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部东北土壤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作品数:47 被引量:788H指数:14
相关作者:姜琳琳任秉枢谢芳刘素花崔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7篇土壤
  • 15篇保护地
  • 11篇施肥
  • 10篇玉米
  • 10篇灌溉
  • 8篇不同灌溉
  • 7篇保护地土壤
  • 6篇棕壤
  • 5篇氮素
  • 5篇灌溉方式
  • 5篇不同灌溉方式
  • 4篇氮肥
  • 4篇渗灌
  • 4篇尿素
  • 3篇有机碳
  • 3篇施肥量
  • 3篇水稻
  • 3篇温度
  • 3篇温室
  • 3篇酶活性

机构

  • 47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6篇张玉龙
  • 15篇虞娜
  • 14篇韩晓日
  • 13篇邹洪涛
  • 13篇张玉玲
  • 9篇杨劲峰
  • 5篇范庆锋
  • 5篇黄毅
  • 5篇战秀梅
  • 4篇韩春兰
  • 4篇王秋兵
  • 4篇刘小虎
  • 4篇任秉枢
  • 4篇王娇
  • 4篇刘洋
  • 3篇吴正超
  • 3篇汪景宽
  • 3篇王剑
  • 3篇姜琳琳
  • 3篇徐萌

传媒

  • 7篇土壤通报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植物营养与肥...
  • 4篇土壤学报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杂粮作物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蔬菜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节水灌溉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应用...

