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省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90 被引量:1,080H指数:18
- 相关作者:王丽琴李亦然沈运扩刘玉涛王丽英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额济纳盆地戈壁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被引量:22
- 2013年
-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取样与室内粒度测试,分析额济纳盆地戈壁地表及下层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峰度等粒度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除冲积-洪积扇上部外,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石块为主,而下层粒度组成则以砂粒为主,颗粒平均粒径表层多数较粗,以石、砾为主,下层沉积物平均粒径较表层具明显的细化趋势,从低山残丘至洪积扇下部,平均粒径由粗变细;2)戈壁不同层次沉积物颗粒的分选性较差或差,仅在低山残丘与湖泊边岸浅滩分选属于中等;3)表层沉积物偏度以正偏、极正偏占主导,占总数的76.93%,而下层颗粒物的偏度以负偏、极负偏为主,占总体的84.62%;4)表层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以尖窄、很尖窄为主,占69.23%,其次为中等,占15.38%,而下层则以宽平、很宽平和中等为主,三者共占76.93%;5)戈壁沉积物的粒度特征整体上表现为粒径较粗、分选较差、正偏态、峰态尖窄的特点,综合反映了颗粒的沉积环境、地貌特征、侵蚀与堆积方式。研究结果可为戈壁类型划分提供参考。
- 董智王丽琴杨文斌李红丽李卫张志鹏丛日春
- 关键词:戈壁沉积物粒度组成粒度参数额济纳盆地
- 沙柳沙障对沙丘土壤颗粒粒径及分形维数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2年
- 统计分析了库布齐沙漠流动沙丘、设置沙柳活沙障和死沙障沙丘的土壤颗粒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及其与土壤砂粒(〉0.05 mm)、粉粒(0.05~0.002 mm)和黏粒(〈0.002 mm)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流动沙丘相比,设置沙障沙丘的粉粒和黏粒含量增加,且随着土层的加深而表现为下降趋势,不同部位则均呈沙丘下部〉上部〉中部的趋势。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因设置沙障而呈增大趋势,且表现为活沙障沙丘〉死沙障沙丘〉流动沙丘;垂直分布上,设置沙障沙丘的土壤分形维数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小,而流动沙丘表现为表层与下层大而中层小的特征,沙丘不同部位的分形维数则均表现为沙丘下部〉上部〉中部。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大小与土壤质地的细粒化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且与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0.05 mm粒径物质含量的增加和〉0.05 mm粒径物质含量的降低共同导致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设置沙障后的增大。
- 李红丽万玲玲董智刘振王丽英
- 关键词:沙柳沙障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库布齐沙漠
- 鲁中片麻岩低山丘陵针阔混交林蓄水保土效益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以山东省莱芜市雪野镇通天河小流域2003年3月营造的6种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2013年10月采用样收获法测定枯落物蓄积量和灌草生物量,烘干法和环刀浸水法测定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水文效应,单环定量加水法测定土壤入渗速率,标尺法测定土壤侵蚀量,研究不同针阔混交林的蓄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1)林下灌草盖度与生物量随林分郁闭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枯落物层蓄积量随林分郁闭度的增加而增加。(2)黑松刺槐混交林和侧柏刺槐混交林的土壤物理性状与土壤养分改良效果最好。(3)土壤蓄水性能以黑松刺槐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最好,其土壤渗透性能也较好。(4)减蚀量以黑松刺槐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最大。6种针阔混交林的蓄水保土效益以黑松刺槐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最大,黑松五角枫混交林、侧柏五角枫混交林、黑松麻栎混交林次之,侧柏麻栎混交林较差。
- 杨菲杨吉华艾钊张国庆魏晓明王荣荣
- 关键词:片麻岩针阔混交林蓄水保土效益
- 沙柳沙障对沙丘沙粒度组成与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3年
