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66 被引量:1,133H指数:18
相关作者:李科王海宾王健任盛陈廷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华侨大学生物工程与技术系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33篇生物学
  • 2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9篇理学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9篇代谢
  • 18篇活性
  • 16篇代谢组学
  • 12篇多糖
  • 10篇抑郁
  • 10篇细胞
  • 9篇分子
  • 8篇汾酒
  • 8篇胞外多糖
  • 7篇基因
  • 7篇发酵
  • 7篇柴胡
  • 6篇老陈醋
  • 6篇根瘤
  • 6篇根瘤菌
  • 6篇陈醋
  • 5篇代谢组学研究
  • 5篇山西老陈醋
  • 5篇小鼠
  • 4篇代谢物

机构

  • 152篇山西大学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过...
  • 6篇华侨大学
  • 5篇路易斯维尔大...
  • 4篇山东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太原市疾病预...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北大学
  • 2篇山西省果业工...
  • 2篇山西中医药大...
  • 2篇山西广誉远国...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7篇秦雪梅
  • 44篇赵良启
  • 22篇李科
  • 18篇吕利华
  • 17篇李震宇
  • 13篇杜冠华
  • 12篇赵春贵
  • 11篇梁爱华
  • 11篇高晓霞
  • 9篇周玉枝
  • 8篇李爱平
  • 8篇刘月涛
  • 6篇程红兵
  • 6篇杜昱光
  • 6篇任盛
  • 6篇梁丽绒
  • 6篇张瑞
  • 6篇杨素萍
  • 5篇王转花
  • 5篇刘晓节

传媒

  • 21篇药学学报
  • 14篇中草药
  • 8篇食品与发酵工...
  • 8篇微生物学通报
  • 8篇山西化工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食品科学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药物评价研究
  • 3篇中国酿造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生命的化学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生物技术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化学学报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年份