年份

  • 5篇2013
  • 7篇2012
  • 14篇2011
  • 12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13年
为研究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在昌图棕壤试验地上设6个处理,测定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并研究了土壤酶与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和施用厩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和纤维素分解强度。在提高脲酶、转化酶活性方面施用厩肥效果好于秸秆还田,全量施用优于半量施用;在提高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方面秸秆还田效果好于施用厩肥。各处理中,秸秆还田配施厩肥对提高脲酶活性效果最好,对提高其他各类酶活性效果一般。除过氧化氢酶外,其他各类酶活性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各种土壤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脲酶与转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13**);转化酶与磷酸酶呈极显著负相关(r=-0.643**);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9**)。土壤酶与其他肥力因子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脲酶与纤维素分解强度、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水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06**、0.821**、0.911**、0.917**、0.888**、0.867**);土壤转化酶与纤维素分解强度、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水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58**、0.857**、0.855**、0.842**、0.820**、0.831**);土壤酸性磷酸酶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666**),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r=-0.560*);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0.765**)。
兰宇韩晓日战秀梅刘小虎吴正超邹殿博
关键词:厩肥秸秆还田土壤酶
辽宁省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在进行全面生产调查的基础上,自辽宁省主要蔬菜保护地生产区采集保护地及其相邻露地大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全盐含量,探讨了当地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保护地土壤全盐含量显著高于相邻露地相应土层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分别是相邻露地土壤的1.5~17.0倍和1.2~11.3倍,盐分表聚现象明显;(2)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现象较为严重,0~20 cm土层、20~40 cm土层全盐含量超过2 g kg-1的土样分别占46%和29%,而露地大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样全盐含量均在2 g kg-1以下。(3)区域间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程度不同,沈阳法库、大连瓦房店、朝阳喀左和鞍山海城等地土壤盐渍化程度相对较重,沈阳新民和丹东东港土壤盐渍化程度相对较轻,其它地区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居中;(4)土壤盐渍化与改种保护地前土壤盐分含量及改作保护地后种植年限、施肥量、复种指数等因素关系密切。因此,应加强相关研究,采取措施,积极防治保护地土壤盐渍化。
苏敏张玉龙张玉玲范庆锋虞娜
关键词:保护地土壤盐渍化
不同渗灌方法和氮肥用量对保护地黄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用保护地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节点渗灌与普通渗灌及不同氮肥用量对黄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保护地生产选择灌溉方法和确定适宜氮肥用量提供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灌溉方法为主区,氮肥用量为副区;普通渗灌、节点渗灌的计划湿润层深度、灌水控制上限和下限等灌水参数相同,氮肥用量(N素)设0,75,225,375,525 kg.hm-2共5个水平。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方法比较各处理间黄瓜产量、氮肥利用率差异显著性,用土壤含水量剖面观测结果分析了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无论是普通渗灌、还是节点渗灌,黄瓜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均呈先增加、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均以375kg.hm-2施氮处理最高,分别为82878.06kg.hm-2和104664.77kg.hm-2;但在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节点渗灌处理的黄瓜产量、氮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普通渗灌。节点渗灌处理的黄瓜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较普通渗灌处理提高4.82%和60.98%。这是由于以不同灌溉方法灌水其土壤含水量剖面不同,黄瓜生长的水肥耦合效应不同,灌水后节点渗灌水分主要分布于15~25cm土层,而普通渗灌主要分布于25~35cm土层。保护地蔬菜栽培选用节点渗灌方法灌溉并进行灌溉施肥,能较好地发挥水肥耦合效应;节点渗灌与普通渗灌相比高产、节肥效果更好,且栽培黄瓜适宜施氮量以375g.hm-2为宜。
孙伟张玉龙虞娜刘畅
关键词:黄瓜节点渗灌氮肥用量氮肥利用率
氮素对玉米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96
2011年
采用水培试验,比较分析了氮素对高产玉米杂交种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素范围内供氮量的增加能够促进玉米地上部的生长,也促进东单90(DD90)和沈玉21(SY21)根系干重的增加,而高量供氮会抑制根系的生长,导致根冠比下降。郑单958(ZD958)在8.0mmol/L氮水平下地上部受抑制的程度大于根系,造成根冠比有所增加。在各氮素水平下,东单90具有很好的根系形态,提高了氮素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氮素积累量。随氮浓度的增加,玉米植株氮素吸收效率增大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减小,无论在低氮还是高氮条件下,郑单958和东单90的氮素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沈玉21和郝育12(HY12),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却显著低于沈玉21和郝育12。不同品种对氮素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东单90和郑单958耐低氮和对氮素吸收的能力强,郑单958耐高氮能力相对较弱,沈玉21和郝育12对氮素需求量大,耐低氮能力弱。适宜的氮素供应能更好地协调根系与地上部的关系,促进根系形态发育,增加根系对氮素的接触面积,促进根系对氮素的高效吸收。
