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作品数:2,254 被引量:10,895H指数:40
相关作者:田景春陈洪德伊海生朱利东黄思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55篇期刊文章
  • 38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42篇天文地球
  • 59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4篇生物学
  • 25篇文化科学
  • 21篇经济管理
  • 14篇矿业工程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历史地理
  • 10篇建筑科学
  • 7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冶金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812篇盆地
  • 287篇储层
  • 279篇鄂尔多斯盆地
  • 209篇三叠
  • 177篇地质
  • 164篇地球化
  • 164篇地球化学
  • 161篇地层
  • 153篇碳酸盐
  • 148篇碳酸
  • 148篇层序
  • 136篇油气
  • 129篇盐岩
  • 125篇沉积相
  • 124篇碳酸盐岩
  • 121篇四川盆地
  • 119篇砂岩
  • 108篇岩相
  • 106篇三叠统
  • 92篇同位素

机构

  • 2,240篇成都理工大学
  • 28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50篇中国石油
  • 75篇中国地质科学...
  • 72篇中国地质大学...
  • 65篇中国地质调查...
  • 63篇中国石油化工...
  • 55篇中国石化
  • 48篇中国科学院
  • 4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4篇西南石油大学
  • 30篇四川省地质矿...
  • 28篇南京大学
  • 27篇成都地质矿产...
  • 26篇低渗透油气田...
  • 25篇东华理工大学
  • 23篇中国石油西南...
  • 20篇中国石油化工...
  • 20篇中海石油(中...
  • 18篇四川省核工业...

作者

  • 222篇陈洪德
  • 200篇田景春
  • 148篇侯明才
  • 140篇伊海生
  • 139篇朱利东
  • 106篇李凤杰
  • 104篇林良彪
  • 101篇杨文光
  • 86篇文华国
  • 85篇时志强
  • 78篇陈安清
  • 77篇王峰
  • 76篇赵俊兴
  • 70篇徐胜林
  • 67篇郑荣才
  • 57篇苏中堂
  • 54篇张翔
  • 49篇向芳
  • 47篇夏国清
  • 43篇王成善

传媒

  • 116篇成都理工大学...
  • 105篇沉积学报
  • 84篇矿物岩石
  • 80篇沉积与特提斯...
  • 68篇岩性油气藏
  • 57篇古地理学报
  • 54篇科学技术与工...
  • 46篇中国地质
  • 45篇2015年全...
  • 41篇地质通报
  • 3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6篇内蒙古石油化...
  • 35篇岩石学报
  • 33篇断块油气田
  • 31篇地质学报
  • 31篇地质论评
  • 31篇石油实验地质
  • 30篇天然气工业
  • 30篇天然气地球科...
  • 27篇科技创新与应...

