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47 被引量:333H指数:10
- 相关作者:李涛刘晓岚彭邦银梁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Eu^(2+)激活的Ga_2S_3-CaS体系的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u2+激活的不同镓含量的CaS-Ga2S3系列荧光粉。随镓含量的增加荧光粉的体色由红色过渡到黄色,其发射光谱由红光到黄光。通过XRD和漫反射谱测试得到,当Ga/Ca值<2时,其成份为CaS与CaGa2S4的混合物;当Ga/Ca值>2时,其成份为CaGa2S4与Ga2S3的混合物。当Ga/Ca值>0.5时红光已基本上测不到,且Ga适当的过量可使CaGa2S4∶Eu2+在可见光区的激发和发光效率提高。
- 郭崇峰张剑辉黄德修苏锵
- 关键词:发光镓铕
- 空气条件下合成的CaBPO_5:Eu、SrB_4O_7:Eu和Ba_3(PO_4)_2:Eu的XANES和发光性质被引量:2
- 2003年
- 测定了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在空气条件下合成的发光体CaBPO_5:Eu、SrB_4O_7:Eu和Ba_3(PO_4)_2:Eu的Eu-L_3边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S)谱和发光光谱。从发光体的Eu-L_3边XANES可见,Eu^(3+)-L_3边能量比Eu^(2+)-L_3边能量高7—8eV;3个发光体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均可看到Eu^(2+)的4f-5d跃迁和Eu^(3+)的4f-4f跃迁。发光体的Eu-L_3边的XANES和发光光谱说明空气条件下合成的发光体中Eu^(3+)可部分还原为Eu^(2+)。
- 梁宏斌赫泓曾庆华王淑彬苏锵胡天斗谢亚宁张静刘涛吴自玉
- 关键词:铕发光性质
- 两种新型双极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发光被引量:14
- 2006年
- 设计和合成了两种新的具有“双极(bipolar)”性质和发光性能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N-[4-(5-(2-苯基喹啉-4)-1,3,4-噁二唑-2)苯基]-N'-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TPDOPQ)和N,N'-双{4-[5-(2-苯基喹啉-4-基)-1,3,4-噁二唑-2]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TPD(OPQ)2].用1H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光致发光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这两种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同时具备空穴传导和电子输入双重功能,光致发光性能优良,热稳定性好,能形成均衡薄膜,因此可作为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候选材料.
- 向能军李狄豪梁万里苏树江石建新龚孟濂
- 关键词:有机小分子电子传导发光
- 含羧基的新型氨基蒽醌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2004年
- 合成、表征了一种含有羧基的新型蒽醌衍生物——— 1 [N (6 羧基戊基酰基 )
- 范丽芬刘杰马丽陆家政黄锦汪计亮年
- 关键词:己二酸氨基蒽醌
- 卟啉金属化对氢键组装的卟啉-蒽醌衍生物超分子稳定性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分别研究了 5_(对_羧基亚甲基 )苯基_10 ,15 ,2 0_三 (对_甲基 )苯基卟啉 (p_CMPTTP)及其锌 (Ⅱ )配合物Zn(p_CMPTTP)与 (1_氨基 )蒽醌 (AAQ)通过氢键的超分子自组装。根据静态猝灭过程的描述式由荧光光谱滴定数据计算了它们的结合常数 ,发现锌 (Ⅱ )配合物与AAQ超分子的结合常数小于自由羧卟啉与AAQ超分子的结合常数。这可能是由于卟啉的金属化作用对超分子不对称氢键强度的影响引起的。
- 罗海英马丽毛伟斌黄锦汪计亮年
- 关键词:锌卟啉超分子自组装
- Y2O3:Eu^3+纳米棒的微乳液-微波法制备、表征与发光性能被引量:4
- 2009年
- 用简单的微乳液-微波法合成大小和形貌可控的Y2O3∶Eu3+纳米棒晶体。XRD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Y2O3∶Eu3+纯相,属于体心立方晶系。TEM结果表明,随着水乳比ω0从5变化到35时,粒子发光粉的形状由纳米颗粒状变为纳米棒,纳米棒的直径约为30~50 nm,纳米棒长约为200~300 nm。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表明,最大的激发带是位于254 nm的Eu3+-O2-电荷迁移带。最大发射峰位于611 nm,属于Eu3+的特征发射。Y2O3∶Eu3+纳米发光粉的发光强度随着ω0的增加而增强。发光寿命分析表明Y2O3∶Eu3+纳米棒中Eu3+的发光寿命为2.03 ms。在阴极射线发光真空装置中测得的I-V曲线表明Y2O3∶Eu3+纳米棒薄膜的启动电压仅1 300 V。同时,在2 000 V外加电压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Y2O3∶Eu3+纳米棒的阴极射线发光为Eu3+离子的特征红光。