  • 10篇2024
  • 12篇2023
  • 19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13篇2008
  • 10篇2007
  • 13篇2006
  • 9篇2005
  • 8篇2004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遗传学技术在昼夜节律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年
昼夜节律是生物体响应外部环境24小时昼夜更替变化的一种内源性计时系统,也称生物钟系统,由中枢及外周生物钟组成,其通过生物钟基因调节细胞信号分子的节律变化,从而使大部分细胞生命活动具有时空动态性。昼夜节律失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复杂机制尚未解释清楚。光遗传学是利用特定光敏蛋白对细胞进行精确时空控制的一种新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可逆性和高时空特异性等优点,为昼夜节律机制的探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光遗传学技术在昼夜节律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在昼夜节律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解决昼夜节律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理念。
王舒恒白帅东白雪王威宇秦雪梅高晓霞
关键词:昼夜节律视交叉上核生物钟基因
核糖体蛋白L11及其功能被引量:4
2008年
核糖体蛋白L11(ribosome protein L1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质,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L11由N-末端和C-末端两个结构域组成。L11的N-末端在蛋白质合成中作为分子开关,在多肽链的延伸阶段与延伸因子EF-G相互作用,对EF-G依赖的迁移过程是必需的;在肽链终止阶段与肽链释放因子RF1相互作用,对RF1识别终止密码子UAG的功能是必需的。L11上有一个与噻唑类(thiazole)抗生素结合的靶位点,这种结合会抑制依赖延伸因子的核糖体的活性。
王玉瑶张志云梁爱华
关键词:核糖体蛋白L11分子开关
黄芩叶总提物对急性醉酒小鼠的解酒护肝作用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黄芩叶总提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leaf extract,SBLE)的解酒护肝作用。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芩叶总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生药量分别3.2,1.6,0.8 mg/kg)、水飞蓟宾组(0.06 g/kg),每组10只。空白组小鼠予以蒸馏水灌胃;模型组小鼠灌胃同体积蒸馏水30 min后,按照1.2 ml/10 g的剂量给予56°红星二锅头;给药组药物干预30 min,按照1.2 ml/10 g的剂量给予56°红星二锅头。各实验组灌胃相应受试物共2周。通过检测神经行为学指标(转棒实验、攀爬实验、爬杆实验、步态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来观察SBLE对醉酒小鼠平衡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此来评价黄芩叶总提物的解酒功能。最后一次灌胃酒精2 h后处死。通过计算小鼠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的水平及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乙醇脱氢酶(ADH)的含量,考察SBLE的保肝作用。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黄芩叶总提物低剂量组小鼠的转棒掉落次数和爬杆时间显著减少(P<0.01);中剂量组小鼠的转棒停留时间和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增加(P<0.05或P<0.01),而转棒掉落次数、爬杆时间和逃逸潜伏期显著减少(P<0.01或P<0.001);高剂量组小鼠的转棒停留时间、攀爬时间、平均步长和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延长(P<0.05或P<0.001),而转棒掉落次数、爬杆时间和爬杆行为障碍的评分等级显著降低(P<0.05~0.001)。保肝实验显示,与模型相比,黄芩叶总提物低剂量组小鼠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组小鼠的AST、ALT和MDA显著降低(P<0.001或P<0.01),并且SOD、GSH-Px和ADH显著回调(P<0.05);黄芩叶高剂量组小鼠AST、TG和MDA显著降低(P<0.05或P<0.01),并且GSH-Px显著升高(P<0.05)。此外将肝组织ADH活性与神经行为学进行关联分析,发现ADH活性与乙醇诱导的醉酒行�
罗丹李媛媛秦雪梅杜冠华杜冠华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神经行为学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黄芪苯丙烷代谢物对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侵染的响应
2023年
根腐病是制约黄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选育抗性品种作为防治病害最为经济有效且安全的措施,其关键在于抗病性状指标的获得。本研究采用基于LC-MS的靶向代谢组学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苯丙烷途经代谢物响应根腐病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FS)侵染的动态变化,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指认差异代谢物,以期精准挖掘抗病相关(resistance-related,RR)代谢物,为黄芪抗病性状指标的筛选提供依据。研究建立的LCMS测定方法灵敏度高,各组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689),回收率在70%~107%,相对标准偏差(n=6)在1.2%~9.9%。研究发现,FS侵染对目标代谢物变化造成了明显扰动,使其含量随时间序列与模拟接种组相比呈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指认的差异代谢物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都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前3种化合物与FS在黄芪根中的含量显著负相关(r≤-0.97,P<0.05),作为潜在RR代谢物,可为研究获得有实际应用前景的黄芪抗根腐病指标提供参考。
赵子青宋海清赵丽梅李震宇武瑞杰高芬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和靶标定量分析研究山西不同产地黄芩叶化学成分差异被引量:1
2023年
本研究整合植物代谢组学和靶标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山西不同产地间黄芩叶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合理有效利用黄芩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植物代谢组学的思路,采用UPLC-QTOF-MS对山西省8个不同产地共53批黄芩叶进行液质分析,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山西不同产地间的差异化学成分。同时,优化并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测定黄芩叶中7种黄酮类成分和3种有机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定量分析山西不同产地黄芩叶化学成分差异。植物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晋北(大同、忻州)、晋中(阳泉、吕梁)和晋南(长治、运城、晋城、临汾)三个区域的黄芩叶化学成分组成具有差异性:晋北和晋中地区间存在14个显著差异化学成分;晋南和晋中之间存在18个显著差异化学成分;晋北和晋南之间存在15个显著差异化学成分。其中,野黄芩苷和异红花素-7-O-葡萄糖醛酸苷是三个地区间的共有差异成分,野黄芩苷在晋南地区含量最高,在晋北地区含量最低;异红花素-7-O-葡萄糖醛酸苷在晋中地区含量最高,在晋北地区含量最低。定量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晋北地区芹菜素、柚皮素和柠檬酸的平均含量最高,晋南地区野黄芩苷、咖啡酸、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苹果酸和汉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最高,晋中地区汉黄芩素和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最高。该研究对于黄芩叶资源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合理有效利用黄芩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程鹏飞王涛陈聪聪秦雪梅杜冠华周玉枝
