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地质矿产信息研究所

作品数:17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正琪田永富胡耀明刘劲松李桂芳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地质
  • 3篇地质遗迹
  • 2篇山字型构造
  • 2篇土资源
  • 2篇矿产
  • 2篇矿产资源
  • 2篇国土资源
  • 2篇财务
  • 1篇蛋化石
  • 1篇档案
  • 1篇档案工作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勘
  • 1篇地勘单位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调查
  • 1篇地质工作
  • 1篇地质勘查

机构

  • 17篇湖北省地质矿...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湖北省鄂东南...
  • 1篇湖北省国土资...

作者

  • 6篇李正琪
  • 3篇田永富
  • 3篇胡耀明
  • 2篇刘劲松
  • 2篇李淑芬
  • 1篇欣奇
  • 1篇胡远群
  • 1篇刘凤云
  • 1篇温东升
  • 1篇林淑苹
  • 1篇李桂芳

传媒

  • 6篇资源环境与工...
  • 4篇湖北地矿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中国区域地质
  • 1篇中国地质矿产...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2篇198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城—黄陂断裂带新城—天河口段金的构造地球化学
1994年
本文介绍了新城—黄陂断裂带,新城—天河口段不同构造区、不同类型构造中金的分布、分配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新黄断裂对区内金矿的控制作用及其动力学、地球化学机制;并在综合成矿构造地球化学标志的基础上,提出了找矿方向。
李正琪
关键词:构造地球化学动力学
湖北省地质遗迹保护现状与保护建议被引量:11
2004年
地质遗迹是一种珍贵且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加强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可以成为一种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地质遗迹的保护现状 ,并针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保护建议。
田永富李正琪温东升
关键词:地质遗迹自然遗产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可再生
湖北省郧县梅铺镇晚白垩世地层中恐龙骨骼化石的分布、埋藏与分类特征被引量:6
2001年
湖北省郧县梅铺镇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发掘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处恐龙化石具有分布集中、数量大、种类多、埋藏浅,骨化石和蛋化石共生等特点。
李正琪
关键词:晚白垩世鸟臀目骨化石蛋化石
鄂北新—黄断裂合河—殷店段构造岩中的糜棱岩系列被引量:3
1994年
湖北新城—黄陂断裂是桐柏山地区重要的断裂之一,断裂带及其附近构造岩极为发育,其中以塑性变形占主导地位,属糜棱岩系列的构造岩,在成因上与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本文着重讨论了新—黄断裂合河—殷店段构造岩中糜棱岩系列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刘忠明谭秋明李正琪
关键词:糜棱岩韧性剪切带
再议大别山群被引量:1
1996年
大别山杂岩是由早期的沉积地层和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岩浆岩以及构造岩片所组成的杂岩体。经过详细的再研究,提出以牛车河—株林—太湖断裂为界将原大别山群解体为两部分。北部表壳岩为晚太古代大别山群,被新老岩体吞蚀破坏而呈大小不同的残留体,自上而下分为3个岩组:富铝含石墨片麻岩—大理岩组、含铁石英岩—片麻岩组、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组。南部表壳岩新命名为早元古代黄冈群,自上而下也分为3个岩组:富铝含磷石墨片岩—大理岩组、含铁角闪岩—变粒岩组。
赵银胜胡光来冷汉运
关键词:地层早元古代地层划分
湖北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研究
李正琪田永富李红军张嫣刘劲松卜永洗
该项目基本查明了湖北省地质遗迹的数量、规模、成因、类型、及保护与开发现状。对湖北省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可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建立了湖北省地质遗迹“分类方案”和“评价标准”;对省内地质遗迹进行了分类分级。探讨了湖北省地...
关键词:
关键词:地质遗迹
武当山字型构造的确定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被引量:1
1997年
属秦岭构造带的武当山地区,其构造性质历来受到地学工作者的关注,有“武当背斜”、“武当隆起”、“武当山地体”、“武当地块”,以及近来提出的“武当褶皱逆冲推覆体”等说法。笔者根据大量地质、物化探和遥感资料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是一以武当山为脊柱的山字型构造,称为“武当山字型”构造。文章并讨论了山字型构造的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胡耀明
关键词:山字型构造成矿
湖北省地质遗迹的基本特征与类型划分被引量:6
2004年
湖北省境内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样,可保护和开发价值高。本文就湖北省地质遗迹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地质遗迹分类方案(建议),并根据不同地质遗迹的成因与属性,对已调查的132处地质遗迹进行了初步分类。
李正琪田永富
关键词:地质遗迹地质作用
湖北省地矿技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建设
该项目共分两大部分,其一是通过系统总体设计、硬件设备的配置安装、应用软件的引进与二次开发、调试和试运行,建成了局域网模式下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它包括六个子系统,覆盖了从书刊采购到借阅流通的整个图书管理过程。其二是在对...
关键词:
关键词: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数据库
随县群层位及时代的探讨被引量:2
1989年
随县群主要出露于湖北随县、应山一带,以北为红安群、大别群,以南为扬子准地台的震旦系。其层位及时代一直为地质界所关注,认识各异,本文据这套地层的原岩建造、变质相、同位素年龄值,特别是它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提出:随县群是继下元古代红安群之后,于中—晚元古代接受的又一次地槽型沉积物,其上被震旦系陡山沱组不整合覆盖这一认识,与同行们探讨。
曾家纪
关键词:陡山沱组不整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