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林业局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2 被引量:622H指数:16
相关作者:黄焱周猛邓明文潘向艳单文娟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百合
  • 6篇杉木
  • 5篇亲缘
  • 5篇亲缘关系
  • 5篇基因
  • 4篇东方百合
  • 4篇体胚
  • 4篇体胚发生
  • 4篇胚发生
  • 4篇器官发生
  • 4篇马尾松
  • 3篇性状
  • 3篇野生
  • 3篇野生种
  • 3篇栽培
  • 3篇栽培品
  • 3篇栽培品种
  • 3篇珍珠黄杨
  • 3篇植物
  • 3篇植物学

机构

  • 42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杭州市园文局
  • 1篇广东省林业科...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湖北省林木育...
  • 1篇南京森林公安...
  • 1篇睢宁县林牧渔...
  • 1篇茂县林业局

作者

  • 30篇施季森
  • 17篇席梦利
  • 8篇季孔庶
  • 8篇吴祝华
  • 7篇刘光欣
  • 5篇胡凤荣
  • 5篇童春发
  • 4篇周猛
  • 4篇孙崇波
  • 4篇池坚
  • 4篇郭方其
  • 3篇杨立伟
  • 3篇徐立安
  • 3篇黄敏仁
  • 3篇黄焱
  • 2篇王桂凤
  • 2篇刘玫
  • 2篇徐静
  • 2篇王源秀
  • 2篇龚佳