年份

  • 94篇2024
  • 159篇2023
  • 75篇2022
  • 110篇2021
  • 99篇2020
  • 77篇2019
  • 78篇2018
  • 162篇2017
  • 116篇2016
  • 255篇2015
  • 126篇2014
  • 110篇2013
  • 93篇2012
  • 141篇2011
  • 150篇2010
  • 122篇2009
  • 100篇2008
  • 70篇2007
  • 67篇2006
  • 17篇2005
2,2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沉积环境讨论及其地质启示被引量:99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经历了巨大的海陆变迁,并发生多次海侵。其中,关于本溪组-太原组的陆表海沉积环境经长期研究已达成广泛共识,而对处于海陆转换关键时期的山西组沉积环境问题至今存在较大争议。鉴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地层与古生物、沉积构造、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地质依据,结合硼元素法所计算的古盐度、Sr/Ba比值以及硼、镓、铷三元素含量关系等不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对早二叠世山西期沉积环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山西期为陆表海背景下的海陆过渡沉积演化阶段,发育大面积分布的海陆过渡三角洲体系,到下石盒子期才完全进入陆相湖盆的沉积演化阶段。通过盆地山西组东西向与南北向地球化学基干剖面的建立,呈现古盐度和Sr/Ba比值由南向北、自西向东、层位自下而上总体减小的变化趋势,于山1晚期这种差异性基本消失,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山西期由南向北、层位自下而上受海水影响的规模与范围愈来愈弱。在此基础之上,将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划分为3大沉积演化阶段,并建立了该时期盆地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地层格架。该成果认识对扩展和深入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洪德李洁张成弓程立雪程礼军
关键词:沉积环境山西组鄂尔多斯盆地
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中新世湖相叠层石特征及其对中新世叠层石之谜的启示
叠层石在全球海、陆相环境中均可发育,在新生界沉积中,中新统叠层石呈现爆发性增长,其成因令人困惑,本次研究称之为"中新世叠层石之迷"(MSR)。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普遍发育中新统五道梁组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在其中多个层段见湖相叠...
韩璐乔丹葛禹时志强
关键词:中新世青藏高原同位素
文献传递
康滇地轴北缘新台子金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浅析被引量:8
2013年
新台子金矿区在成矿区带上属于海西期构造剪切带金成矿带,该带受丹巴弧形构造、大渡河韧性剪切构造及海西期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的共同影响,以分布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特征,是扬子地块西缘重要的贵金属成矿带。文章综合分析了区内矿床地质、控矿构造、矿石矿物、蚀变组合等成矿地质条件,将区内矿床成因类型确定为浅层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和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两种矿床类型均受到地层、构造、岩浆岩的控制,具备形成小-中型规模金矿床的有利条件:①新台子金矿区及其邻区贵金属成矿带的成矿物源主要是前震旦系康定群;②深大断裂是多源成矿物质迁移的主要通道,壳源岩浆活动为成矿物质活化提供了热源;③泥盆系危关群炭质绢云板岩、千枚岩等黑色岩系作为有机化学障,使自下而上的含矿流体内的金元素沉淀、聚集成矿。
杨钻云郑辉李见韩运华罗富春
关键词:石英脉蚀变岩型找矿方向
四川广元-陕西镇巴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9
2016年
上奥陶统五峰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含量高,生烃潜力巨大,为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对于上奥陶统五峰组的沉积环境,历来争议较大,主要为浅水成因论和深海成因论。本文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出发,运用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五峰组的古氧相、古气候、古水深等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V/(V+Ni)平均值为0.64;U/Th为1.87;V/Cr为2.98;Ni/Co为15.07,V/(V+Ni)、V/Cr、U/Th等值均指示研究区五峰组沉积环境为强还原环境。Mn O/Ti O2比值在0.02-1.89之间,其平均值为0.23,指示离陆地较近的边缘浅海环境;样品总体上表现为高Ba低Sr的趋势,Sr/Ba比值普遍较低,平均值为0.02,远远小于1,指示五峰组沉积环境应该为淡水沉积。稀土元素总体表现为轻稀土富集,δCe值位于0.77-1.57之间,平均值为1.11,为Ce正异常或不明显的Ce负异常,Ce/La平均值为2.22,δEu平均值为0.59,表明研究区五峰组形成于贫氧-厌氧的浅海沉积环境。
孙小勇牟传龙葛祥英王远翀门欣
关键词:上奥陶统五峰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
新疆红连地区七克台组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被引量:4
2016年
