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通化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

作品数:39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李俊波辛红锋李少东刘晶王洪珍更多>>
相关机构:通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化市中心医院通化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献血
  • 5篇血液
  • 5篇输血
  • 4篇血站
  • 4篇无偿
  • 4篇无偿献血
  • 3篇献血者
  • 3篇艾滋病
  • 2篇血液报废
  • 2篇血液标本
  • 2篇用血
  • 2篇染病
  • 2篇无偿献血者
  • 2篇标本
  • 2篇病毒
  • 2篇采血
  • 2篇初筛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1篇胆囊

机构

  • 24篇通化市红十字...
  • 3篇通化市疾病预...
  • 2篇吉林省通化县...
  • 1篇通化市第三人...
  • 1篇天水市疾病预...
  • 1篇通化市人民医...
  • 1篇通化市妇幼保...

作者

  • 4篇刘晶
  • 4篇辛红锋
  • 3篇李俊波
  • 3篇王洪珍
  • 2篇袁秀红
  • 2篇李少东
  • 2篇朱秀莲
  • 2篇曲兵兵
  • 2篇刘玲玲
  • 1篇葛延辉
  • 1篇王热勤
  • 1篇刘晶
  • 1篇曲妆贞
  • 1篇罗伟
  • 1篇梁杰
  • 1篇葛延辉
  • 1篇赵亚波
  • 1篇辛红锋

传媒

  • 4篇中国社区医师...
  • 4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智慧健康
  • 2篇求医问药(下...
  • 1篇兰台内外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吉林省预防医...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献血前健康征询体检的必要性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献血前健康征询体检的必要性。方法结合近些年卫生部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对参加的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作为初步的筛选标准,然后对献血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液化验等作为进一步筛选标准。结果其中不适合献血的献血者有2120例,所占体检人数比例为7.99%,其中在健康征询阶段就淘汰掉的献血者有632例,在总不适合献血的献血者中所占比例为29.81%,体检包括两个内容,体格检查中淘汰掉的献血者有503例,在总不适合献血的献血者中所占比例为23.73%,当献血者符合上两项标准后进行血液化验,血液化验中淘汰掉的献血者有985例,在总不适合献血的献血者中所占比例为46.46%,其中健康征询以及体检合格的献血者与健康征询和体检不合格的献血者进行比较,其中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以及抗艾滋病病毒等指标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结论献血前进行健康征询以及体检,能够将不适合献血的献血者筛选出来,保证受血患者所受血液的安全性,因此献血前必须要开展健康征询以及体检。
宋洋
关键词:献血体检
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措施以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方法选取接受无偿献血的血液5600份,对血液进行相关检测,对血液的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造成血液报废的原因。结果本组实验数据中共有316份血液通过检测后不合格,为报废血液,占总血液检测数量的5.54%。其中因血液本身检测不合格造成报废的有240例,因血液储藏管理不善造成的报废数量为76份。造成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是血液检测不合格,经过对血液报废原因的统计,造成血液报废的原因主要有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升高有98例,占40.8%;梅毒阳性有81例,占33.7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有29例,占12.1%,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有21例,占8.75%;艾滋病毒阳性有11例,占0.46%。而造成血液报废的人为因素主要有血液的储藏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是血袋过期密封不严,血袋产生破损以及标签缺失情况。结论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有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增高,梅毒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艾滋病毒阳性,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要注意血液的储藏,对血液的储藏加强管理,并在操作过程中药注意规范操作,以降低血液的报废率。
曲兵兵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报废
加强专科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
2008年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公文、电报、簿册、图表、书信、日记、录音、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医院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加强对这一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
梁杰汪淑月
关键词:医院档案专科信息资源
血液在血站滞留及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024年
探讨血液在血站滞留及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为加强血液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血站近1年的血液储运管理工作资料,对其中的血液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质量控制中,共发生不良事件53例(1.71%),其中血液交接程序错误17例(0.55%)、血浆未及时冷冻13例(0.42%)、短途运输未放置冰源9例(0.29%)、长途运输未进行温度监测8例(0.26%)、血液受细菌污染6例(0.19%);所有不良事件中,血液交接程序错误的发生率(32.08%)显著高于其他事件,P<0.05;事件原因中,主要原因为冷链管理意识不足和储运交接管理不足。结论 在血液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提高质量控制意识,优化血站管理工作流程,加强冷链管理力度,做好各交接环节的细节控制,以保证血液的质量控制达到要求。
李俊波
关键词:血液血站
采血中晕厥的抢救及预防
本文就我站在工作中,对献血员献血时出现的晕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抢救及预防阐述如下: 1 采血过程中晕厥发生原因大致分为三种1.1 献血员心理因素造成。由于献血员(尤其是公民义务献血员)对献血的基本知识了解少,思...
朱秀莲葛延辉
文献传递
浅谈自体输血的推广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医院的临床输血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季节性、偏型性的血液短缺现象,因此,积极推广应用自体输血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由于异体输血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输血的不良反应以及经血传播病毒感染等,因此,自体输血就显得更为安全。
王洪珍
关键词:自体输血
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重要性的探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检测分析在不同季节、时间、地点以及不同献血人群的血液标本,分析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从而探讨出合适的初筛检验方法。方法该次研究挑选在2013—2015年期间5-10月这个时间段采集研究人员血液的检验结果。分析不同季节、时间以及人群的血液检测结果,并根据采血前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的检测项目的初筛检测和既往献血者的结果进行微机查询。结果时间和地点等因素对于献血者的检测结果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等项目上均有影响,利用献血前初筛检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阳性血液或者是反应性血液的采集,从而减少献血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结论对于流动献血应该加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等可行项目的初筛检验,并微机查询既往献血者的电子档案;在夏季采血时要加强询问献血者的饮食和作息问题,快速检验能够有效减少血液资源浪费和血站环境污染的问题。
刘玲玲
关键词:献血者血液标本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怀与管理被引量:1
2008年
朴枝南袁秀红刘晶辛红锋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传播HIV感染者
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误差原因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误差原因的探讨。方法该次研究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的82例血液标本质量的误差,分析影响误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来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结果影响血站中的血液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血站工作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缺乏责任意识,忽视检验报告的重要性,没有规范使用抗凝管以及血液检验标准;献血者的自身因素导致其未将采血前的各项活动及饮食情况告知血站的工作人员,从而导致填报的资料有误;在标本送检过程中没有严格对标本的运输环境进行严格的冷链要求,且送检过程中遭受巨大晃动使血细胞破裂等;工作人员在对血液标本进行处理或检测过程中存在失误。结论由于在整个血液检测的过程中,血站工作人员和献血者本身的失误都会造成检验出现误差,因此各项环节的操作都必须注重规范,加强工作,这样才能提高血站血液检测的正确率。
刘玲玲
关键词:血站血液标本质量
浅谈手术期输血治疗的临床进展
2011年
在围手术期,患者可因术前疾病本身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或手术操作而引起失血。当出现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和(或)血液成分明显变化时,进行输血治疗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并可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调查数据显示,在临床上,手术科围手术期用血量约占全部用血量的66.27%。尽管血液成分的安全性不断提高,围手术期输血仍然存在许多风险和不良反应。输血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维持机体的氧供。正常情况下,机体的氧含量为18~21ml/100ml。血红蛋白浓度,心功能和肺功能是决定机体氧供的主要原因。②维持机体的止血凝血功能。机体的止血凝血功能主要依靠凝血物质。③维持机体的有效循环血容量。
王洪珍
关键词:输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