黄芪药材性状和化学特征与绝对生长年限的相关性分析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黄芪AstragaliRadix药材的性状以及黄酮类化学成分与绝对生长年限的相关性,明确黄芪根的生长年限是引起黄芪药材性状和化学差异性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黄芪药材,对其外观形态定性描述,长度、直径定量测定,并采用徒手切片法观察不同等级仿野生芪的生长年限分布,观察其分布规律。采用UPLC-UV法,色谱柱为Ultimate C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20μL,乙腈-水梯度洗脱,建立了24批不同产地黄芪药材黄酮类成分HPLC-UV指纹图谱,并对不同等级仿野生芪和栽培芪5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将不同生长方式的黄芪药材划分为仿野生芪和栽培芪2个规格。特等黄芪主要是5年以上生长年限的根段,一等主要是4~5年生的根段,二等主要是3~4年生的根段,三等主要是2~3年生的根段,四等主要是1~2年生的根段。不同产地、不同等级黄芪指纹图谱中指认出5个共有峰,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分析,以仿野生芪图谱为参照,仿野生芪样品相似度为0.892~0.994,栽培芪样品相似度为0.274~0.531,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显示仿野生芪和栽培芪可以明显分成2类。仿野生芪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栽培芪,仿野生芪(除特等外)总黄酮含量与等级(或直径、年限)呈正相关,栽培芪与等级不相关。结论本研究为黄芪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构建黄芪药材质量等级标准奠定基础。
张瑞张瑞李科李科
关键词:黄芪药材性状分析黄酮类成分
经典名方酸枣仁汤对PCPA致失眠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26
2022年
酸枣仁汤是临床上治疗失眠的经典方剂。该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酸枣仁汤(SZRD)对失眠大鼠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探讨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采用对氯苯丙氨酸(DL-4-chlorophenylalanine,PCPA)为诱导剂,建立大鼠失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脑、肝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海马中5-HT、DA、Glu、GABA、NE和血清中PGD2、TNF-α、IL-1β、IL-6等病理生化指标含量,初步评价酸枣仁汤对PCPA致失眠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进一步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大鼠血清样本进行代谢轮廓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种方法进行模式识别,结合t检验和变量投影重要性(VIP)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基于MetaboAnalyst 5.0进行通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酸枣仁汤可改善PCPA致失眠大鼠的脑组织和肝组织病理变化,升高海马中5-HT、DA和GABA神经递质水平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中PGD2水平,降低血清中IL-1β和TNF-α水平。代谢组学分析得到正常组、模型组和酸枣仁汤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共有12种,包括5-氨基戊酸、N-乙酰-L-缬氨酸、脯氨酸、L-谷氨酸、L-缬氨酸、DL-2-氨基戊酸、D-精氨酸焦谷氨酸、1-甲基鸟嘌呤、L-异亮氨酸、7-乙氧基-4-甲基香豆素和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涉及的代谢通路主要有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酸枣仁汤可使PCPA失眠模型大鼠体内异常代谢有所恢复,其治疗作用与氨基酸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
刘佳星李佳涵杜晨晖闫艳
关键词:代谢组学酸枣仁汤对氯苯丙氨酸失眠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2年
难治性抑郁症(TRD)是一种严重的抑郁障碍,其临床症状较普通抑郁症更为严重,致残率和自杀风险也更高。目前TRD的临床治疗以抗抑郁药为主,多个国家治疗指南建议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作为治疗TRD的首选药物。但由于TRD发病机制复杂,危险因素较多,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联合用药具有发挥药物协同增效作用和降低耐药性的优势,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TRD最主要和有效的策略。本文对现有的SSRI联合用药治疗TRD方案和临床疗效进行了梳理,从与化学药物联用、与中药联用和与其他增效剂联用3个方面对SSRI联合用药治疗TRD进行综述,以期为TRD临床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武小玲王森岩赵思俊秦雪梅刘晓节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联合用药
小分子Rhizobium sp. N613胞外多糖的羧甲基化及其抗肿瘤活性
2013年
目的建立小分子Rhizobium sp. N613胞外多糖羧甲基化的制备工艺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乙醇为溶剂,用一氯乙酸对小分子Rhizobium sp. N613胞外多糖(LREPS)进行羧甲基化修饰,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一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醚化温度及时间对羧甲基化LREPS(CM-LREPS)羧甲基取代度(DS)的影响,并获得一系列CM-LREPS产物。红外图谱表征CM-LREPS分子结构。选取4组取代度(0.285,0.531,0.659和0.899)的CM-LREPS样品进行了小鼠肝癌腹水瘤H22抑瘤效果检验。结果红外图谱分析表明,实现了LREPS的羧甲基化。抗肿瘤试验表明,取代度为0.659的CM-LREPS效果最佳,抑瘤率高达59.2%。以取代度和抑瘤率为检测指标,确定CM-LREPS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为90%,LREPS用量为2.0 g,一氯乙酸用量为3.0 g,氢氧化钠用量为4.0 g,醚化温度为40°C,反应时间为4 h。结论建立了CM-LREPS制备工艺并获取了相关抗肿瘤技术参数,为该多糖制剂的生产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聂瑞红吕利华魏国琴王桂琴赵良启
关键词:RHIZOBIUMSP胞外多糖羧甲基化抗肿瘤活性
产氢红杆菌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组分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类胡萝卜素在调节光合细菌产氢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丙酮-甲醇有机溶剂法和KOH甲醇皂化法对产氢红杆菌(Rhodobacter sp.)R7菌株类胡萝卜素进行了提取纯化,并进一步采用硅胶G薄板层析法对提取的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分离,并结合光谱法对分离的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丙酮-甲醇(7∶2,V/V)提取3次可将色素提取完全;最佳提取时间为2h;超声波处理与否对提取率影响不明显;该工艺提取类胡萝卜素产率为2.81mg/g湿菌体。硅胶G薄板层析表明该菌株类胡萝卜素有4个主要组分:黄色、红色、浅红色和浅黄色,黄色和红色为主要成分,光谱学数据显示黄色组分为球形烯,红色组分为螺菌黄质系类胡萝卜素,表明产氢红杆菌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独特。
张晓蓉赵春贵杨素萍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