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气象局
- 作品数:113 被引量:466H指数:13
- 相关作者:高文良吴亚平周学云胥志强杨漾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乐山市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雅安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荥经县雷电特征及云峰寺古树名木雷电防护研究分析
- 2024年
- 古树名木属珍稀濒危植物,是重要的自然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首先分析了荥经县雷电变化特征,接着以荥经县云峰寺古树名木为例,通过现场勘查,分析古树名木的雷电危害机理,根据云峰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对云峰寺古树名木设计了行之有效的雷电防护技术方案。对研究特殊物种的发源、进化、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
- 曹毅徐晓波黄勇张棚胡晓东
- 关键词:古树直击雷防护接地装置
- 基于气温特征分析雅安碧峰峡避暑旅游适应性
- 2023年
- 基于雅安碧峰峡气象观测站逐日的气温观测资料数据,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雅安碧峰峡避暑旅游适应性。结果表明:碧峰峡全年平均气温为12.8℃,全年没有高于35.0℃的暑热日和高于37.0℃的酷热日,最高气温高于32.0℃以上的天数平均仅为2.0d,夏季平均气温为20.8℃,较为凉爽,特别适宜避暑。
- 李尚锦胡瑶曾元
- 关键词:气温避暑
- 引发四川盆地西南地区暴雨的高原涡特征分析
- <正>1引言20世纪60年代吴永森[1]等及陈乾[2]首先指出高原涡的天气事实,叶笃正、高由禧[3]在1979年指出高原涡的水平尺度和垂直厚度,绝大多数在高原地形的下坡处减弱、消失,当遇到适宜的高空条件,也会发展移出高原...
- 陈贝高文良
- 文献传递
- 遂宁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技术分析
- 2020年
- 本文利用NECP1°×1°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遂宁市一次罕见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是由于高原槽受副高阻挡东移缓慢,配合中低层低空急流和切变线以及地面倒槽触发下引起的。
- 唐沛袁静王俊驿万欣
- 关键词:大暴雨环流形势物理量分析
- 雅安市茶叶生产气象要素及气象灾害预防被引量:3
- 2019年
- 为提高雅安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降低或减少气象灾害对雅安市茶叶生产的影响,分析了雅安市茶叶生产的气象要素和影响茶树生长的气象灾害因子,提出了相应的气象灾害防治措施.
- 高昕杨岗
- 关键词:茶叶气象要素灾害预防
- 基于台站业务质量探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成效被引量:10
- 2022年
- 对雅安市2个基层台站(区站号56287和56278)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前后的业务管理方式、业务运行情况和业务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延伸到市级、省级,探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气象台站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后,各类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均有所提升;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有效解决了传统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各级气象观测站运行质量,促进了各级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气象观测工作效率和成效。
- 李尚锦胥志强曾元胡瑶唐蜜
- 关键词: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 雅安市一次暖区强降水过程中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针对2018年7月14日雅安市发生的一次暖区强降水过程,该文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观测和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对此次过程发生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的发展传播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回波的发展及维持主要是由于上游对流系统的移入以及对流系统内部的再触发机制;②当回波走向与环境平均风较一致时,可判断未来回波将沿环境平均风方向发展传播。③通过分析地面气象要素气压和气温的变化可判断冷池是否形成,气压陡升和气温骤降表明地面冷池已经形成,而两者变化趋势重叠的时间段表明冷池持续出现。此时若雷达低层风场显示不断有暖湿气流输送过来,有利于对流系统内部不断触发新的对流单体,这种对流系统内部的再触发机制有利于强回波的长时间维持。
- 闵涛吴筱高文良周学云吴亚平
- 关键词:暖湿气流
- 四川盆地西-南部沿山短时强降水环境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利用实况监测、再分析资料和模式分析场资料,分析了盆地西-南部强降水发展特征、天气配置、环境要素、对流触发机制等。结果表明:盆地西-南部强降水有三个发生源地,分别为峨眉山东坡沿山地区、四川盆地南部山区和盆地西北部沿龙门山脉。盆地西-南部的强降水生消发展主要表现为两种分布形势,一是发展型强降水,二是未发展型强降水。在中低层为强降水提供的能量和水汽条件相似情况下,500 hPa的影响系统是决定盆地西-南部强降水天气过程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中低层不显著的环流差异下,850 hPa风速的微弱变化是造成对流是否维持更长时间的关键,850 hPa风速越大越有利于对流进一步发展形成发展型强降水。影响盆地西-南部强降水发生发展的环境要素中,水汽因子尤为重要。首先,环境水汽含量不仅是深厚湿对流发生的水汽条件,亦在不稳定能量条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次,充沛的盆地水汽含量足以引发强降水出现,但水汽含量差异是对流性降水发展升尺度的关键因素;最后,水汽含量的差异导致了强降水发展趋势,反过来强降水发展也影响水汽含量阈值,两者相互反馈。盆地西-南部强降水对流触发配置模型可分为低压扰动型和地形辐合型,小尺度冷池、地形辐合和地面辐合线在其触发条件中尤为重要。
- 陈贝高文良王秀明
-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环境要素
- 热带低压对高原低涡风场的影响
- 中国沿海热带低压活动会影响高原低涡路程径异常,本文利用NCEP/NCAR2000,2002和2005年7-8月的再分析资料,对伴有热带低压向北活动的在河套地区打转的3个高原低涡个例,在不同活动阶段的对流层中层风场与涡度收...
- 郁淑华屠妮妮高文良
- 关键词:高原低涡热带低压涡度收支
- 西南地区台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探讨被引量:3
- 2009年
- 该文从中国西南三省气象台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现状入手,结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见解。
- 卓刘珺房伟韩世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