言语形式,达到内容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
- 孙存香李美华
- 关键词:《白鹭》教学实录背诵课文感情朗读言语内容
- 语文阅读教学的“四个驻足”
- 2012年
- 读书如同观景,在景色秀美处驻足,仔细地欣赏、玩味,能够体会到景色的美妙,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诧能工巧匠的巧夺天I,心中敬意顿然油生。阅读也是这样,在优美的文字处驻足,仔细地咀嚼、品味,能体会到作者的智慧灵光,叹服作者的文思精巧,惊诧作者的语言纯熟,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心中会腾起一股欲表达的冲动。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达到以上这样的状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位技艺高超的“高级导游”,要善于捕捉文本中“秀美的景观”,引导着学生在这些“秀美的景观”处驻足,让他们自主地欣赏、体会,仔细地咀嚼、玩味,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独运匠心,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和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对文本中“秀美的景观”的把握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应该抓住以下方面引导学生驻足。
- 戴伟卢爱侠
-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语言文字秀美大自然景观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