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 作品数:426 被引量:3,306H指数:33
- 相关作者:王月兰陈全珠侯正明王宁新刘维洲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有效复制方法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介绍一种无需人工呼吸,成活率高的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术式。方法选用正常健康SD大鼠,于3~4肋间开胸0.5~1.0cm,迅速暴露心脏,冠状动脉下穿线后,即刻复位关胸,提线时以标Ⅱ导联心电图改变为阻断血流指标,连续缺血15min,松线,缝合切口。结果此法复制模型成功率可达95%以上,术后无死亡。结论该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术式迅速简便,成功率和成活率高。
- 李晓民汪克明刘婧吴子建周逸平蔡荣林
-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肌再灌注
- 艾灸对胃溃疡患者血浆cAMP的影响被引量:10
- 1998年
- 方向明许能贵余润明
- 关键词:胃溃疡胃粘膜环核苷酸艾灸
- 心经经脉与相应脏腑相关的研究——电针心经对家兔心功能、小肠及脑电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分别电针心经、肺经循行路线上的 3个测试点以及不电针的对照组对心功能、小肠及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以左心室内压峰值 (LVP)、左心室内压变化上升最大速率(LVPdp/dtmax)、心力环面积 (ACFL)、心肌收缩成分最大缩短速度 (Vmax)、小肠电图及脑电图为指标 ,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造成心肌缺血动物模型进行观察。结果 :电针心经对心功能、小肠及脑电活动的调节作用比电针肺经显著 ,有相对特异性。结论 :心经作为一条经脉 ,与心功能。
- 方志斌王月兰周逸平
- 关键词:心经脏腑电针心功能急性心肌缺血
- FZ-1型仿真推拿仪
- 立足于中医传统推拿疗法和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对几十位资深推拿医生常用手法力度曲线和频数进行采集、分析、归纳和加权处理,制订出适合仪器治疗的标准曲线。然后采用CMOS集成电路进行电子线路设计制造出可输出与标准治疗曲线吻合的脉...
- 关键词:
- 关键词:推拿疗法医疗仪器集成电路
- 电针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下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经穴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方法从80只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结扎冠状动脉旋前降支复制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神门组、内关组、太渊组,每组10只。造模后第3天各电针组开始电针刺激,每次10min,每天1次,电针3天。治疗结束后取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2mm×2mm×2mm脑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NE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内NE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各电针组大鼠NE含量均较模型组升高(P<0.05或P<0.01),其中神门组NE含量高于内关组、太渊组(P<0.05或P<0.01),内关组NE含量高于太渊组(P<0.05)。结论电针神门穴、内关穴、太渊穴均可促进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NE的释放,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其中电针神门穴效果最为显著,内关穴、太渊穴次之。
- 李梦吴子建刘婧汪克明王月兰陈业农
- 关键词:电针内关穴神门穴去甲肾上腺素
- 电针心经不同节段对家兔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1
- 2006年
- 背景:经脉脏腑相关是针灸经络理论的核心,也是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本文从心经与支配心脏交感神经电活动关系的角度探讨针灸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目的:观察电针心经不同节段对家兔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安徽中医学院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心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4-03在安徽中医学院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心实验室开展,共选健康青紫兰家兔36只,体质量(2.8±0.3)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即电排针刺激心经腕部(“神门”区)、肘部(“少海”区)和腋部(“极泉”区)经脉主干3组。方法:每次每组各选1只同性别、体质量差小于10%的家兔,同步进行实验。在0lympus解剖显微镜(日本)下分离心上交感神经丛,埋植多股不锈钢丝双极电极,进口专用凝胶(美国产)固定后,关闭胸腔,控制肛温(39±0.5)℃,50mL/L葡萄糖等渗液静脉滴注维护2h后电针。记录分析心率变异性和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电针后各组动物的心率变异性、功率谱高频/低频值分析。结果:纳入家兔共3组,每组1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电针后,各组心率变异性的总心率变异性值和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频率增高,功率谱高频/低频比值下降,以电针腕部组为著,肘部组次之,腋部组最弱。结论:电针心经不同节段,均可促进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增强左心功能,且以心经腕部经脉主干与左心功能间关系最为密切。
- 汪克明周逸平王月兰陈业农吴子建李晓民
- 关键词:电针心经交感神经系统
- 针刺配合美沙酮改善海洛因戒断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27
- 2002年
- 目的 :观察针刺在美沙酮疗法改善海洛因戒断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 :将 6 0例海洛因依赖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针刺和美沙酮治疗 ,对照组给予美沙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戒断症状积分比对照组低 ,差异明显 (P <0 0 5 )。治疗组戒断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χ2 检验 ,P<0 0 5。结论 :针刺配合美沙酮较为明显地改善戒断症状。
- 宋小鸽张浩王振华谷雨刘辉刘维州
- 关键词:海洛因戒断综合征针灸疗法美沙酮
- 中药配合美沙酮改善海洛因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3年
- 我们在海洛因依赖脱毒治疗中,采用中药配合美沙酮(中药组)改善海洛因戒断症状,并分别与单纯使用美沙酮(对照组)和中药加针刺配合美沙酮联合治疗(联合组)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张浩陈向明宋小鸽王振华徐国龙谷雨
- 关键词:美沙酮海洛因戒断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戒毒吸毒
- 腧穴协同作用的研究与思考
- 针灸组方配穴是针灸临床疗效得以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腧穴的配伍与应用。据统计,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针灸处方400余首,且其中不乏后世常用的腧穴配伍方法,如前后配穴法,《灵枢·官针》云:"偶刺者,以手...
- 胡玲蔡荣林
- 文献传递
- 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在电针保护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流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通过建立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流性脑损伤的模型,选用局部脑血流量(r-CBF)、脑含水量和脑组织及血中—氧化氮(NO)含量等为指标,静注外源性NO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等物质,探讨L-arg\|NO通路在电针保护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1)电针可提高r-CBF,降低脑含水量,增高脑组织和血清中的NO,对缺血再灌流(IR)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2)NO前体L-arg静脉注射对IR脑损伤也有保护作用,而NOS抑制剂L-NNA未显示对IR脑损伤的保护作用;(3)L-arg预处理可加强电针的保护作用,L-NNA预处理可使电针效应下降。
- 许能贵许冠荪朱舜丽孙勇张道芹马勤耘易玮
- 关键词:电针缺血再灌流脑损伤左旋精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