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作品数:177 被引量:293H指数:7
- 相关作者:汪维真张明华段自成孔学韩鼎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论元末士大夫忠义观念与国家意识被引量:2
- 2012年
- 元明鼎革之际,一大批士大夫高扬儒家道论旗帜,恪守忠义观念,坚决与农民起义军为敌,并通过"死节"这一极端方式践履了忠义观念与国家意识,为拯救元王朝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最后的努力。然而,他们的忠义精神和死难行为并不能阻止元王朝的覆亡之势,元明嬗替的历史洪流最终淹没了他们"我元进士,有死无二"、"虽非进士,但亦忠魂"的生命呐喊与道德呼唤。
- 展龙
- 关键词:元末士大夫忠义观念
- 庄绰《鸡肋编》所见宋代医疗史料研究
- 2018年
- 医学、儒学的互溶和医者、儒者身份的互渗是宋代医学的时代特色,对中国传统医疗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中,庄绰兼通医学和儒学,堪为宋代知医士人的代表性人物。缘于宦游广泛、博学多闻等儒士身份的优势,形成了庄绰广泛的医学知识来源,有助于将儒学、医学、履历见闻等熔铸一体,突破寻常医家的诸多偏颇,对传统医学知识体系多有补益。这典型地反映在《鸡肋编》一书之中。该书包含有数量多、价值高的宋代医疗史料,对于补充医方之未载、纠核医书之谬误、详述'奇疾'之症状、揭示医学之背景等方面具有很大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宋代儒者医学的价值和特色。
- 惠冬
- 关键词:宋代医疗史
- 略论清代北方乡约行政组织化的消极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清代北方乡约行政组织化后,乡约首事逐渐官役化,这不仅导致乡约教化职能的弱化,而且使乡约的乡村自治地位开始动摇,乡约逐渐沦为听命于官府的基层行政组织。所有这些反映了清代北方乡约性质的变化,也说明清代北方乡约行政组织化并不能使清代的乡村政治真正得到改善。
- 段自成
- 关键词:乡村自治
- 北宋书画鉴定考述
- 2018年
- 北宋书画市场繁荣,民间画工众多,文人也卷入了书画市场化的浪潮之中,书画的商品属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以牟利为目的的书画作伪现象也普遍出现,使书画消费者和创作者深受其害,书画鉴定群体和系统的鉴定方法由此应运而生。北宋的书画鉴定群体主要来源于书画家、书画史家、收藏家。北宋时期,由于缺乏专业的书画鉴定机构,也没有形成书画作伪的相关惩治政策,书画鉴定更多的是依赖于鉴定人个人的专业修养。北宋书画鉴定的方法主要有观气韵、察款印、辨裱材、重史证等,基本涵盖了传统书画鉴定的传统理论和技艺。
- 张芳芳
- 关键词:北宋书画鉴定商品性书画作伪气韵史证
- 夏人“十迁”及夏都老丘考释被引量:12
- 2013年
- 在夏王朝471年的历史上,其都城曾经有过十次迁徙。夏朝十次所迁之都,河南开封老丘是最重要的一个都城。自帝杼五年迁都老丘之后,夏王朝有帝杼、帝芬、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六世、经历221年,都定都在老丘。如果除掉夏王朝自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的60余年,再除掉大禹"公天下"执政的45年;那么夏王朝471年的历史,仅以老丘为国都就有221年。夏王的其他9个国都一共105年,由此可见老丘在夏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定都老丘时期,夏人征伐东海及三寿,势力达于东海边,东方的夷人开始朝拜夏王朝。夏人的势力向东南可达闽越,西南达今河南南阳方城地区,向西可达天水、兰州一带。帝胤甲把国都从老丘迁到西河,从此夏王朝由盛而衰,进入了衰败时期。老丘是夏王朝最重要、建都时间最长的国都。定都老丘时期,夏王朝走上鼎盛。
- 李玉洁
- 七夕节在宋代汴京的裂变与鼎盛被引量:2
- 2016年
- 七夕节大约形成于汉代,此后历代沿袭,节事逐渐增加。及至宋朝开封,内容、时间等发生巨变,节事之热烈达到鼎盛。"七夕节"一词首见于宋代,并由宋政府予以规范。汴京七夕商业气息剧增,文化含量增强,娱乐性突出,节期大幅度提前,节日物品非常丰富。由少数人简单过节变成了全民隆重过节,直接促进了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造就了历史上最完善、最热闹的七夕节。更具历史意义的是,传统的七夕基本要素乞巧被其他众多前所未有的元素稀释。宋代开封七夕节是我国七夕的完美代表,开封是把七夕做到极致、最适合过七夕的城市。
- 程民生
- 关键词:宋代七夕节
- 明代宝应地区水利事业研究
- 2014年
- 明代宝应地区水利状况复杂,水涝灾害频繁,不仅威胁到河运、漕运,而且对宝应地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变水害为水利,明代国家和地方重视宝应水利事业建设。一方面,完善水官设置、筹措水利资金;另一方面,修筑堤岸闸坝,开筑新河,治理宝应越河。明代宝应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对于改善当地区水利状况以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展龙朱绍祖
- 关键词:明代水患水利
- 《续资治通鉴长编》注引宋代笔记吐蕃文献考述
- 2023年
- 宋代笔记吐蕃文献在李焘编纂《续资治通鉴长编》吐蕃文献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李焘不仅在编纂《续资治通鉴长编》正文时大量取材于宋代笔记吐蕃文献,而且在注文中用宋代笔记吐蕃文献对正文予以补充,同时李焘还充分利用宋代笔记吐蕃文献对官修史书予以校勘,从而确保《续资治通鉴长编》史实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 齐德舜
- 关键词:《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代笔记官修史书
- 苏轼与李廌师友关系论析被引量:1
- 2009年
- 苏轼与李廌之父李?为同榜进士,李廌缘父执之谊与苏轼结交,遂得侧身门下,荐名于"苏门六学士"之列。李廌一生贫困潦倒,而苏轼特以故人之子相待,在生活、仕途、文学等各个方面给予他诸多帮助。苏轼善待李廌,而幼年丧父的李廌也以事父之礼敬事苏轼,奔走师门,于苏门诸学士为最勤。李廌除了与苏轼交往外,还与苏辙及苏轼诸子相交游。
- 祁琛云
- 关键词:交往活动
- 周代牲体礼考论被引量:7
- 2008年
- 牲体礼是指有关牺牲的割解、陈载以及骨体使用的礼规。周代礼仪中,对牺牲有房脀、豚解、体解、骨折等割解方式,不同部位的骨体有尊卑之别,且有不同的升鼎、载俎之法。周人重俎,牲体的使用方式具有别吉凶、人鬼、尊卑、贵贱等礼制意义。此外,牲体礼也体现了周礼尚文的特征,蕴涵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在周代宗法社会以"亲亲"、"尊尊"纲纪天下的文化背景下,祭祀、燕飨等礼仪中的俎实有助于"合同、建德",增强同姓宗亲以及异姓亲戚之间的亲合力。儒家认为,祭祀之俎可"见政事之均",有德之君藉祭祀班胙于下,为"惠下之道",是仁政的体现。
- 曹建墩
- 关键词:周代《仪礼》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