吐哈盆地红连地区中侏罗统七克台组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在综合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七克台组储集砂岩成岩作用特征,建立成岩演化序列,进而分析成岩相特征及有利成岩相的分布。结果表明:七克台组储集砂岩成岩阶段总体处于中成岩阶段A-B期,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压实作用、硅质胶结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起破坏性作用;建设性的成岩作用主要为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初步进行了成岩相特征的研究,划分出5种成岩相类型,其中环边绿泥石胶结-硅质、高岭石充填-剩余原生粒间孔成岩相和伊利石、方解石充填-剩余原生粒间孔-溶蚀孔成岩相为较有利的成岩相类型。
肖冬生陈旋杨帅文川江张华雷涛
关键词:成岩相成岩作用
马朗凹陷西山窑组煤系地层的沉积环境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马朗凹陷西山窑组煤系地层发育分布规律与沉积特征分析该沉积期的沉积环境与沉积地貌特征。地层分布特征表明,沉积中心位于凹陷中北部,具有南缓北陡的沉积地貌特征;在凹陷中心煤层发育厚度普遍较大,说明该时期为马朗凹陷填平补齐的重要时期;沉积相标志表明该时期为温暖湿润,植被较为发育的沉积背景,主体上为浅湖沼泽的沉积环境。
杨帅张成弓邓翔
关键词:马朗凹陷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白云岩化机制分析被引量:94
2011年
由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马家沟组白云岩主要为泥微晶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两种。泥微晶白云岩常与石膏或岩盐伴生,阴极发光呈中等橘红色光,有序度低,具较高的Sr、Na含量,与泥晶灰岩具相似的δ13C分布区间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Sr同位素值接近同期海水,包裹体均一温度近于地表温度,表明白云岩化流体为与海水密切相关的高盐度流体,为准同生白云岩化,可用蒸发泵模式解释其成因。晶粒白云岩伴生矿物少,偶见黄铁矿,晶体结构多曲面他形,阴极发光为中-弱橘红色光,有序度高,Sr含量较低,Na、Mn含量与泥微晶白云岩相近,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泥微晶白云岩相似且与泥微晶灰岩相近,δ13C分布区间与泥微晶灰岩趋于一致,包裹体均一温度较高,说明晶粒白云岩与泥微晶白云岩具相似的白云岩化流体,该种白云岩为埋藏白云岩化,上覆沉积物不断压实封存卤水使其侧向流动为白云岩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Mg离子。
苏中堂陈洪德徐粉燕魏柳斌李洁
关键词:白云岩地球化学马家沟组鄂尔多斯盆地
北川泥盆系养马坝组二台子段层序地层分析
2018年
北川泥盆系养马坝组二台子段时代在埃姆斯阶晚期,剖面上部和中部位于甘溪村桥头向猿王洞方向的S205公路旁,上部位于折向上山的小路旁,实测厚度为207.8m。下部为碳酸盐岩同斜缓坡和盆地相沉积,中、上部由碳酸盐缓坡逐渐加筑为碳酸盐台地。底界面为古岩溶作用形成的Ⅰ型层序界面,因此,该层序为Ⅰ型层序。可以划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凝缩段(CS)、早期高位体系域(EHST)和晚期高位体系域(LHST)。
滕骥冯凯龙
关键词:碳酸盐台地
青藏高原尼玛盆地东部古近系昆虫化石的发现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被引量:2
2020年
藏北尼玛盆地自白垩纪以来沉积了巨厚的陆相碎屑岩夹灰岩地层,由于缺乏生物化石证据,其地层时代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最近,在尼玛盆地东部赛布错一带的细碎屑岩夹灰岩地层中发现大量的昆虫、鱼类和植物化石。昆虫化石主要为伦坡拉大黾蝽Aquarius lunpolaensis,与伦坡拉盆地达玉地区和尼玛盆地西部江弄淌噶地区报道的种属形态特征基本一致,显示该套地层为晚渐新世丁青湖组沉积,而不是竟柱山组或牛堡组。另外,伦坡拉大黾蝽主要生活在温暖湿润的低海拔地区,结合近年在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盆地和尼玛盆地晚渐新世地层中发现的热带-亚热带鱼类和大植物化石组合,指示青藏高原腹地在晚渐新世为温暖湿润的低地环境,而不是过去认为的高寒气候。
曾胜强陈文彬陈文彬刘君豪李金锋仇季龙
关键词:昆虫化石晚渐新世
扬子北缘晚古元古代A型花岗质岩: 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证据被引量:8
2019年
为约束扬子陆块晚古元古代构造演化历史,以华山观岩体的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地球化学、年代学、全岩Nd同位素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860±12 Ma(MSWD=0.69)和1832±14 Ma(MSWD=0.48)。两类岩石都显示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的ε_(Hf)(t)值(-10.9~-13.8)及其二阶段模式年龄(2962~3183 Ma),揭示其由同一套太古宙的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综合已有ε_(Hf)(t)值资料,表明扬子陆块广泛存在两套太古宙长英质地壳(3.0~3.5 Ga; 3.5~3.9 Ga),为华山观两类花岗岩的岩浆形成提供了物源。华山观岩体两类花岗岩的锆石饱和温度揭示源岩位于较深的地壳,且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有更多热源的参与。结合扬子陆块同期(~1.85Ga)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数据,认为华山观钾长花岗岩具有后碰撞A_2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而华山观二长花岗岩具有A_1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造山后伸展到陆内裂谷过渡的构造背景,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有关。
黄明达崔晓庄程爱国任光明何虎庄陈风霖张恒利张建强任飞
关键词:扬子陆块铝质A型花岗岩
共2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