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作品数:17,114 被引量:70,755H指数:60
相关作者:王志刚任红龚建平冉海涛胡丽娜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250篇期刊文章
  • 1,291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14,676篇医药卫生
  • 459篇文化科学
  • 232篇生物学
  • 62篇电子电信
  • 55篇经济管理
  • 52篇自动化与计算...
  • 43篇化学工程
  • 38篇理学
  • 36篇农业科学
  • 31篇机械工程
  • 29篇社会学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哲学宗教
  • 14篇建筑科学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政治法律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电气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314篇细胞
  • 1,247篇超声
  • 1,091篇护理
  • 1,039篇肿瘤
  • 784篇蛋白
  • 712篇血管
  • 693篇肝炎
  • 679篇基因
  • 599篇慢性
  • 578篇手术
  • 572篇病毒
  • 517篇糖尿病
  • 513篇糖尿
  • 500篇教学
  • 483篇乙型
  • 478篇动脉
  • 455篇术后
  • 444篇乙型肝炎
  • 442篇造影
  • 424篇疗效

机构

  • 15,549篇重庆医科大学...
  • 1,336篇重庆医科大学
  • 63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31篇重庆大学
  • 119篇重庆市中医院
  • 96篇第三军医大学...
  • 95篇四川大学华西...
  • 93篇第三军医大学...
  • 87篇川北医学院附...
  • 75篇四川大学
  • 75篇重庆市第九人...
  • 71篇四川省人民医...
  • 58篇重庆市第三人...
  • 57篇第三军医大学...
  • 55篇泸州医学院附...
  • 52篇复旦大学
  • 52篇重庆医科大学...
  • 46篇北京大学第一...
  • 4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4篇重庆三峡中心...

作者

  • 744篇王志刚
  • 552篇龚建平
  • 399篇任红
  • 384篇冉海涛
  • 249篇殷跃辉
  • 243篇周向东
  • 241篇胡丽娜
  • 240篇邓忠良
  • 226篇张大志
  • 225篇杨刚毅
  • 216篇陈阳美
  • 206篇黄爱龙
  • 206篇郑元义
  • 202篇王导新
  • 180篇黄晶
  • 179篇赵建农
  • 175篇张唯力
  • 173篇王智彪
  • 157篇郭大静
  • 156篇甘秀妮

