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岩画研究中心
- 作品数:18 被引量:135H指数:8
- 相关作者:龚田夫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机遇与挑战:数字人文视阈下的中国岩画被引量:1
- 2022年
- 文章基于数字人文的大时代背景,通过对岩画的结构体系、调查、管理这三方面的分析,进而对中国岩画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阐释。挑战,既包括由于学科归属不明确而导致的管理、保护和研究方面面临的不同程度困难,也包括欠缺相应理论方法对岩画进行文化解读。利用数字化方式建立涵盖岩画调查、管理与研究的"中国岩画数据库",将成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岩画发展的最好路径。
- 张亚莎威丽斯张晓霞
- 关键词:中国岩画文化遗产
- 云南文山红岩洞岩画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作为早期人类的文化遗存,文山红岩洞岩画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在考古发掘相对较少的情况下,红岩洞岩画的发现为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艺术学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运用考古学的叠压打破关系原理和图像学的风格解析,将红岩洞岩画分为三期:第一期叠压在整个画面的最底层,以铜鼓符号为主,颜色为淡黄色,制作时间约为战国早期;第二期主要分布画面的右侧,以圆头蹲式人形为主,同时出现了卷云纹、牛、犬等动物,颜色为红色,其时间大致为战国中期;第三期主要分布在画面的右侧,以方头蹲式人形为主,同时出现了土字形人、羊、马等动物,颜色为红色,年代约为战国末期。红岩洞岩画再现了早期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和宗教祭祀活动,其基本特征与铜鼓文化密切相关,创作的族属应该为百濮民族中的句町濮。
- 王永军刘波
- 关键词:岩画战国时期
- 通天河流域两岸岩画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通天河为玉树境内的长江干流上游段,该地区的岩画沿着通天河流域两岸分布,河流将岩画分布区自然划分为北岸区和南岸区。本文通过对北岸区和南岸区岩画的类型、内容、题材、数量、制作方式进行对比,对这两个区域的图像风格、动物分布、生计模式、文化内涵、年代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北岸区岩画的相对年代要早于南岸区。
- 张晓霞
- 关键词:岩画图像
- 论“人面”岩画的起源与传播--基于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以贺兰山"人面"岩画为研究基点,运用图像分析方法与考古类型学方法论述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分布、图像类型,对相关地域的"人面"岩画进行图像类型的比较.在反思"人面"岩画单点起源传播观的基础上,指出将军崖"人面"岩画起源说在立论上存在着4个方面的存疑性.从地理学与图形学角度提出及论证中国"人面"岩画具有多点起源性质,并进一步讨论美洲"人面"岩画来自于中国的洲际传播问题.
- 苟爱萍
- 中国人面像岩画文化浅谈被引量:8
- 2006年
- 人面像岩画是指那些看起来类似人面或是可以联想到人面的岩画图形。中国的人面像岩画分布呈线形,东线即东部沿海一带,北线横贯内蒙古,西线即从内蒙古到宁夏。人面像岩画的创作者很可能是原居于江苏、山东的从事原始农耕的东夷人,人面像岩画因东夷人的迁徙而发生长时间及长距离的传播,给人一种规模宏大的假象。人面像岩画是人的思维在人的形象上的体现,是中国原始艺术的巨大成就。
- 龚田夫张亚莎
- 关键词:原始艺术文化内涵
- 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对岩画研究的启示被引量:2
- 2016年
- 岩画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根据现有的发现,仅在中国的东西南北,就发现有数量巨大的岩画。而在全球的大部分地区,也都广泛分布有各类题材的岩画,岩画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具有全球性特点的一种文化现象。人类学各流派虽然未将岩画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但岩画作为一种广泛性的文化现象,也包容在人类文化之中。人类学的诸多理论和方法,能够对岩画研究提供启示和指导。
- 苟爱萍
-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深描格尔茨列维-斯特劳斯图像学
- 沈尧伊贵州红色题材美术作品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贵州是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贵州的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艺术家创作首选的主题。沈尧伊以贵州红色文化为主的美术创作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以贵州红色题材为主题的美术创作在当代美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红色题材美术作品所倡导的积极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不屈奋斗的精神标志。
- 牟孝梅张丽娜王绿竹
-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题材美术作品
- 西藏近代建筑艺术概述被引量:5
- 1996年
- 建筑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鲜明的象征性和文化上的综合意义。在各民族的文明生活中建筑既是物质文明的发展标识,也是精神文明、特别是民族精神、民族传统文化的抽象体现。建筑虽然往往出于非常实用的目的。但做为一种造型艺术的形式,其自身已积淀着某一民族的审美理想及审美情趣;其次即便是考察建筑的实用性。也能让我们窥测到其文化上的特殊需要及特殊的意味。不过我们的考察主要还是着眼于建筑的外部造型及内部装饰,即强调它的外观及内部装饰所造成的视觉及心理效果,以及它们所具备的文化上的意义。
- 张亚莎
- 关键词:建筑艺术历史演变民族精神文化特色
- 花山岩画——左江流域古代民族图像志被引量:8
- 2016年
- 岩画的文化内涵破译是解读当地历史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我们认识早期民族文化独特性的重要手段。这项工作已经持续半个世纪之久,通过岩画符号的解读,来寻找画面中隐藏的那些早期文明结构的书写方式。从最朴素简单的画面开始,通过不断地增加符号以传达更多的信息与思想内容。符号语言不断递增的过程,反映的正是左江流域古代族群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不断进步的历程,在这个古代族群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身份差别、等级差别、阶级差别有一条不断演进的图像语言发展脉络,背后则是社会结构不断变化、社会分层不断复杂精细的过程。
- 张亚莎
- 关键词:花山岩画左江流域
- 印度·卫藏·敦煌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论被引量:18
- 2002年
- 卫藏的波罗 中亚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印度、敦煌佛教艺术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9~ 1 1世纪间 ,西北诸族间的佛教艺术通过丝绸之路联系起来 ,印度波罗艺术也通过这条通道进入中国 ,在敦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物。本文认为 ,波罗 中亚艺术风格的酝酿合成是由西北吐蕃完成的 ,之后又通过“下路弘法”
- 张亚莎
- 关键词:卫藏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