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 作品数:517 被引量:166H指数:7
-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百香果实生苗的多级修剪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百香果实生苗的多级修剪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播种,获得实生苗;(2)当幼苗18~22cm时,剪去顶芽;幼苗32~37cm时,再次剪去顶芽;幼苗50cm以上时,再次剪去顶芽;(3)幼苗定植;(4)间...
- 吴斌杨其军黄东梅马伏宁张越根许奕邢文婷宋顺陈韬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沉淀过滤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沉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固定嵌入有与第一罐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二挤出壳体,且第二罐体的底部固定嵌入有与第二罐体内部相连通的第...
- 刘小灵孙语晗刘畅廖文圣董泽林
- 一种MaDREB1F基因及其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MaDREB1F基因,MaDREB1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实验研究结果揭示了MaDREB1F介导香蕉对非生物胁迫抗性的机制,并确定了MaDREB1F的新靶标(MaAOC4、MaA...
- 许奕宋顺黄东梅马伏宁邢文婷吴斌
- 木薯MePCS1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功能验证
- 2024年
- 植物络合素合酶(PCS)是催化植物络合素(PC)合成的关键酶,PC可通过络合作用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土壤重金属污染增加木薯食用安全风险,对木薯络合素合酶基因MePCS1进行功能分析,对木薯重金属减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PCR技术克隆了SC8木薯品种的MePCS1基因的编码区,全长为1512 bp,共编码503个氨基酸。蛋白序列分析表明:MePCS1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含有41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糖基化位点,不含有信号肽。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木薯MePCS1蛋白与橡胶树的PCS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利用qPCR技术分析表明,MePCS1基因在茎中表达量最高;在木薯块根发育过程中,MePCS1基因在块根膨大期的表达量最高;铅(Pb)胁迫诱导MePCS1基因表达。MePCS1基因能提高BY4741酵母对Pb的耐受能力。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MePCS1基因功能特性及其对木薯的Pb减控机制提供新的信息。
- 梁宝娟葛玉建侯静怡张慧敏任治欣耿梦婷王亚杰郭建春姚远
- 关键词:酵母表达
- 南繁瓜菜重要害虫风险监测及微生态调控技术研究
- 针对海南自贸港与南繁硅谷建设等新形势下热带瓜菜危险性害虫检测监测与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严重缺乏、预警防控能力十分薄弱、防控时效性严重滞后等突出问题,建立覆盖海南所有万亩大田的热带瓜菜害虫发生监测网络,基本摸清热带瓜菜害虫种类...
- 伍春玲梁晓刘迎刘小强徐雪莲税军詹雪姚晓文乔阳陈青
- 关键词:重要害虫微生态调控
- 木薯MeCML42互作蛋白筛选
- 2024年
- 木薯(Manihot esclentaCrantz)具有抗旱、耐贫瘠、适应性强等优良的种植特点,是全世界10亿多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CMLs(calmodulin-like proteins)是一种植物类钙调蛋白,是存在于细胞内的钙感受器,与其他钙调素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调控细胞生理过程,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响应。木薯MeCML42基因受干旱胁迫诱导,为了研究该基因参与的干旱胁迫响应通路,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MeCML42的互作蛋白。首先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pGBKT7-MeCML42诱饵载体,通过自激活检测证明MeCML42蛋白无自激活活性。毒性检测实验证明,MeCML42蛋白对酵母菌没有毒性,不影响酵母正常生长。通过酵母双杂交进行cDNA文库筛选,获得7个候选互作蛋白。通过酵母双杂回转实验验证了MeCML42与硫氧还蛋白MeCDSP32存在互作关系。甘露醇模拟干旱胁迫发现,MeCML42与MeCDSP32均受干旱诱导表达,且在胁迫48 h的表达量最高,此结果说明MeCML42蛋白与MeCDSP32蛋白协同参与了木薯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本研究结果为MeCML42参与木薯响应干旱胁迫通路提供新的依据。
- 张慧敏葛玉建侯静怡梁宝娟任治欣郭建春姚远姚远耿梦婷
- 关键词:木薯酵母双杂交
- 木薯MeMLP423基因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木薯领域,具体涉及木薯MeMLP423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以SC124木薯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得到的片段CDS长度为468 bp,编码了155个氨基酸。在拟南芥中过表达<I>MeMLP423</...
