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气象公共安全技术支持中心
- 作品数:63 被引量:86H指数:6
-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测风雷达在超大城市综合观测中的探测效能评估被引量:5
- 2021年
- 针对广州超大城市综合观测建设中,为了获取典型天气过程特征风数据,需使用最优观测设备连续观测城市上空边界层内风分布状况的问题,选取3部不同类型的测风雷达与清远探空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计算测风雷达数据的可用率、风向风速准确率及误差情况,对3部测风雷达的探测效能做出评估,得出在边界层内不同垂直高度上探测效能最优的设备,为广州超大城市综合观测建设提供依据。
- 鲁峻麟黄惺惺顾桃峰张志坚贾宁远
- 关键词:测风雷达探空站
- 基于全球天气预报系统对河套周边地区低云量精细化预报被引量:2
- 2021年
- 基于2008-2013年全球天气预报系统(GFS)预报场资料,构造了30个云预报因子,分析了其与低云量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预报方法建立了黄河河套周边地区低云量0~168 h逐小时精细化区域预报,评估了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低云量与水汽类因子整层湿度和整层相对湿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大气可降水量、低层温度露点差和总温度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与GFS云类预报因子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在预报方程中水汽类预报因子和GFS云量因子具有较高的引用频数.多元逐步回归方法低云量预报值与实况的差值明显低于直接使用GFS低云量的预报结果,在夏季逐步回归方法对低云量有较大改进,上半年对低云量的订正效果强于下半年.逐步回归方法对西北部低云量的订正能力高于东南部地区,部分地区的订正能力在20%以上.
- 杜晖蔡占文殷启元殷启元刘三梅贾晓红尚可政
- 关键词:低云量精细化预报
- 2016年广州地区雷灾特征综合分析
- 基于2016年广州地区雷灾情况,结合地闪密度、各区常住人口和GDP相关情况,利用对比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得出了广州地区雷灾分布特征。从化区、花都区、南沙区和番禺区是广州雷灾的高发区,广州经济水平越发达的区,越重视雷电防护...
- 殷启元陈易昕戴巍黄惺惺
- 关键词:地闪密度防灾减灾
- 文献传递
- 桥梁防雷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防雷装置包括:索塔、钢箱梁、桥墩、承台及桩基础,桩基础一端插设在地面,另一端顶部设置有承台,桥墩设置在承台顶部,钢箱梁设置在桥墩顶部,索塔设置在钢箱梁顶部;防雷装置包括:多段引线,多段引线分别设置在索...
- 黄智慧陈景荣殷启元李文飞邓庆祥
- 文献传递
-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高层建筑物雷电连接过程模拟研究
- 2019年
- 为研究雷电与高层建筑物的相互作用,该文构建了一个雷电连接过程有限差分计算模型。运用Matlab编写程序,设置网格大小,确定吸收边界,引入松弛因子,对离散化后的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计算得到空间分布的电势值,实现对闪电通道底部二维电场的数值模拟,研究建筑物高度、闪电先导起始位置对高层建筑物雷电连接过程的影响,模拟得到闪电路径图和电势等高线分布图,并将模拟得到的结果与实例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出下行先导主通道向下发展特征,突出的下垫面因素会对雷电电场传播产生影响,高层建筑物对雷电存在一定的“吸引”作用,要加强高层建筑物及空旷场地孤立建筑物的雷电防护能力,防范于未然,降低雷灾风险。
- 庄燕洵许楷铖黄惺惺殷启元
- 关键词:有限差分法高层建筑物数值模拟雷电
- 加油加气站的雷电防护及其防雷装置安全检测被引量:2
- 2022年
- 汽车加油加气站是为汽车提供燃油及车用天然气的场所,在其中储存着大量的燃料,属于易发生火灾或者爆炸的危险场所。汽车加油加气站防雷安全事故频繁出现,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做好加油加气站防雷工作。该文重点分析了加油加气站外部和内部防雷,并给出了几点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注意事项,以降低雷电对加油加气站的危害。
- 范仲之黄国开
- 关键词:加油加气站雷电防护防雷装置安全检测
- 一次“晴天霹雳”致死事件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对2017年广州从化地区一次"晴朗"天气下的闪电致死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这次事件是闪电首先击中一棵大树,然后击中附近人员头顶致死。根据目击者描述的时间和位置,利用闪电低频电场变化探测阵列的定位数据和广东电力等系统的雷电定位数据,结合广州番禺雷达观测资料,确定此事件是由一次含有7次回击的地闪过程的首次回击造成,其电流峰值强度为-30.9 kA。闪电起始于13.0km高度的云内,经约600 ms云内发展过程后闪电通道从云体延伸出来,云砧区边缘(0dBz)到回击点水平距离约300 m,降水区边缘(18 dBz)到回击点水平距离约1.8 km。使用雷击现场等效电路模型,计算旁络闪击空气击穿场强可击穿空气与人头部连接为通路,根据电路分流原理,如果雷电流击中13 m高的大树后流经到"跳点"(树干上方1/4)处后,则有13.2 kA雷电流直接闪击到受害者身上,同时还承受了78.3 kV跨步电压伤害,而距离雷击点10 m远的目击者仅承受1.3 kV跨步电压。
- 殷启元范祥鹏张义军张阳张阳郑栋
- 关键词:跨步电压
- 气象灾害防御 第3部分:重点单位评价
- 本部分规定了重点单位防御能力和水平评价的原则和依据;评价机构和人员;评价程序和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广东省内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其他单位可参照使用。
- 高建筑物雷电通道的数值模拟
- 雷云对地放电可在瞬间产生巨大能量,给人员、建筑、设备等造成很大危险。广东是我国雷电活动最为频繁的省份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东的高建筑物越来越多,高度也越来越高,而高建筑物雷电特征分析、防雷机理及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
- 庄燕洵; 陈绿文; 许楷铖; 黄惺惺; 殷启元;
- 关键词:雷电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广州农村地区雷灾特征及防雷现状分析
- 本文利用2012-2016年广州市雷电灾害统计资料,结合广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所采集的资料,对现阶段广州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特征、防雷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农村地区雷灾事故集中在3-9月份,在时段分布...
- 揣国权; 潘汉波; 庄燕洵;
- 关键词:雷电灾害防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