传媒

  • 7篇分子植物育种
  • 6篇林业科学
  • 4篇林业科技开发
  • 4篇浙江林学院学...
  • 3篇生物信息学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2006年全...
  • 2篇2006年中...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园艺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2004年南...
  • 1篇2010年中...
  • 1篇全国球根花卉...
  • 1篇江苏省遗传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 8篇2008
  • 13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百合属野生种及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14个百合野生种及7个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用15条引物扩增出150条谱带,均为多态谱带。UPGMA聚类分析结果将野生种基本分为2个类群,与形态分类的百合组和卷瓣组基本相符;宜昌百合与岷江百合亲缘关系较近。栽培品种分为2个类群,东方系为一个类群,麝香系与亚洲系为另一类群。麝香系与亚洲系比东方百合距卷瓣组百合亲缘关系更近。ISSR分子标记技术适合百合属植物的组间亲缘关系分析。
吴祝华施季森席梦利姜福星邓明文
关键词:百合属亲缘关系ISSR
杉木成熟合子胚器官发生和体胚发生被引量:23
2006年
以杉木成熟合子胚为起始外植体,研究基本培养基、不同种类的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对杉木器官发生和体胚发生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并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定芽和体胚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DCR+6-BA 1.0mg·L-1+TDZ 0.002 mg·L-1+NAA 0.1 mg·L-1对成熟合子胚诱导不定芽最有效;DCR+6-BA 1.0 mg·L-1+TDZ 0.003mg·L-1+NAA 0.1 mg·L-1是成熟合子胚诱导体胚的最佳培养基;不定芽在DCR基本培养基中可有效伸长;1/4MS+IBA 0.2 mg·L-1+NAA 0.1 mg·L-1对不定芽生根最有效.石蜡切片观察表明:不定芽有2种发生方式,一种是表皮及表皮下的3~4层细胞分生组织化发育而成,另一种是外植体内部的小维管束脱分化发育而成.2种发生方式均为直接器官发生途径.
席梦利施季森
关键词:杉木成熟合子胚器官发生体胚发生
东方百合的器官发生与体胚发生研究
以东方百合栽培品种'Sorbonne'、'Siberia'、'Tiber'的试管苗鳞片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6-BA0.3~2.0 mg/L、KT0.5~2.0mg/L、NAA0.1~2.0mg/L、2,4D0.5~2....
胡凤荣席梦利池坚施季森
关键词:东方百合器官发生体胚发生
喜树形成层的发育及周年活动被引量:4
2006年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具非叠生形成层。形成层在进一步发育的过程中,纺锤状原始细胞的长度随着枝龄的增加而变长,射线原始细胞的长度随着枝龄的增加而变短。其形成层活动与大多数散孔材树种相似,具有明显的周期性。3月份芽萌动以后,形成层开始活动,4~5月份形成层活动最为旺盛,10月份以后进入休眠状态。淀粉储量的消长与形成层活动周期有很强的相关关系。3—4月份形成层恢复活动以后,淀粉储量逐渐减少甚至消失。8月份淀粉开始积累,9月份淀粉很快消失。11月份又重新积累,直到翌年3月份以后才开始消失。
席梦利施季森包少康
关键词:植物学喜树形成层发育
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子代变异分析和家系选择
本文以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树高、胸径、材积、冠幅、通直度、高径比、冠径比、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和宽度、管胞长宽比等性状,发现家系间除管胞长宽比性状差异显著,其余性...
季孔庶徐立安樊民亮
关键词: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子代测定性状变异家系选择
文献传递
美洲黑杨杂种优良无性系转抗虫基因(Bt和CpTI)的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以美洲黑杨杂种优良无性系南林895杨(Populus×euramericanac‘v.Nanlin895’)为转基因受体材料,以嫩芽或腋芽为外植体材料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Bt基因和CpTI基因。结果显示较合适的组培再生与遗传转化系统为:叶分化培养基为MS+6-BA0.5mg/L+TDZ0.002mg/L,芽伸长培养基为MS+6-BA0.2mg/L+TDZ0.001mg/L+Km10mg/L+Carb500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预培养3d,菌液浓度OD6001.0~1.3左右,侵染时间20min,共培养4d,叶盘转化频率可达28.7%。对Kmr植株经PCR分析,筛选获得了18株整合有Bt基因和1株整合有CpTI基因的转基因植株。部分转基因植株的初步饲虫实验表明,饲喂转基因杨树叶片可明显抑制杨小舟蛾的生长发育。
诸葛强房丹李秀芬孙伟博黄敏仁王明庥
关键词:南林895杨
大花蕙兰类原球茎薄切片高频诱导体系的建立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对大花蕙兰离体诱导类原球茎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构建优良、高效的离体诱导体系。研究表明,不同外植体类型再生能力有显著差异,其中以类原球茎(protocorn-like body,PLB)横切片(transverse thincell layers,tTCLs)为外植体可获得最高的PLB再生频率,叶片再生频率及数量最低。不同激素配比影响tTCLs的再生能力,其中在1/2 MS+TDZ 1.0 mg/L+KT 0.5 mg/L+NAA 0.5 mg/L上最高诱导频率为91.20%。在上述培养基中添加3.0 mg/L AgNO3可提高tTCLs上PLBs的形成,但作用不显著。可见,以tTCLs为外植体诱导大花蕙兰PLBs切实可行。
孙崇波刘玫谢鸣蒋桂华施季森郭方其
关键词:大花蕙兰类原球茎离体诱导
基因芯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比较被引量:5
2008年
使用计算机模拟数据和真实的芯片数据,对8种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比较不同方法对基因芯片数据的筛选效果。模拟数据分析表明,所使用的8种方法对均匀分布的差异表达基因有很好的识别、检出作用。算法方面,SAM和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较好;数据分布方面,正态分布的识别效果较好,卡方分布和指数分布的识别效果较差。杨树cDNA芯片分析表明,SAM、Samroc和回归模型方法相近,而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与它们有较大差异。
单文娟童春发施季森
关键词:基因芯片杨树
珍珠黄杨不同扦插继代的荧光特性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叶片体内荧光测定技术,检测了通过连续继代扦插的高山引种驯化植物珍珠黄杨的4个不同继代的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Fv,Fm,Fv/Fm,Fv/Fo,Fm/Fo这5个参数从1990、1994、1998到2000继代呈现逐渐增大规律。后一继代各参数值都比前一继代的大,后续继代(1998、2000继代)Fm/Fo和Fv/Fo明显大于初始继代(1990、1994继代),表明后续继代的PSⅡ潜在活力和光能转换效率较高。荧光诱导动力学从P相到T相的时间逐渐缩短,振荡衰减逐渐加快,暗示光合作用的光、暗反应在初始继代,特别是1990继代受到严重抑制。珍珠黄杨除1990继代的Pq值大于QNP值外,其他3个继代均是QNP值大于Pq值,并且随着继代扦插的进行,QNP在荧光淬灭中所占的比值越来越大,Q的变异趋势与其生长适应能力的变化是一致的。
黄焱季孔庶汤庚国
关键词:珍珠黄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复壮
岷江百合生境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在踏查岷江百合分布区的基础上随机选取两个阴坡与阳坡群体,设样地调查其群落特征,测定其土壤化学性质指标,并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两群体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岷江百合生长在兰花莸、小角柱花、美丽胡枝子、黄花蒿等为优势的干旱河...
吴祝华姜福星施季森席梦利袁翠军胡凤荣刘光欣
关键词:岷江百合群落土壤化学性质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