- 赵平娟郭鑫于晓惠邹良平李淑霞阮孟斌
- 木薯转录因子MebZIP34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薯转录因子MebZIP34及其应用,木薯转录因子MebZIP34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转录因子MebZIP34的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均分...
- 颜彦胡伟丁泽红铁韦韦杨景豪
- 类黄酮合成通路介导的木薯对木薯绵粉蚧的防御机理
- 2023年
- 木薯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能源作物和工业原料。木薯绵粉蚧(Phenacoccus manihoti Matile-Ferrero)是一种世界危险性检疫性害虫,培育和利用抗虫木薯品种可以有效阻断其定殖为害。挖掘具有抗虫作用的次生代谢物质及其调控基因是开展抗虫育种的重要策略之一。而类黄酮是植物抵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特有次生代谢物质,但类黄酮及其合成通路基因在木薯抗木薯绵粉蚧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据此,本研究分析了抗虫木薯品种(C1115、SC9、缅甸)和感虫木薯品种(KU50、SC205、面包)被木薯绵粉蚧为害不同时间(0、1、4、8d)后,叶片中类黄酮合成通路相关基因(CHS、CHI、FLS、LAR、DFR、F3H、CCoAOMT、C4H、C3’H、ANR)表达量以及类黄酮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木薯绵粉蚧取食后,叶组织中CCoAOMT、C3’H、ANR、C4H虽然上调表达,但与为害前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且抗、感木薯品种间的表达量也无显著差异;与之相对,CHS、CHI、FLS、F3H、DFR、LAR基因表达量均比为害前显著提高,并且在相同的为害时间内,这6个基因在抗虫木薯品种中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感虫木薯品种。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CHS、CHI、FLS、F3H、LAR基因的表达量与木薯品种的抗虫性呈显著正相关。此外,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木薯绵粉蚧为害1 d时总黄酮含量与为害前相比均显著上升,为害4 d后抗虫木薯品种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感虫木薯品种。相关性分析显示,总黄酮含量也与木薯品种的抗虫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推测,类黄酮含量的上升及其调控基因CHS、CHI、FLS、F3H、LAR在抗虫木薯品种中的显著上调表达与其对木薯绵粉蚧的抗性有关。本研究为深入解析类黄酮合成基因调控木薯对木薯绵粉蚧的抗虫防御反应分子机制,以及木薯抗虫分子设计育种提供重要的前期基础。
- 耿越陈青梁晓梁晓伍春玲刘迎
- 关键词:基因表达抗虫机理
- 甘蔗磷酸丙糖/磷酸转运蛋白基因ShTPT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2024年
- 磷酸丙糖/磷酸转运蛋白(triose-phosphate/phosphate translocator,TPT)是一种磷酸丙糖转运蛋白,在植物碳代谢途径以及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蔗糖具有广泛的食用价值和重要的经济价值,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蔗糖占中国产糖量的80%以上,因此实现甘蔗高产高抗目标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克隆获得甘蔗磷酸丙糖/磷酸转运蛋白基因ShTPT,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hTPT进行蛋白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跨膜结构预测和蛋白序列比对。结果显示:ShTPT基因CDS全长1221 bp,编码40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43.63 kDa,等电点(pI)为9.80,富含丙氨酸、亮氨酸,不稳定系数为42.51,亲水系数为0.583,是一种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ShTPT蛋白不含信号肽并具有9个跨膜结构域;保守结构域预测显示ShTPT含有1个TPT结构域,符合TPT家族特征;进化分析结果显示,ShTPT与高粱SbTPT(XP_002454867.1)、玉米ZmTPT(NP_001105497.1)聚在一起,同源性分别为97.04%和94.13%。进一步对ShTPT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ShTPT定位在叶绿体。甘蔗组织表达模式分析表明,ShTPT主要在叶片中表达,在根部和茎中的表达量极低。在PEG模拟的干旱胁迫条件下ShTPT的表达量表现出升-降-升的趋势,表明其响应干旱胁迫。该研究结果表明ShTPT是一个定位于叶绿体的跨膜转运蛋白,可能参与甘蔗叶片中的原初碳代谢化合物的转运,响应干旱胁迫。本研究初步确定甘蔗ShTPT基因在叶片中碳同化物的转运和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 赵雪婷赵婷婷冯翠莲冯翠莲林继山冯小艳王文治冯小艳张树珍王文治
- 关键词:甘蔗亚细胞定位