- 庞起覃利琴韩健鹏石建新龚孟濂
- 关键词:光致发光
- 一种新型发红光材料SrGdGa3O7:Eu^3+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发红光的荧光粉SrGdGa3O7:Eu3+。漫反射光谱和激发光谱中Eu3+的电荷迁移带、Eu3+离子f→f跃迁以及Gd3+离子8S7/2→6I7/2的跃迁相互吻合;监测Eu3+离子的特征发射,激发谱中有Gd3+离子的激发线表明存在Gd3+→Eu3+的能量传递。发射光谱中以5D0→7F2跃迁为主,表明Eu3+离子所占据的晶体学格位没有对称中心的Cs格位。根据低温下的发射光谱计算了7F1和7F2能级完全解除简并后的每个分裂能级的位置。Eu3+的发射发生明显的温度猝灭现象,同时发射谱线的分辨率也逐渐降低。Eu3+离子的5D0→7F2跃迁在不同温度下的荧光衰减曲线相似;随着温度的升高,荧光发射强度衰减越快,但是仍然处于毫秒数量级;5D0→7F2跃迁是宇称和自旋禁阻的跃迁,所以荧光衰减时间比较长。
- 张新民梁宏斌余瑞金田梓峰苏锵
- 关键词:发光荧光粉
- 钌(Ⅱ)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被引量:10
- 2002年
- 合成了三种含咪唑并[4,5-f]邻菲咯啉(IP)的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FAB-MS、1H NMR、UV-vis和电化学对它们进行了表征.运用Z-扫描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钌(Ⅱ)配合物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n22和非线性吸收系数 α2,并由此计算出它们的三阶非线性系数χ(3)和分子超极化率 γ.分析了分子结构对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 蒋才武巢晖李红李润华计亮年
- 关键词:多吡啶配体Z-扫描非线性光学材料
- 4,4′-双(4″,4″,4″-三氟代-1″,3″-二氧代丁基)联苯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被引量:1
- 2009年
- 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Eu2(btb)3(H2O)4(1)和Eu2(btb)3(phen)2(2)[H2btb=4,4′-双(4″,4″,4″,-三氟代-1″,3″-二氧代丁基)联苯,phen=1,10-邻菲罗啉].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快原子轰击质谱表征了2个配合物的结构.在近紫外光激发下,配合物1和2都发射出强的铕离子特征红光.对614nm红光进行监控,其激发光谱在395nm处具有最大的激发强度,与InGaN芯片发射的近紫外光激发相匹配.将配合物1和2与395nm发射的InGaN芯片进行组合制备了红色发光二极管.在配合物和硅树脂的质量比为1∶25的情况下,2个红色发光二极管的色坐标分别为x1=0.5210,y1=0.2285(配合物1);x2=0.5835和y2=0.2857(配合物2),位于标准的国际色坐标红色区域;器件的发光效率分别为0.65和0.76lm/W.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是制作白光二极管可供选用的红色发光材料.
- 刘生桂王慧慧何沛石建新龚孟濂
- 关键词:铕配合物化学合成发光
- LED用荧光粉Sr(S1-xSex):Eu^2+的合成和光谱性质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S1-xSex)系列硫属化合物掺Eu2+荧光粉。XRD表明荧光粉的组成为单相,而且体系Sr(S1-xSex)∶0.005Eu2+中晶胞参数随着组成的变化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遵守韦加定律。漫反射光谱与激发光谱吻合,说明荧光粉吸收的能量能够有效地激发发光中心而发光,激发光谱中较低能量区域覆盖了400~500nm的光谱范围,与蓝光LED芯片的发射光匹配。发射光谱呈现的是Eu2+离子的5d→4f特征跃迁发射带,当x由0增加到1.0的过程中,发射峰值波长由617nm逐渐蓝移到571nm。不同基质中掺杂的Eu2+离子的荧光寿命均为微秒数量级,与Eu2+离子的4f65d1→4f7跃迁相符合。将荧光粉封装在发蓝色光(λ=460nm)的GaN芯片上制作了LED器件,测量了器件的发光强度、色纯度和色坐标等参数。Sr(S1-xSex)∶Eu2+系列硫属化合物掺铕荧光粉能够有效地被GaN芯片发出的蓝色光激发,发出从橙色到红色的可见光,是一类较好的LED用荧光粉。
- 张新民吴昊苏锵
- 关键词:LED荧光粉铕光致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