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 作品数:104 被引量:297 H指数:10 相关作者: 冯特君 郭昕 于宏源 陈绍锋 申文杰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试论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1992年 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多元主义、伦理主义、改良主义。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即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唯一的、统一的指南,宣称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多元化,认为社会主义不应以某一固定的宗教、哲学、社会思想为其理论基础,而应兼容并收任何符合其他理主义和改良主义的思想材料。 华清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改良主义 社会党国际 社会主义运动 非理性主义 中国—巴基斯坦关系的嬗变:1962~1965 被引量:17 2009年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但学界对中巴这一“独一无二”的战略关系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本文在中国与印度相争的大背景下,对1962—1965年中巴关系的嬗变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冷战期间,谋求外在的同盟关系是巴基斯坦维护国家安全始终不渝的目标,巴基斯坦积极的对华政策是其顶住美国压力、建立中巴事实同盟的主因;中国在对巴政策中所追求的有限的政策目标以及对意识形态的摒弃是中巴事实同盟建立的另一重要原因。 成晓河关键词:中国外交 中巴关系 中印关系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刍议 1988年 改革的浪潮已经席卷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汹涌澎湃,不可逆转。苏联的现状急需指导改革的系统理论,这种理论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必须全方面地改变过去僵化的传统的观点,对当前国际国内一系列重大问题重新思考,作出新的明确的回答,必须有重大的理论突破。戈尔巴乔夫的新的政治思维就是这样适时应运而生的。“新的政治思维” 王杏芳 宋柱修关键词:政治思维 勃列日涅夫 安德罗波夫 历史教训 社会科学理论 拉美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的标准和类型 1993年 当代拉丁美洲可谓党派林立、思潮众多。然而自60年代中期以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渐露头角,并逐步演变为当代拉美力量和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潮和派别。目前,属于该思潮的政党有约50个,党员总数近650万人,控制的工会会员则达3000万,有15个政党曾经执政和参政,有10个政党曾单独执政,有5个政党长期执政。鉴于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本文拟对研究拉美民主社会主义的“起点”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即究竟拉美有哪些政党属于这一思潮。 华清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社会党国际 社会主义政党 长期执政 政治思潮 社会民主主义 20世纪苏联民族问题反思——中国人民大学杜康传教授访谈录 1995年 向文华:本世纪末,民族独立浪潮席卷苏联大地,存在了69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终解体,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从89年到现在,时间已过了6年,时间能淡忘人们的记忆——但如何总结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苏联处理民族关系的经验教训,确是学者们不该淡忘的事。如何吸取苏联的教训,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走向共同繁荣,更是中国学者关注的问题。杜教授,您一直在研究苏联民族问题,能否请您谈谈对这方面的思考? 向文华关键词:苏联民族问题 民族关系 苏联解体 联邦制 民族独立 民族自决权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歌中之歌 1995年 高放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 《共产党宣言》 社会主义运动 共产主义运动 著作 全文增补中 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字政治科学分析 2024年 人工智能大模型(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rge Models,AILMs)及人形机器人(Android)已经成为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和典型标志。在新一轮数字技术与产业革命背景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已经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大国博弈与竞争的重要领域和工具。作为快速崛起的新兴大国,中国在推动人工智能及新质生产力发展中需要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并制定相关政策及应对措施。人工智能作为使用机器模拟人类思维和智能活动的系统,不仅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还能够为人类社会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生产力发展路径提供新的途径。 保建云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 大国博弈 技术创新 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指引中国社会发生巨变——庆祝建国五十周年 1999年 百年沧桑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是改变我国社会面貌最大的一门首要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既有成功 ,也有曲折 。 高放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 为何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1998年 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现在与未来的结合、中国与世界的结合等角度考察,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为了振兴中华,使国家长盛久安;为了逐步、全面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了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了解决在我国这样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为了实现跨世纪的跃进,使中国腾飞于世界;为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高放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旗帜 论“均势自动生成”的逻辑机理及内在缺陷 被引量:17 2003年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华尔兹提出的“均势自动生成论”虽一直是西方学者考察世界政治格局的现状及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 ,但西方学者在运用这一命题的同时却始终没有对这一命题本身进行深入探讨。有鉴于此 ,本文分四部分对这一命题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华尔兹提出的“均势自动生成论”的逻辑依据 ,实际是国际无政府状态对单元行为产生的一系列限制作用。虽然华尔兹提出的“均势自动生成论”有其合理的成分 ,但这一命题本身却存在两个重大缺陷。鉴于华尔兹提出的“均势自动生成论”在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因而本文在最后一部分专门探讨了这一命题蕴涵的两种政策性含义。 吴征宇关键词:肯尼思·华尔兹 国际政治理论 均势理论 摩根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