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

作品数:38 被引量:496H指数:14
相关作者:王智博吴杨王春雨张晶罗成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天水师范学院生物系天水师范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垃圾
  • 5篇污染
  • 4篇生活垃圾
  • 3篇生态
  • 3篇填埋
  • 3篇填埋场
  • 3篇同位素
  • 3篇环境科学
  • 2篇循环经济
  • 2篇植物
  • 2篇生活垃圾填埋
  • 2篇生活垃圾填埋...
  • 2篇生态环境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同位素组成
  • 2篇农村
  • 2篇绿色经济
  • 2篇垃圾填埋
  • 2篇垃圾填埋场
  • 2篇环境问题

机构

  • 38篇兰州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兰州医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篇张明泉
  • 9篇曾正中
  • 8篇苟剑锋
  • 5篇赵转军
  • 4篇张有贤
  • 4篇南忠仁
  • 3篇徐燕
  • 3篇袁九毅
  • 3篇张成君
  • 3篇冯兆东
  • 2篇吕萍
  • 2篇郑绵平
  • 2篇张文煜
  • 2篇陶燕
  • 2篇吴杨
  • 2篇赵传燕
  • 2篇王翔
  • 2篇罗程亮
  • 2篇荀彦平
  • 2篇郭方琴

传媒

  • 4篇环境工程
  • 3篇高原气象
  • 3篇甘肃科技
  • 3篇高等理科教育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地质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甘肃农业
  • 1篇农业环境与发...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同位素
  • 1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140ka以来沉积特征与古环境被引量:18
2010年
文章选取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盐湖沉积中心的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U系年代学研究,建立了该地区140kaBP以来的湖相地层沉积序列。从沉积特征来看,期间共经历了8次成盐期和6次淡化期,成盐期沉积的主要矿物为石盐、石膏、芒硝和白钠镁矾。淡化阶段主要矿物为粘土(伊利石占绝大多数,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和石英长石。对该时段碳氧同位素分析显示,140~113kaBP(92~84m),同末次间冰期的演化阶段(5e)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113~93kaBP(84~78m)(5d),从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看,该阶段也有多次气候的颤动发生,在78~80m层段,有近2m厚的中粗粒芒硝,其为冷相矿物,这说明该阶段水体温度变化频繁;此外,93~87kaBP(78~74.6m)、87~79.5kaBP(74.6~67.5m)、79.5~76kaBP(67.5~63.5m)也都分别对应着末次间冰期后的5c、5b、5a三个阶段。76~72kaBP(60~64m)(MIS4),氧同位素组成快速偏重(-4‰~-8‰(PDB)),温度下降,水体明显咸化;72~30kaBP(60~16m)(MIS3),总体碳氧同位素组成偏重,代表干凉的古气候环境,期间有两次成盐期,代表了冷干时段;30~14kaBP(16~0m)(MIS2),氧同位素组成明显偏重,代表了末次盛冰期的到来,进而结束了湖泊水体沉积。
侯献华郑绵平张成君施林峰王有德
关键词:碳氧同位素柴达木盆地
不同螯合剂处理下杨树对土壤中Cd的吸收和富集效应被引量:14
2013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分别投加1,3,9mmol/kg的EDTA、EGTA和柠檬酸(CA),新疆杨对干旱区污染土壤中Cd的吸收和富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投加螯合剂的处理土壤中水提态Cd的含量是对照的4.27~249.12倍,但杨树地上部的生物量和对照相比并未显著降低.投加螯合剂的处理显著提高了杨树叶部Cd的含量和积累量,其值分别是对照的1.05~2.90和1.42~2.77倍.综合来看,螯合剂的投加有效活化了土壤中的Cd和促进了Cd从杨树根部向其地上部的转移,3种螯合剂的作用效果表现为EGTA>EDTA>CA的顺序.
雒焕章南忠仁胡亚虎金诚王宁
关键词:植物修复杨树CDEGTA污染土壤
黄土高原祖厉河流域潜在植被分布模拟研究被引量:40
2007年
植被空间分布格局深受环境影响,分析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植物生态学的中心问题。论文从黄土高原自然植被恢复问题出发,引出植被恢复的参照标准-潜在自然植被。依据气象站和雨量站观测资料,建立气温降水与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的统计方程,以GIS为技术支撑,对两大环境变量进行空间化。通过野外观测取样,结合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界定祖厉河流域不同草地覆盖度的生境空间。根据生境空间边界函数,对整个流域内的潜在草地植被分布进行模拟。草地分布现状与潜在草地分布对比发现,低覆盖草地由北向南扩展,占潜在中覆盖草地面积的37.39%,占潜在高覆盖草地面积的34.98%。中覆盖草地也在此向南部区域和北部山地扩展,占潜在高覆盖草面积的11.51%。高覆盖草地收缩到南部和北部山地狭小地带,仅占其应有区域的4.84%。
赵传燕冯兆东南忠仁李守波
关键词:植被盖度地理信息系统
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在水分利用效率中的应用被引量:35
2008年
碳同位素组成(δ(13C))综合反映了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气孔的传导和CO2的固定,可以作为植物在环境中生理机能变化的指标,用于研究植物生理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降水、温度、光照、土壤盐度、大气CO2浓度等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植物叶片气孔传导和CO2的固定,导致植物的δ(13C)发生变化。降水因素对δ(13C)影响最明显,温度对δ(13C)产生的影响较复杂。一般情况下,大气中CO2通过影响植物叶片的内外压力,使植物δ(13C)发生变化。植物δ(13C)不仅可以反映光合作用过程中对水分的利用效率,而且与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正相关性,因此,碳同位素技术在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中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殷树鹏张成君郭方琴李晓丽张云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组成水分利用效率
