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 作品数:204 被引量:649H指数:11
- 相关作者:钟玲刘子莹邹涛付志红张亚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江西桑树害虫的区系结构及为害程度剖析
- 1994年
- 本文归纳分析了江西桑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的归属及所占比重,江西桑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的归属及所占比重,以江西为分布南北限的桑树害虫种类及江西桑虫为害程度简析。
- 尹益寿沈荣武詹根祥魏洪义吴德龙
- 关键词:桑树害虫区系结构为害程度
- 广聚萤叶甲对豚草的控制作用
- 豚草是世界性恶性杂草,20世纪30年代入侵我国,目前在我国的20多个省市疯狂肆虐,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人民健康和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LeSage)是豚草一种重要的专一性...
- 郑兴汶周忠实郭建英万方浩王建国
- 关键词:豚草生物防治广聚萤叶甲农达
- 文献传递
- 江西常见桑树害虫田间检索表
- 1994年
- 江西桑树害虫种类很多,据我们1992年普查达247种。可是,常见种类只有50种左右。当然,就某一地区而言,经常为害较重的种类不会超过10种。为便于桑保人员识别害虫,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现将我省常见桑树害虫(51种),根据其为害虫态的主要形态特征和重要生活习性,以检索表的方式区分如下。1(78) 为害桑叶或桑芽2(75) 为害桑叶。3(4) 在虫苞中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幼虫圆筒形,水绿色,有深绿色背线。
- 尹益寿詹根祥魏洪义吴德龙沈荣武易富文
- 关键词:桑树害虫桑芽越冬幼虫虫态桑象甲前胸背板
- 江西桑树重要害虫生物学特性纪述
- 1994年
- 在实施江西省科委重点课题《桑树病虫种类及其发生规律和控制研究》时,笔者等于1992~1994年对本省危害较重、影响桑叶生产较大的害虫,进行了系统的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已摸清22种重要桑树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其中,1/2以上的种类是省内昆虫生物学的新纪录,其余种类的生物学也分别充实、增添了新内容。现整理纪述如下。
- 尹益寿沈荣武詹根祥魏洪义吴德龙易富文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夏伐桑芽病虫种类
- 桑蓟马田间种群消长规律的研究
- 1994年
- 揭示了桑蓟马全年田间种群消长的五个阶段,其中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其发生高峰期,也是为害最烈期;桑树田间管理措施及天敌是抑制其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桑蓟马"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重点是抓好夏伐前后桑园的管理措施。
- 尹益寿魏洪义詹根祥吴德龙沈荣武易富文
- 夏伐前桑蓟马田间发生规律研究初报
- 1994年
- 本文初步揭示了桑树夏伐前桑蓟马田间发生的基本规律。早春越冬成虫迁入桑园为害和产卵的早迟,受气温及桑枝萌芽发叶时间的制约。在相同年份,靠近越冬虫源的桑园,1代发生量较多。桑蓟马主要分布在桑枝上部的嫩梢叶上,尤以芯叶及其以下5片叶的虫量为集中。虫量较多的叶位,又随虫龄和虫态的发育而上移。桑株摘芯和采叶这一措施,运用得当可以有效地控制1代桑蓟马的发生量。夏伐后,春伐桑和新植桑园是1代桑蓟马成虫迁集的重要基地,又是3代的重要虫源田。
- 易富文詹根祥魏洪义尹益寿
- 关键词:桑树夏伐叶位
- 新植桑园桑蓟马空间分布图式的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桑蓟马在新植桑园内其空间图式是聚集的,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其空间分布型基本符合负二项分布.
- 魏洪义詹根祥尹益寿沈荣武
- 桑绢野螟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 1994年
- 桑绢野螟在南昌一年发生6代为主,部分5代,少数7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在桑树树皮裂隙、蛀孔、杂草内及桑园附近的墙壁缝隙等处结薄茧滞育越冬.由于越冬代发蛾期前后相差1个多月,加上各代同批个体发育历期相差2~4 d,因此早批和晚批全年即相差2代.田间5~9月各虫态并存,以5月中、下旬和8,9月份危害最重.
- 詹根祥徐俊尹益寿魏洪义吴德龙
- 关键词:桑绢野螟生物学特性
- 辣椒疫病发生及防治
- 1990年
- 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Leonian)菜农称为死秧病,是由藻菌纲,霜霉目,疫霉属真菌寄生所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1989年江西南昌杨子洲发病面积占辣椒栽培面积的90%以上,严重者绝收。我们于1989年5月份开始对杨子洲辣椒疫病的发生和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
- 刘琼光黄民文
- 关键词:辣椒疫病PHYTOPHTHORA霜霉目死秧藻菌纲疫霉属
- 江西桑赤锈病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桑赤锈病菌以菌丝形式在冬芽和枝条内越冬,锈孢子传播途径为气流和雨水。此病在我省1年发生两个高峰(6月上中旬为小高峰,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为大高峰),前1年12月份和当年1月份日均温、9月份的雨量对此病发生有影响。—般湖桑品种比杂交桑较抗桑赤锈病,成片桑园夏伐程度及持续时间长短对此病的发生影响较大。秋季采叶不及时,对病菌繁殖有利,发病重;反之,发病轻。此病远距离传播靠苗木的调运.
- 游春平王卫芳何念杰唐祥宁刘道行岳北荣
- 关键词:桑赤锈病杂交桑夏伐锈孢子湖桑冬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