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作品数:1,450 被引量:9,815H指数:57
相关作者:张理刚刘家齐刘敬秀刘国庆陈振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4篇期刊文章
  • 284篇会议论文
  • 141篇科技成果
  • 6篇标准
  • 4篇专利

领域

  • 1,255篇天文地球
  • 189篇生物学
  • 28篇经济管理
  • 27篇理学
  • 23篇化学工程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矿业工程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水利工程
  • 10篇建筑科学
  • 9篇政治法律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64篇矿床
  • 237篇地质
  • 226篇成矿
  • 206篇同位素
  • 121篇地球化
  • 121篇地球化学
  • 91篇地层
  • 88篇花岗岩
  • 79篇岩石
  • 76篇三叠
  • 75篇金矿
  • 67篇化石
  • 63篇包裹体
  • 59篇成矿作用
  • 58篇流体
  • 57篇金属矿
  • 53篇矿物
  • 49篇地球化学特征
  • 48篇金矿床
  • 47篇地质意义

机构

  • 1,449篇宜昌地质矿产...
  • 120篇中国地质大学
  • 87篇中国地质科学...
  • 4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8篇成都理工大学
  • 24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北京大学
  • 18篇长安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南...
  • 16篇国家地质实验...
  • 12篇天津地质矿产...
  • 10篇国土资源
  • 10篇华锡集团
  • 8篇南京大学
  • 7篇安徽省地质调...
  • 6篇柏林工业大学
  • 6篇广西大学
  • 6篇长江大学
  • 6篇西安地质矿产...
  • 5篇成都地质矿产...

作者

  • 93篇牛志军
  • 89篇段其发
  • 77篇李华芹
  • 76篇汪啸风
  • 74篇陈孝红
  • 72篇姚华舟
  • 69篇付建明
  • 64篇张业明
  • 53篇何龙清
  • 52篇路远发
  • 50篇白云山
  • 49篇张仁杰
  • 48篇李志宏
  • 46篇王传尚
  • 46篇彭松柏
  • 43篇谢才富
  • 43篇陈富文
  • 41篇梅玉萍
  • 39篇魏君奇
  • 35篇张理刚