以循环经济理论构筑兰州市工业发展的新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进程不断深入,促使工业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样就使传统工业产业普遍存在的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节能性不高、环境污染度高、产品更新换代慢等问题显现出来。兰州市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重工业城市,...
吴杨罗成亮张明泉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
文献传递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四氯乙烯分析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为水中四氯乙烯等这类易挥发性有机氯污染物研究一种简单可靠的分析方法 ,从而减少传统分析方法中使用大量有毒有机溶剂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工作量大、结果准确性差等缺点。方法水溶液直接注入气相色谱 ,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水中四氯乙烯的浓度。结果 水溶液直接注入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四氯乙烯 ,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 =- 0 .33+ 0 .0 5 6x,相关系数r=0 .9990 ,水中四氯乙烯含量在 0 .0 5 μg~ 0 .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保留时间为 9min40s,峰形良好。结论 水溶液直接注入气相色谱测定水中四氯乙烯的方法 ,其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均较好 ,这种方法易于推广。
陶燕米生权
关键词:气相色谱四氯乙烯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环境学思考——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被引量:10
2006年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环境问题普遍比一般城市严重.在实现城市和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将环境问题纳入其转型战略中。本文以甘肃省“镍都”金昌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环境制约因素,转型战略中应关注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问题,提出了金昌市在产业转型中可以采取的缓解环境危机、生态恢复和循环经济的措施。
赵转军张明泉高峰张有贤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环境问题
我国交通规划与SEA调研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交通规划发展的现状与在编制交通规划时应考虑的因素,指出未来交通规划的研究方向;然后就我国战略环境评价研究的突出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SEA研究的前沿趋势;最后对交通规划与SEA相结合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
王海云王翔彭杨伟
关键词:交通规划SEA应考
增强UV-B辐射对大豆胚轴DNA损伤、修复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8
2004年
大气平流层臭氧层减薄引起到达地表的 UV- B辐射增强。为探讨在增强 UV- B辐射下植物细胞 DNA的损伤修复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利用 3H- Td R掺入法 ,研究了在 8.2 2 k J/(m2 d)和 12 .4 2 k J/(m2 d) U V- B辐射 (相当于兰州地区大气平流层臭氧减薄约 12 %和 2 0 % )胁迫下 ,大豆胚轴细胞 DNA合成和非按期合成 (UDS)变化 ,并测定了胚轴蛋白质含量变化 ,结果显示 ,UV- B辐射导致 DNA损伤 ,并诱导了 DNA损伤的修复 ,胚轴细胞 UDS效应增强 ,U DS指数增大。低 UV- B辐射强度下 ,胚轴蛋白质含量增加 ,可能是 U V- B诱导了一些与抗性有关的基因表达 ,导致一些新的与抗性有关的蛋白质合成 ;在高强度 UV- B辐射下 ,U DS指数与低强度辐射下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但蛋白含量较低强度辐射下显著下降 (P=0 .0 5 ) ,说明高强度 UV- B辐射加重了 DNA损伤 ,而修复并未加强 ,并且高强度辐射抑制基因的正常表达和蛋白质合成。这些蛋白质的合成可能与大豆对 UV- B辐射的抗性有关。
强维亚汤红官侯宗东安黎哲王勋陵
关键词:紫外线-BDNA损伤修复蛋白质
博斯腾湖碳酸盐和同位素组成的全新世古环境演变高分辨记录及与冰川活动的响应被引量:28
2007年
本文通过对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北缘博斯腾湖采集的一根953cm的岩心进行了早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重建。对BSTC2000岩心进行了碳酸盐矿物组成、Ca/1000Sr,有机质TOC,C/N和C/S分析,并结合BSTC2000岩心附近的一个沉积物剖面的孢粉资料,利用多指标重建了8500a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特征。在2个平行岩心中对保存的植物叶片、草籽,以及全有机质进行了9个AMS14C年代测定。8500~8100aBP气候冷湿,钻孔位置为河流-滨湖相环境,沉积物中有3层泥炭层。从8100~6400aBP,气温升高,湖泊扩张,气候暖湿,湖泊可能为最高湖面时期。而从6400~5100aBP湖泊稍微下降,气候变冷。在中全新世晚期从5100~3100aBP气候变得高温干旱,但其间的4400~3800aBP有短暂的气候变冷,早期大量的冰雪融水补给博斯腾湖,使得湖泊水位上升。湖泊的第二个高湖面期是5200~3800aBP。在3100~2200aBP气候冷湿,由于蒸发减弱而湖泊有所扩张,湖泊在3100至2800aBP期间是最后一次短暂的高湖面期。这次短期高湖面后,湖泊由于较长时期的低温而引起的供水减少,湖泊收缩。从2200~1200aBP,气候变得干热,湖泊收缩。尽管从1200aBP以来,温度有所下降,气候变得暖干,湖泊又开始有所上升,但是没有达到博斯腾湖出水口孔雀河的海拔高度。
张成君郑绵平A PROKOPENKOM STEFFEN匡娟杨奇丽郭方琴冯兆东
关键词:古环境变化碳酸盐同位素组成冰川活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