姜琳琳韩立思韩晓日战秀梅左仁辉吴正超袁程
关键词:玉米根系形态氮素吸收
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土壤养分和花生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微区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土壤养分和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施用含氯化肥0~40cm土层的土壤24年累积氯残留率平均为5.86%,土壤中含氯量平均为77.55kg.hm-2,土壤pH值降低幅度为1.7%~16%,土壤有机质增加了1.1%~2.7%,全氮增加了1.1%~2.7%,全磷增加了2.1%~13.0%,全钾增加0.2%~2.5%,碱解氮增加30.5%~92.3%,速效磷增加了100%~203%,速效钾增加了23.6%~46.2%。施用含氯化肥对花生有增加产量的作用,增产幅度为37.60%~92.07%。
蒋增韩晓日杨劲峰张昕欣赖鸿雁
关键词:含氯化肥花生土壤养分
不同灌溉方式对有机肥碳矿化及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用测定有机碳矿化速率及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的方法,探讨有机质含量与活性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质积累-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肥施入保护地土壤的90d内,有机碳矿化率沟灌为42.94%~47.19%,滴灌为48.51%~53.54%,渗灌为42.04%~45.77%,其大小顺序为滴灌>沟灌>渗灌;而同一灌溉处理有机肥有机碳矿化率为:2g·kg-1土>4g·kg-1土>6g·kg-1土>8g·kg-1土。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也因灌溉方式及有机肥用量而异,滴灌与渗灌处理的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相似,沟灌则与滴灌、渗灌有较大差异;就有机肥用量而言,某一时间的活性有机质含量为:8g·kg-1土>6g·kg-1土>4g·kg-1土>2g·kg-1土。灌溉方式与有机肥用量对活性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且灌溉方法与有机肥用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王娇张玉龙张玉玲金烁韩琳
关键词:沟灌有机肥活性有机质
30年轮作施肥对棕壤磷库时间变异特征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Hedley修正体系分级法对轮作30年的长期定位土壤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各形态磷的基本表现为:有机肥区>化肥区>CK,而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能明显增加土壤中各形态磷的含量,从而有效的扩大了土壤磷库。从30年轮作的动态变化来看,CK和单施氮肥处理的NaHCO3-P和NaOH-P含量的变化幅度不大;施磷化肥区NaHCO3-P和NaOH-P的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缓慢的上升;有机肥区的NaHCO3-Pi和NaOH-Pi含量不断增加,而NaHCO3-Po和NaOH-Po的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再显著升高的动态变化趋势。棕壤中无机磷主要以NaOH-Pi和HCl-Pi的形态存在,有机磷主要以NaOH-Po的形态存在;不同施肥对NaHCO3-Pi和Res-P所占总浸提磷比例影响较大,施入磷肥和有机肥能提高土壤中NaH-CO3-P的比例;有机肥能促进Res-P的转化并减少Res-P的固定,从而降低了Res-P在土壤中的比例。
朱佳颖韩晓日杨劲峰叶冰陈晓晶
关键词:棕壤长期轮作施肥
肥料用改性聚乙烯醇包覆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采用有机高分子聚合反应制备缓释肥料的膜材料,对其进行红外表征,并通过浸水试验测定其吸水率,确定最佳改性方案。同时,为了进一步验证包膜材料对肥料养分的缓释作用,通过土柱淋洗试验测定包膜肥料的养分释放量,并将日本包膜肥料LP40与自制包膜肥料HP的缓释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团能与聚乙烯醇中的羟基发生醚化反应,减少分子中羟基数量,降低改性聚乙烯醇膜的吸水性;在20±2℃的去离子水中,改性聚乙烯醇膜浸水24 h后,最低吸水率为1152 g/kg,比等浓度纯聚乙烯醇低884 g/kg;聚乙烯醇浓度为70g/kg,环氧树脂的加入量为25 g/kg(按聚乙烯醇溶液质量计),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可得到吸水性较低的改性聚乙烯醇膜。自制包膜肥料HP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但与日本包膜肥料LP40相比缓释性能较差。
于洋邹洪涛王剑徐萌刘洋张玉龙
关键词:聚乙烯醇环氧树脂吸水率缓释
长白山山脉火山喷出物发育土壤的特性及系统分类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长白山、龙岗、宽甸火山喷出物发育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供试土壤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其pH、有机碳、磷酸盐吸持量、铁铝氧化物、火山玻璃等性质进行测定,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11版,讨论了土壤的诊断层、诊断特性,并进行了分类检索。结果表明:火山喷出物发育的土壤未必就是火山灰土。长白山天池火山锥顶部的土壤发育程度极弱,属于新成土;天池火山锥底部的土壤已经形成土壤结构体,且具有火山灰特性,属于火山灰土;宽甸青椅山顶部土壤以及龙岗金龙顶子底部土壤均具有火山灰特性,检索为火山灰土;宽甸大川头底部土壤0.02~2mm粒级含量未达到火山灰特性的要求,但具有雏形层,检索为雏形土。
韩春兰顾欣燕刘杨杨李甄冀者王秋兵
关键词:火山喷出物诊断层火山灰土土壤系统分类
包膜肥料对水稻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的影响
2011年
通过有机玻璃土柱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肥料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对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质量浓度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降低;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NO2--N、NO3--N含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NH4+-N含量呈现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在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NO2--N、NO3--N含量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NH4+-N含量呈现增大的趋势。在水稻生育期内与施用普通尿素UR相比,包膜肥料LP40、LPSS、SC60氮素渗滤损失总量分别降低了58.27%,46.38%,33.30%。
韩艳玉邹洪涛张玉龙徐萌于洋刘洋王剑
关键词:包膜肥料NO3--NN水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