传媒

  • 1,271篇重庆医学
  • 1,048篇现代医药卫生
  • 919篇重庆医科大学...
  • 45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53篇中华肝脏病杂...
  • 414篇临床医学进展
  • 34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57篇临床超声医学...
  • 254篇检验医学与临...
  • 20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0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59篇中文科技期刊...
  • 149篇激光杂志
  • 139篇心血管病学进...
  • 134篇中国药业
  • 113篇中华超声影像...
  • 112篇中国科技期刊...
  • 91篇国际检验医学...
  • 90篇中国药房
  • 89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97篇2025
  • 563篇2024
  • 608篇2023
  • 613篇2022
  • 749篇2021
  • 587篇2020
  • 656篇2019
  • 598篇2018
  • 566篇2017
  • 618篇2016
  • 712篇2015
  • 674篇2014
  • 654篇2013
  • 757篇2012
  • 778篇2011
  • 678篇2010
  • 642篇2009
  • 688篇2008
  • 629篇2007
  • 619篇2006
17,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认知障碍患者药物应用须知
2021年
认知障碍是指由于各种疾病或外界因素导致个体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计算力、思维判断、空间构型、语言能力等认知领域出现一个或多个领域的损害。笔者在临床诊治认知障碍患者的过程中,发现认知障碍患者及家属药物应用存在一些误区。1、要针对性服用药物,尤其是针对病因。
李小凤
关键词:药物应用思维判断空间构型记忆力
超声激活血卟啉对肝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声激活血卟啉诱导肝癌 HepG2细胞发生失巢凋亡的作用。方法:悬浮培养 HepG2 细胞,予以血卟啉和超声辐照处理,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DNA ladder 检测、Annexin V-FITC/PI 双染...
成涓冉海涛王志刚许川山张茂惠谢昭鹏
关键词:肝癌细胞失巢凋亡
文献传递
大循环-微循环-线粒体稳态联合监测在围手术期器官损伤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与挑战
2023年
围手术期器官损伤是手术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目前围手术期器官损伤标志物在时效性和准确性方面的局限,本文提出了大循环-微循环-线粒体稳态联合监测的围手术期器官损伤早期预警评估体系。大循环监测可实时评估血压和心输出量等关键指标,微循环监测有助于评估微血管灌注状态,线粒体稳态监测能够及时反映细胞能量代谢状态。这三个环节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组织氧和能量的供需平衡。本文通过阐述联合监测体系的常用方法和具有临床转化价值的评估模型,为深入理解围手术期器官损伤病理过程、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段晨阳郭巧王天龙黄河
关键词:围手术期医护器官损伤
护理安全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风险控制的作用
2016年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风险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并研究本院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共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0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比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神经护理风险控制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张群花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0年
探究对使用剖宫产分娩的产妇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并分析其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收录在案的2584例采用剖宫产的产妇进行数据调查,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随机数表分组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1292患者,分别采用一般护理和优质护理,统计不同组别患者间的视觉疼痛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同时记录所有组间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 疼痛指数中,观察低于对照,apgar指数中,观察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1);产后抑郁率对比中,观察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疼痛表现,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对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谭金红
关键词:优质护理剖宫产
免疫固定电泳法检测尿本-周蛋白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尿本-周蛋白(BJP)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固定电泳及热沉淀反应法检测尿液BJP,并比较二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140例晨尿样本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检出尿BJP阳性42例,其中IgGκ型BJP 26例,IgMλ型BJP 16例;用热沉淀反应法检测,检出尿BJP阳性24例。76例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提示尿蛋白异常的样本经免疫固定电泳的BJP检出率为55.3%,热沉淀反应法的检出率为31.6%。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尿BJ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曾祝伦张司兰熊曼
关键词:本周蛋白免疫电泳免疫球蛋白类
利用弥散张量成像评估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以101例中小量(10~4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52例)和内科治疗组(49例),血肿体积为15~36(23.36±7.24)ml。所有患者在发病后48 h内和发病后14 d进行DTI扫描,得到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 tractography,DTT)图像,并根据CST完整性将微创手术组分为A(1~2级,22例)、B(3级,30例)两个亚组,比较微创手术组和内科治疗组之间及A、B亚组之间在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病后首次DTI扫描显示微创手术组、内科治疗组受累侧的内囊区和大脑脚FA值均降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第2次DTI扫描提示,微创手术组的FA值[内囊区(0.49±0.02)、大脑脚(0.47±0.03)]较内科治疗组[内囊区(0.39±0.02)、大脑脚(0.43±0.03)明显升高(P<0.05)],且从DTT图像上可见微创手术组的CST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内科治疗组,提示对于这类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内科治疗。微创手术组的A亚组术后FA值[(0.51±0.02)高于B亚组(0.48±0.02)(P<0.05)],提示CST损伤越小,手术效果越好。结论微创治疗可以提高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尤其是DTT显示CST以推移、变形为主者(1~2级)应更为积极采取微创治疗。
蒋永祥马颖程远陈维福
关键词:基底节区微创治疗技术弥散张量成像
蛋白酶抑制剂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蛋白酶抑制剂(特拉普韦或波塞普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_IFN)及利巴韦林(RBV)的三联治疗方案与Peg—IFN联合RBV的标准二联方案治疗基因1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OVID和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纳入比较蛋白酶抑制剂联合Peg-IFN及RBV的三联治疗方案与Pe妒IFN联合RBV的标准二联方案治疗基因1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词为proteaseinhibitor、hepatitisC和genotype1。主要的研究结果包括: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复发率、贫血发生率、因严重不良反应而致的停药率。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甜)作为研究结果的评价指标,异质性通过x。检验及,。检验评价,异质性明显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否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式。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包括3200例患者。三联治疗组的SVR率高于标准二联组(65.4%比40.嘶,OR=2.92,95%a为2.5~3.42,P〈0.01),复发率低于二联治疗组(11.3%比24.8%,OR=0.42,95%CI为0.26~0.68,P〈0.01),贫血发生率高于二联治疗组(44.1%比26.2%,OR=2.25,95%CI为为1.9~2.65,P〈0.01),因严重不良反应而致的停药率也高于二联治疗组(12.4%比7.%,OR=1.66,95%CI为1.19~2.32,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三联治疗组(包括24或28周组、48周组、应答指导疗程组)均有较高的SVR率及较低的复发率。结论特拉普韦或波塞普韦联合Peg-IFN及RBV的三联治疗方案对于基因1型的初治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Peg-IFN联合RBV的二联治疗方案,但增加了贫血发生率及因不良反应而导致的停药率。
袁学兰李茂英张大志
关键词:蛋白酶抑制药干扰素类利巴韦林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与重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重型肝炎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临床类型,病死率高达50%~70%,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并发症的出现是重型肝炎病情加重的主要标志。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因此,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并积极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护士如何能预防和早期发现患者的并发症呢?只有通过责任包干制的护理工作模式,让护士对自己管理的患者全面负责。本科室对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采用了此种护理工作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罗玲袁春兰蒋祖利林年芬汪景香赖宁
关键词:重型肝炎患者护理干预模式护理工作模式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症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联合肾交感神经消融——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治疗的新策略?被引量:3
2014年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它可以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增加脑卒中的风险。近年来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发展迅速,但是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仍可能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目前单纯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成功率还不尽如人意。肾交感神经消融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从而达到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目的,现已成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新型手术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心房颤动和交感神经系统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肾交感神经消融可能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减少心房颤动复发,也许将会成为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治疗的新策略。现就导管消融联合肾交感神经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陈竹殷跃辉
关键词:心房颤动高血压交感神经
共1,5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