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天泓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数:52 被引量:111 H指数:6 相关作者: 曹草 潘丹 更多>> 相关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文理学院 安徽生物工程学校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更多>>
一种珍珠养殖方法 一种珍珠养殖方法,包括对养殖池的改造、对养殖水体中有益菌数量以及含氧量的控制,使得整个养殖生态达到最好。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提高水体中的溶氧,加速有毒有害物质的分解,保证水体不缺氧,提高水体质量,有利于蚌类的生长;促进水... 杨品红 刘良国 陈开健文献传递 活水运鱼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水面渔业生产用活水运鱼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由底板(1)、端板(2)、侧板(4)构成的方形舱体,端板(2)、侧板(4)的一边与底板(1)连接,端板(2)设于两侧板(4)之间,所述的底板(1)、端... 王红权 陈开健 刘洲清 李祖军 肖调义文献传递 湖南省大通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现存量及其时空分布 被引量:16 2013年 大通湖是湖南省最大的养殖湖泊.随着河蚬经济价值的提升,大通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Müller,1774)的开发强度逐年增加.为实现河蚬资源的合理开发,本研究在对大通湖河蚬形态特征、现存量及其时空分布调查分析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养殖和软体动物捕捞对其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壳长大于6 mm河蚬的平均湿重(BW)、壳长(SL)、壳高(SH)和壳宽(SW)分别为1.41±0.03 g、14.82±0.09 mm、13.73±0.09 mm和9.72±0.06 mm,平均相对高度、圆度和凸度分别为0.930±0.001、0.660±0.001和0.710±0.001.河蚬壳长、壳高、壳宽与湿重的关系分别为:lg BW=-3.45+3.00 lg SL、lg BW=-3.23+2.89 lg SH、lg BW=-2.87+2.97 lg SW,表明河蚬为等速生长.2010 2011年,大通湖河蚬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均较2009年显著增加.2009年,河蚬主要分布于中北部的蜜蜂夹湖区域,2010年开始,几乎遍布整个大通湖,但整体上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密度和生物量高值均出现在大通湖中部,蜜蜂夹湖、大西湖与尼古湖交界区域.推测养殖过程中物化产品投入的增加是导致大通湖河蚬现存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软体动物捕捞加速了河蚬分布区域的扩展.据此提出了大通湖河蚬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建议. 李德亮 张婷 肖调义 龚望宝 谢骏 李祖军 刘安民关键词:河蚬 现存量 鱼类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探讨 于2013年9月24日至11月5日在云南洱海通过原位围隔研究滤食性鲢和杂食性鲤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利用变形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对体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鲢和鲤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处理组之... 龙珍满 罗丛强 杨品红 邓琼文献传递 一种全鱼鱼丸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全部的鱼制作成的鱼丸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全鱼鱼丸,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全鱼鱼肉50-70份、生粉7-8份、淀粉6-7份、蛋清1.3-2.0份、精瘦肉0.7-0.8份、食盐1.2-1.5份、味精0.1-0... 杨品红文献传递 大宗淡水鱼类湖泊生态养殖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在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为实现内陆浅水湖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湖南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大通湖为基地,在详细的资源与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以大规格鳙鱼鱼种的大湖培育技术、草鱼大湖集约化精... 肖调义 李德亮 王红权 陈开健 李祖军 刘安民关键词:大宗淡水鱼 湖泊 生态养殖模式 文献传递 大通湖牌大闸蟹品牌建设与绿色营销模式探讨(下) 2017年 4大通湖大闸蟹绿色营销的成功经验
4.1塑造专业品质,大力开发大通湖牌大闸蟹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的市场实现,必须有效贯彻产品的品质保证原则。绿色品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用的原材料为天然环保型和生产过程无污染;二是绿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罗爽 杨品红 陈红文关键词:大闸蟹 营销模式 绿色产品 生产过程 典型养殖湖泊大通湖软体动物的时空分布格局 被引量:23 2011年 研究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按季度对大通湖水质及软体动物资源监测,并通过纵向比较,探讨了集约化养殖对大通湖水域环境及软体动物群落的影响,以期为其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大通湖水质全年呈碱性(8.62±0.07),具有较高的还原性[(?88.40±9.10)mv],属富营养水体。软体动物共计5科15种,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圆顶珠蚌(Unio doug lasiae)是主要优势种。软体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时间上呈现由春夏季到秋冬季逐渐升高的趋势,空间上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氧化还原电位、pH、溶氧、水深、电导率和水温与大通湖软体动物时空变化的关系最显著。与1960年相比,大通湖水体碱性显著增强(7.0—7.5 vs 8.4—8.8),电导率增加了9倍(0.25—0.27 vs 2.17—2.56 mS/cm),环境类型由氧化型转变为还原型。湖区喜好水草(白旋螺、光亮隔扁螺、萝卜螺)与流水生境(德氏狭口螺、湖沼股蛤、橄榄蛏蚌)的物种消失,软体动物优势种群呈现由双壳类向腹足类演替的特征。生境破坏和过度捕捞是大通湖软体动物资源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湖区渔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李德亮 张婷 余建波 毛小伟 王红权 陈开健 刘安民 李祖军 肖调义关键词:软体动物 群落结构 集约化养殖 一种珍珠河蟹混合养殖方法 一种珍珠河蟹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池塘面积在20-500亩,将其升级到1.8—2.5米深,离池底5-20cm架设直径为DN15-40充气管道,每间隔5-15m辅设一根,每根管道上每间隔1-5m做一直径2-5mm小孔... 杨品红 王文彬 李应森文献传递 一种河蟹、草鱼同池养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水草、改善水质、节省人力的一种河蟹、草鱼同池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面积为20亩~100亩的池塘,将池塘用拦网分成草鱼养殖区域和河蟹养殖区域两部分;草鱼养殖区域内的草鱼放养量为600尾/... 陈开健 李应森 李德亮 王红权 李祖军 肖调义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