- 为揭示沙柳沙障对沙丘沙粒度组成与特征的影响,以库布齐沙漠流动沙丘为对照,以设障2 a、7 a沙丘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取样与室内激光粒度仪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流动沙丘与设障沙丘不同部位表层(0~5 cm)与下层(5~10 cm)粒度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库布齐沙漠沙以细沙和中沙为主,3类沙丘各层次间的黏粒体积分数无差异,其他粒径体积分数均表现为流沙与设障2 a沙丘差异不显著,均与设障7 a沙丘差异显著。2)3类沙丘各层次的粒度参数差异性变化一致,平均粒径Mz和偏度SK表现为设障7 a沙丘>流动沙丘>设障2 a沙丘,分选系数σ和峰态Kg则为设障7 a沙丘>设障2 a沙丘>流动沙丘;3类沙丘各层次的分选性随设障年限延长而变差,偏度由近对称变为呈正偏分布,峰态Kg值逐渐增大。3)3类沙丘各粒度参数在不同部位的变化不尽一致。除设障2 a沙丘外,流动沙丘、设障7 a沙丘表层各部位的Mz差异显著,下层则相反;3类沙丘表层与下层各部位的σ和SK差异显著;除设障7 a沙丘外,各部位的Kg差异明显;随设障年限的增加,粒径变细,分选系数逐渐变差,偏度和峰态增大。
- 王丽英李红丽董智王丽琴张志鹏沈运扩
- 关键词:沙柳沙障机械组成粒度特征库布齐沙漠
- 沂蒙山林区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颗粒分形与孔隙结构特征被引量:22
- 2011年
- 为探索人为活动干扰下植物群落变化对土壤物理结构特征的影响,运用土壤分形学和水文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沂蒙山林区7种植物群落下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土壤孔隙度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长期农业耕作等人为干扰下,玉米作物、板栗经济林和灌草丛群落下的土壤颗粒呈粗粒化特征,分形维数显著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下降,非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物理结构呈现退化状态;而处于长期封禁保护下的森林群落,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较大,粉黏粒等细粒物质的含量较高,孔隙结构状况较好。研究区土壤颗粒组成具有石质山地典型的粗骨土结构特征,森林群落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粉黏粒等细粒物质的含量和对土壤空隙的填充能力,是其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的分形学机制。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粉黏粒含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而与土壤砂粒含量和非毛管孔隙度具有线性负相关关系,它能较好表征植物群落变化对土壤颗粒组成和孔隙状况的影响,因而可作为评价土壤物理结构质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 刘霞姚孝友张光灿胡续礼Heathman G C
- 关键词: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土壤孔隙
- 江淮丘陵区土壤侵蚀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掌握江淮丘陵区土壤侵蚀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植被、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的关系,为确定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开展水土保持规划、制定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淮河流域江淮丘陵区为研究区,以2015年15m分辨率的Landsat 8影像为基础信息源,基于"3S"技术平台,采用综合评判法和实地调查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坡度、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结果](1)江淮丘陵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 409.60km2,约占总面积的10.20%,侵蚀强度以轻度侵蚀为主,局部以中度侵蚀为主。(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下垫面起伏度较大、条件较为恶劣的坡耕地,以及坡度相对较大、植被盖度较差的林地和荒草坡中;不同坡度下,主要发生在5°~15°的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带;不同植被覆盖度下,主要发生在45%~75%的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下,主要发生在暗色土、水稻土以及黄棕壤等土壤类型中。[结论]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植被、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与淮河流域江淮丘陵区土壤侵蚀分布关系紧密,坡耕地、坡度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低、土壤抗蚀性较差等下垫面更容易发生土壤侵蚀。
- 刘晓华刘潘伟胡续礼张荣华张光灿杨锐吴畏
- 关键词:土壤侵蚀环境因子江淮丘陵区淮河流域
- 山杏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对土壤水分和光照强度的阈值效应被引量:63