传媒

  • 252篇华南地质与矿...
  • 40篇矿床地质
  • 36篇地球学报
  • 34篇地质科技情报
  • 30篇地质学报
  • 28篇中国地质
  • 28篇古生物学报
  • 28篇地质论评
  • 26篇地质通报
  • 25篇地层学杂志
  • 21篇地球学报(中...
  • 18篇岩石矿物学杂...
  • 18篇地质与勘探
  • 17篇资源环境与工...
  • 16篇岩矿测试
  • 16篇中国区域地质
  • 15篇中国地质学会...
  • 14篇大地构造与成...
  • 14篇岩石学报
  • 14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8篇2011
  • 30篇2010
  • 97篇2009
  • 160篇2008
  • 71篇2007
  • 103篇2006
  • 97篇2005
  • 117篇2004
  • 63篇2003
  • 50篇2002
  • 35篇2001
  • 57篇2000
  • 75篇1999
  • 65篇1998
  • 67篇1997
  • 38篇1996
  • 25篇1995
1,4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宜昌官庄晚泥盆世黄家磴组植物化石发现及其意义
本文研究了采自宜昌官庄晚泥盆世黄家磴组的植物化石,共6属4种2相似种1未定种,即纤原始鳞木(相似种)Prorolepidodendron cf.scharyanum Krejci,乔木状拟鳞木Lepidodendrops...
彭中勤孟繁松李志宏周鹏魏运许曾雄伟
关键词:植物化石晚泥盆世
文献传递
层间滑动褶皱新见被引量:12
2007年
本文报道的是出现在许多沉积岩区,发育在厚薄相间岩层之中,并由于层间滑动作用形成的AB复合或过度型褶皱.它具有不止一个方位褶皱枢纽,表征非共轴叠加褶皱形态,经历了早期B形和晚期A形褶皱演化过程,最终形成迄今鲜有报道,但却实际广泛存在.文中首先介绍了这一褶皱在西藏、湖北黄石、湖北秭归,四川西昌等地区的野外产出状态,继而从横剖面、纵剖面、平面以及立体空间角度描叙了它的全方位几何形态特征,进而从变形介质结构和剪应变值(γ)的物性特征方面分析了它的变形控制条件,最后以"滑移褶皱极限"理论并部分借鉴鞘褶皱的形成机理探讨了它的形成演化过程.
易顺华张先进朱章显余君鹏李华亮
基于有序聚类的模糊加权马尔可夫模型在降雨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9年
基于降水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的特点,在传统的马尔可夫链模型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有序聚类的最优分割算法和模糊理论,采取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建立了基于有序聚类的模糊加权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并对宜昌1999-2007年的夏季降雨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有序聚类的模糊加权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用于降雨量的预测效果较好。
赵欣邹良超倪林
关键词:模糊集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演化与成矿关系
本文通过野外踏勘,钻测并等资料识别层序地层界面,总结野外识别层序界面的方法,运用经典层序地层方法和原理,分析南华北盆地寒武系层析发育特征,识别并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深人认识地层发育特征。
邱瑞照谭永杰严光生付建民李承东李之彤宋维民周肃陈秀法王靓靓陈正元春华韩九曦刘佳王圣文冯艳芳
关键词:历史地质学新生代成矿作用
地质公园规划的依据和原则——以湖北省堵河源地质公园为例
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是人类历史文化和自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遗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此,如何保护、规划、建设好地质遗迹是关系子孙万代的大事,是正确处理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旅游业发展与当地居民生活的关系、当...
王国强
文献传递
广西两种三水铝石铝土矿成矿的差异性被引量:14
1999年
广西2种岩溶型三水铝石铝土矿都是含三水锅石和针铁矿的大型矿床,但二者成矿过程通异。平果式铝土矿是在晚白垩世至老第三纪湿热海洋性气候下,硬水锅石被泥石流搬运至异地,经受了年积温104℃,降水量近2.0m/a的强烈大气降水淋滤。生成三水锅石贵港式原地残积矿床的更新世成矿期气温和降水量均低于前者,低水活度导致铁矿物中的赤铁矿的高含量。热力学稳定性图解显示:平果式三水铝石-针铁矿组合稳定在t=27℃,a(H2O)≥0.88的高铝体系中;贵港式针铁矿-赤铁矿组合稳定在t=22℃,a(H2O)=0.724的低铝体系中。均不含软水铝石。
谌建国刘云华许俊文
关键词:岩溶型铝矿床
奥陶系上统赫南特阶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的建立被引量:49
2006年
赫南特阶(上奥陶统)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确立在中国宜昌王家湾北剖面观音桥层底界之下0.39m处。该剖面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以北42km处的王家湾村,经纬度为30°58′56″N、111°25′10″E。赫南特阶底界的GSSP点位以笔石Normalograptusextraordinarius的首次出现层位(FAD)为标志。碳同位素在此层位显示的正漂移以及N.ojsuensis的首现可作为第二标志。赫南特阶始于自Diceratograptusmirus亚带开始的全球生物大灭绝事件的主幕之后。王家湾北剖面出露完整,沉积和生物序列连续,笔石和壳相动物化石丰富并保存良好,王家湾北、王家湾南和王家湾小河边剖面都发育了合适的沉积相和生物相并具有广泛对比的潜力。该地区地质构造简单,岩石未经历较强的变质作用,且交通便利。王家湾小河边剖面尤其适合进行化学地层学研究和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建立赫南特阶底界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的提案报告于2004年10月被国际地层委员会奥陶系分会通过,经补充完善后,于2006年2月被国际地层委员会通过,同年5月被国际地科联正式批准。
陈旭戎嘉余樊隽轩詹仁斌C.E.MitchellD.A.T.HarperM.J.Melchin彭平安S.C.Finney汪啸风
关键词:奥陶系
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牙形石生物地层再研究
分析处理了扬子地层区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内陆棚-浅外陆棚不同相区4条剖面共计233个牙形刺样品,发现湖北宜昌黄花场、陈家河剖面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不仅产有丰富
李志宏汪啸风陈孝红王传尚陈辉明Svend Stouge
文献传递
湖南芙蓉锡矿田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芙蓉锡矿田位于茶陵-郴州-灵山深断裂带中部,骑田岭岩体南部,是南岭地区近期发现的大型锡矿田;矿化地质特征显示燕山早期晚阶段及燕山晚期早阶段是主成矿期.成矿作用划分为3个期,成矿期又划分出4个成矿阶段,其中锡石硫化物阶段为...
蔡锦辉韦昌山毛晓冬陈开旭蔡明海刘国庆孙明慧魏绍六黄革非
关键词:地质特征成矿规律锡矿带
文献传递
湘南骑田岭白腊水锡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被引量:33
2002年
白腊水锡矿床由矽卡岩化破碎带蚀变岩型、蚀变岩体型和斑岩型锡矿为主的各类锡矿脉组成。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物包裹体特征的研究 ,认为高序次断裂控制着锡矿带的展布 ,低序次断裂控制着矿脉 (体 )的分布及其形态、产状等。成矿作用划分为三期 ,即成矿前热液蚀变期、成矿期和表生期 ,其中成矿期又分四个成矿阶段。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显示出三个区间 :32 0~ 2 6 5℃ ,2 40~ 175℃和 15 0~ 12 0℃ ,反映成矿多期次叠加的特征。
蔡锦辉毛晓冬蔡明海刘国庆
关键词:锡矿床地质特征包裹体成矿期次成矿作用包裹体
共1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