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英语
  • 2篇用法
  • 2篇语用阐释
  • 2篇认知语用
  • 2篇认知语用阐释
  • 2篇社会
  • 2篇文化
  • 2篇误解
  • 2篇消解
  • 2篇连词
  • 2篇跨文化
  • 2篇翻译
  • 2篇标示语
  • 2篇并列连词
  • 1篇短语
  • 1篇信息共建
  • 1篇隐喻
  • 1篇英汉
  • 1篇英语专业
  • 1篇语境

机构

  • 9篇肇庆学院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作者

  • 2篇邱玉冰
  • 2篇王平
  • 1篇马宁慈
  • 1篇夏笑娟
  • 1篇朱东华
  • 1篇冉永平

传媒

  • 2篇中小学英语教...
  • 1篇经济技术协作...
  • 1篇贵州教育学院...
  • 1篇文教资料
  • 1篇中国外语
  • 1篇英语广场(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and的特殊用法探微被引量:1
2008年
在英语中,and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并列连词,使用频率很高,用法灵活,具有多种含义。现就其特殊用法进行探讨,并简要说明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某些问题。
王平
关键词:用法并列连词英语
and的固定搭配及其用法被引量:1
2009年
在英语中,and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并列连词,使用频率很高,用法灵活,有时与其它词或短语搭配而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本文试将其用法进行全面的归纳,并针对其中的某些难点,简明扼要地说明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王平
关键词:固定搭配用法并列连词英语短语
误解消解话轮结构的社会-认知语用阐释
2019年
从社会-认知语用视角分析含意误解成功消解的话轮序列结构。基于汉语误解消解会话分析,结合共知不匹配语境,探究误解消解话轮结构的社会-认知语用理据,发现涌现共知共建是误解消解话轮结构的社会-认知语境成因,集体情境突显义的共建是误解消解的驱动要素,同时认为共建词项的词汇知识/语境知识的集体情境突显义是误解消解话轮结构的社会-认知语用原则。本研究可为说话人意义提供新视角,有助于推进误解探究。
彭晶
汉英标示语的语用差异及其翻译
2008年
由于语言的特点和文化的差异,汉英标示语无论在词语涵义还是句式结构和语气方面都各有不同,因此,汉语标示语英译必须考虑中英不同文化中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的差异、以及不同文化对言语行为策略的选择差异.
邱玉冰
关键词:标示语语用差异汉英翻译
略论文化知识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2016年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语言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化反过来又影响着语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完整的外语教学,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必须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本文拟通过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化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还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夏笑娟
关键词:文化知识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汉“光”的概念隐喻及其认知理据被引量:1
2009年
"光"是同语言、知识、人类的文明和人的存在本身密不可分的。为了对"光"的隐喻实质作进一步的了解,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之下,探讨"光"在英汉语中隐喻义的异同及其隐喻认知理据,进一步揭示"光"所蕴含的人类心智体验及其哲学意义。
朱东华
关键词:隐喻体验性哲学意义
浅谈英语专业口译教学
2007年
口译是通过听取和解析原语所表达的信息随即将其转译为目标语的语言符号,进而达到传递信息之目的的言语交际活动。它涉及到语言输入、解译和输出环节。在口译教学环节中,教学的重点既要注重语言基础和听力、记忆技能的训练,也应注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马宁慈
关键词:听力训练跨文化意识
汉语标示语翻译的文化语境顺应被引量:3
2009年
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汉语标示语的英译问题,从结构客体顺应、语境关系顺应、动态顺应等方面探讨了常用的警示性标示语和宣传性标示语的英译,认为常用的警示性标示语的英译要尽可能套用英语的表达方式,而宣传性标示语的英译就要顺应英语的文化语境和交际语境,注重交际目的的实现。
邱玉冰
关键词:顺应论标示语文化语境翻译策略
误解消解中涌现共知信息共建的社会-认知语用阐释被引量:3
2020年
针对互动交际中的含意误解,本文借助Kecske(2010,2014)提出的社会-认知语用理论视角,探究交际双方在误解消解过程所进行的临时性共知信息共建。首先,本文介绍了社会-认知语用理论视角的核心主张,为分析交际中的信息共建提供理论基础,然后重点探讨含意误解消解中信息共建的主要方式及其社会-认知语用理据。分析表明,在意图和注意力的相互作用下,交际者会通过激活、寻求或创建相关的语境知识等方式,实现交际双方之间的涌现共知信息共建,进而成功消除对含意的误解。
彭晶冉永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