- 2011年
- 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主要灌木树种山杏(Prunus sibirica)为试验材料,应用CIRAS-2型光合作用仪测定不同土壤质量含水量(Wm)下山杏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光响应过程,探讨山杏光合特性对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Pn、Tr及WUE对Wm和光照强度的变化有明显的阈值响应。随着Wm(6.5%–18.6%)的递增,光补偿点降低,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升高;在Wm为18.6%时,山杏利用弱光和强光的能力最强,光照生态幅最宽。随着Wm(9.2%–18.6%)的递增,Pn、Tr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水分过高或过低,两者均呈现下降趋势;山杏对光照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光合有效辐射为800–1200μmol·m–2·s–1时,Pn和WUE都具有较高水平,饱和光强在983–1365μmol·m–2·s–1之间。以光合生理参数为指标对山杏土壤水分有效性及生产力进行分级与评价,确定Wm<9.2%或Wm>22.3%时为"低产中效水";Wm在20.5%–22.3%和9.2%–12.9%时,分别为"中产低效水"和"中产中效水";Wm在12.9%–20.5%时为"高产高效水"。其中Wm为18.6%时为"最佳产效水",对应光强为1365μmol·m–2·s–1。
- 夏江宝张光灿孙景宽刘霞
-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山杏土壤水分有效性水分利用效率
- 双色蜡蘑对黑松幼苗生长量及其根系形态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为研究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对黑松(Pinus thunbergii)幼苗生长及其根系形态的影响,在营养杯培育条件下,用双色蜡蘑液体菌剂对黑松幼苗进行接种处理,接种第15、30、60、90、120天时取样,比较接种和未接种黑松幼苗的生物量、根系形态及根系分形维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双色蜡蘑在黑松幼苗地上植株、地下根系的生长及其生物量的积累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接种双色蜡蘑也显著改善了根系总长度、分支数、表面积、体积等参数和根系分形维数,并对地下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时间早于地上部分,且效应显著高于地上部分。接种双色蜡蘑第15~30天时对地上部分基本无影响,但对根系促进作用明显,而地上部分在第60天时开始表现出显著的生长效应。研究发现,双色蜡蘑能够成功定殖于黑松根部,促进黑松幼苗生长及其生物量的积累,同时显著促进根系总长度、分支数、表面积和体积增加,并使根系分形维数增大,表现出明显的促生作用,且对根系发育的显著促进作用早于地上部分。
- 周晓莹梁玉李红丽高娅仇苏倩范小莉董智
- 关键词:黑松根系形态分形维数
- 基于TOPSIS法的鲁中南山区不同混交林水土保持效益评价被引量:8
- 2018年
- 为更好地开展鲁中南山区水土流失生态工作,有必要对该地区混交林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出适宜的混交林模式。以鲁中南山区典型石灰岩山地和砂石山地的12种10年生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林分的蓄水保土效益和改良土壤的效益,运用熵权法计算权重,并基于TOPSIS原理对各混交林模式进行评价;综合13项水土保持效益指标,对不同混交林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筛选出适合石灰岩山地和砂石山地的混交林。结果表明:对于石灰岩山地,乔灌混交林中的侧柏黄栌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中的侧柏刺槐混交林表现较优;对于砂石山地,针阔混交林中的黑松刺槐混交林、阔阔混交林中的刺槐麻栎混交林较为适宜。
- 李亦然张兴刚李泽东张如明程甜甜张永涛
- 关键词:混交林生态效益评价TOPSIS法
- 沂蒙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等级评价及分区被引量:6
- 2012年
- 以淮河流域沂蒙山区为例,基于生态修复的内涵和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的界定,在分析研究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选取海拔、土地利用类型、地面坡度3个因子为基本指标,选取土壤侵蚀强度因子为辅助指标,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构建了由27种组合类型组成的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等级区域单元体系,将研究区的生态修复适宜性划分为适宜、暂不适宜、不适宜3个等级。进行生态修复适宜性分区,将研究区划分为2个一级区、4个二级区和13个类型区,并结合遥感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绘制了生态修复适宜性类型区空间分布图。
- 郭帅赵宏霞张光灿姚孝友
-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沂蒙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